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225章 港口码头

正如陈舟所料,面对六人小队的突袭,群岛上的土著毫无抵抗之力。

捕捉土著行动上午开始,黄昏便得到了结果。

当被风鼓动的船帆剪影出现在洒满落日余辉的海面上时,所有目睹此情景的岛民都振奋不已。

……

当晚,40多名赤裸着身子的新成员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这一次星期日并未刻意挑选,捕捉的土著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为岛上人口构成的多样性添了一份力。

……

新俘虏刚一下船就被六人小队押送到了提前为他们准备的简易排房内。

他们将在这里进行统一的清洁处理,然后穿上简单的衣物。

中年人、少年、妇女也会在这里分开,搬到不同的区域居住。

具有劳动能力的中年和青年将被分配到其他岛民手下,跟着他们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劳作。

身体素质较差的孩童和容易引起争端的妇女则优先上学,他们将在学校的宿舍居住,一边接受教育,一边根据天赋被分派力所能及的差事。

尤其是孩童。

与大脑已经被“污染”的中年土著或少年土著相比,这群对世界尚没有明确认知的孩童才是陈舟眼中的未来。

为了让这些孩童完全接受现代教育体系,他打算将孩童们纳入“半封闭式管理”。

父母尚在的孩童,每个月可以与父母见两次面,其余时间,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学校中,学习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农学等知识。

待完成学业,这群土著孩童将挨个步入岛上的中高层管理职位,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为建设岛屿,为帮助他们的同族发光发热。

……

在这个尚未步入现代化,无法完全依靠全自动流水线的时代,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

陈舟一人即使掌握着再多知识,也无法建造起一个国度。

而这群土著——

哪怕他们愚昧无知,哪怕他们思想落后,完全不了解自然科学,只要他们肯听从命令,一栋栋建筑就将拔地而起。

一如陈舟很久以前的规划,在山的另一边,环绕绞刑架,平整的圆形广场与“法庭”仿佛雨后春笋,自中心缓缓向外扩张。

原本占地面积不大的绞刑架从木质变为石质,其上除了绞刑架外又多了斩首台和凌迟架,鞭刑台。

陈舟原本想仿照18世纪末期的设计,建造一座高大的断头台,以彰显自己不可触犯的权势与威仪。

但想起路易十六的遭遇,他最终没有施行这项工程。

代替断头台的斩首台,行刑方式为人工斩首,日后或许也会使用枪械击毙,看起来远没有断头台行刑那样震撼,不过可使陈舟安心许多。

……

行刑广场周边,修建了一座可容纳20多人的小型监狱。

岛上刑法虽颁布有些时日了,但截止到监狱修建完成都没有敢于触犯法律的人出现。

老资历们安分守己,像往常一样过着自己的日子,每天早起上班,晚上收工,做顿饭聊聊天,顶多去钓条鱼,和朋友下盘棋打打牌,根本没有犯法的机会。

新加入岛屿的土著则忙着学习汉语,怀揣着对新世界的恐惧吸收着知识,一点点蜕变。

他们几乎24小时受到监视,别说没有犯法的念头,就是有,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因此监狱自建成以后,便矗立在那里,一直充当摆设。

与行刑台和法庭一样,这座空荡荡的建筑代表的是犯罪的后果。

岛民们每日前往田地劳作时只要路过广场,看到这两栋建筑,就会警示自己,从而打消一些大胆的想法。

能产生这种效果对陈舟来说便已足够。

……

随法庭和监狱一起建成的是新土著的居民区。

为了让这群新来者对岛民阶级产生明显的认知,陈舟给所有居所制定了三种标准。

最低级的房屋是四人混居屋,完全使用木头搭建。

这类房屋内部没有地板,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屋内有四张床,一个土灶,一个木质置物架,还有些许简陋的家具。

学习完汉语,掌握基本劳动方法后,新成员就会搬进这种木屋中居住。

其中学习能力强,工作表现良好,或是有立功表现的,将优先搬进更高级的房屋中。

再高一级,房子就有窗户了。

但岛上玻璃有限,这类房屋使用的并非玻璃窗,而是木质百叶窗,白天能敞开通风照明,晚上关窗后,隔着窗户便很难看清屋外的状况了。

到雨季,这窗户只能阻挡部分风雨,遇到狂风暴雨,室内总会潲进些雨水,颇为不便。

二级居民屋从四人间进化成了二人间,屋内铺有木质地板,厨房和卧室分开,还有一个独立的小房间,用于储藏物品或是充当客厅。

对新成员而言,能住进二级居民屋便是值得他们奋斗终生的目标了。

至于更好的房屋,目前都属于老资历,他们还不敢奢望。

……

除房屋构造外,房屋的位置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新成员尽皆居住在行刑广场周围,远离工厂,也就远离首领。

平时陈舟不外出走动,他们根本看不到首领。

实际上,许多新抓来的土著登岛一个多月都不知道陈舟长什么样子,学习和工作就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

从落后的原始部落,突然来到这个一切都完全不同的地方,他们需要了解掌握的新鲜事物实在太多。

而且老资历们是一点点,逐步学习知识的。

他们为了更快地追赶进度,不仅需要学习汉语汉字,农耕畜牧知识,还得学习法律,以避免遭受惩罚。

对于年轻的土著来说,庞大的信息量尚在承受范围。

年纪大一些的土著哪遭受过这种待遇,吃尽了苦头。

老资历们最怕星期日,怕的是他狠辣的手段。

这些年长土著怕的却是星期六,尤其怕“作业”两个字。

有些土著年龄已经三十多了,交作业后,因错误太多,常被星期六叫到办公室去“单独辅导”。

现代学生经历过的恐惧和痛楚,如今在这座17世纪的岛屿上复现,也算一道别致的风景。

……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折磨是相互的。

土著们固然被星期六布置的作业和各种习题折腾得头晕脑胀,星期六又何尝不被这群愚钝的学生气得屡屡高血压呢。

每隔一段时间他返回工厂居住时,都会向陈舟或是星期日、福禄寿三人大倒苦水。

星期日已卸去肩头许多重担,如今主要负责军事工作。

听到星期六絮叨,他表面同情安慰,却控制不住嘴角的上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