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东亚银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击!
正如何善恒所言,香江警察署次日便在报纸上刊出公告,言辞明确:东亚银行前员工的种种行径,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指使操控。
与此同时,证监处也紧随其后发布公告,声称:经全面细致调查,汇沣银行在此次事件中并未涉及任何违规违纪之举。
也就是说,汇沣银行直接被政府机构强行“摘清”了与此次事件的不当关联,哪怕一切证据都表明,这些东亚银行前员工皆是被汇沣银行在幕后主使。
没错,政府机构就是如此轻描淡写地为汇沣银行开脱了罪责。
这般行径,无疑是在向公众传递一种信号——汇沣银行有着总督府这个靠山,哪怕其行为存在诸多疑点,也能在政府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前一天,东亚银行向外界所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所说的内容,居然只有《东方日报》等寥寥数份报纸进行了报道,其余报纸,清一色地都是将头条内容交给汇沣银行那边的记者招待会所辟谣的内容。
很显然,这些报纸都被汇沣银行那边暗中收买”或“深度施压”了,选择将此事的舆论压下,最后不用多久,便会不了了之。
从表面看,警察署的公告和报纸的报道倾向,似乎让汇沣银行暂时稳住了阵脚。
不过,昨天林浩然在东亚银行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那可是由香江两大电视台进行了直播,整个香江都有不少人全程观看了这场记者招待会。
再加上《东方日报》这份在香江销量遥遥领先、影响力巨大的报纸的报道,汇沣银行妄图凭借其在香江的霸权地位,将舆论彻底压下去,简直是痴心妄想!
《东方日报》可是林浩然独资的报刊,哪怕汇沣银行再权势滔天,也无法插手《东方日报》的报道。
而政府部门目前虽然偏心于汇沣银行,但兴许是得到了总督麦里浩的警告,这些政府机构倒也没有向《东方日报》等媒体使坏。
因此民众的舆论声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反倒是不少市民开始为林浩然打抱不平。
东亚银行的各个分行,因为那些员工被炒鱿鱼,人力开始显得有些不足。
不过,林浩然宣布对东亚银行实施私有化举措后,不少市民对提现一事不再那么急迫了。
在他们看来,只要东亚银行能获得林浩然的注资支持,资金安全便有了坚实保障。
况且,香江银行公会已明确给出期限,允许市民在 7月份前重新选择银行,只要在 7月截止日期前将资金从东亚银行转出,就不会被列入黑户名单。
正因如此,尽管各分行门前依旧排着长队,但人数较之前已明显减少。
“二选一”的不公平竞争,终究是让许多人还是选择放弃东亚银行,虽然他们可怜东亚银行的遭遇,但是面对自身利益与便利的考虑,现实天平还是倾斜了。
毕竟,在香江这个金融活跃、竞争激烈的地方,市民们习惯了在稳定与便捷中做出最优选择,而香江银行公会,已经代表了汇沣银行、渣打银行、恒声银行等香江大部分的银行机构,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如果他们选择东亚银行而放弃其它银行,显然是不理性的。
特别是汇沣银行,凭借其庞大的业务网络和长期积累的客户基础,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即便被质疑,却依然能凭借着“安全牌”吸引大部分市民。
基本上,这场挤兑潮中取现的市民,有超过一半的客户最终选择将资金转移到汇沣银行去。
嘴上在口头支持东亚银行,实际上却用脚投票,将资金大量转移至汇沣银行。
这就是现实。
面对这样的情形,林浩然并没有着急。
如今,他暂时让舆论保持热度,就足够了。
等东亚银行彻底私有化成功,他才会正式发力。
6月22日,九龙仓携手置地集团对外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
公告显示,九龙仓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成功筹得2.6亿港元现金。
当然了,九龙仓之所以如此轻松便筹得这笔资金,是因为这笔资金全部由置地集团这边出,因此置地集团也成了九龙仓的债主。
随后,这笔资金迅速投入二级市场,吸纳了等值的九龙仓股票。
紧接着,九龙仓凭借收购来的这些股份,与置地集团达成了一项关键协议:置地集团拿出其持有的11.8%会德丰股票,与九龙仓进行互换股份。
待换股流程全部完成,置地集团正式持有九龙仓26%的股份。
这一成果,是置地集团与九龙仓历经一个多星期的谈判后,最终达成的双赢局面。
从这笔交易来看,2.6亿港元吸纳了26%的股份,这相当于将九龙仓的市值估算为10亿港元。
此交易可谓是皆大欢喜。
而置地集团也正式成为了九龙仓的第二大股东。
另外,包家通过股市,正式将持有的股份占比达到51%,同时,包家正式宣布,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
而剩下的股份,包家自然不继续吸纳了,而是由置地集团进行吸纳。
毕竟,此前林浩然与包裕刚已经商量好,由包家持有51%,置地集团持有49%。
此事一经公布,倒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关注,不过影响却是不大。
此刻,大家的心思还放在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之间的竞争,九龙仓私有化的事情在这场竞争面前,显得显得有些波澜不惊,像是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激起些许涟漪,却很快被金融巨浪的喧嚣所掩盖。
毕竟,自从包裕刚夺得九龙仓的控制权之后,九龙仓因为常年不分红,且财报常年没有盈利,早已经被不少股民嫌弃了。
所以,九龙仓的股价,并没有因为九龙仓与置地集团联合发布的公告而上涨。
按照接下来的计划,置地集团在吸纳足够的股份之后,九龙仓便会进入强制私有化,到时候,剩余的股份,将全部由置地集团获得。
林浩然从包裕刚的女婿吴广正处获悉,包裕刚目前正在修养,为一场大手术做准备,期间谢绝见任何人。
手术是什么,林浩然自然非常清楚。
包裕刚如今处于早期肺癌,治愈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他也知道包裕刚为了这次的手术,邀请了全世界最权威的专家来香江主刀。
因此,他便没有去打扰包裕刚。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几天,来到了6月25号。
这一天,林浩然终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证监处那边批准了东亚银行私有化成功。
李佩才家族在将手中剩余的股份都出售给林浩然之后,便拿着资金,专注于创建自己的新银行,准备以自身这些年来打下来的人脉资源以及充足的资金,再度在这个金融市场上打下一片剩余自己的江山。
至此,林浩然所持有的东亚银行股份正式超过90%。
再加上通过二级市场吸纳的股份,逐渐让持有的股份达到了93%。
虽然实际上持股只有93%左右,但是在证监处的配合下,也已经足够进行强制私有化了。
接下来,那些还持有东亚银行股票的市民,要么只能选择以6港元的股价出售给银河证券公司,要么就相当于持有一张废纸。
因为,剩余股东的股票会被强制注销,那些持有股份的股民,只能被动地持票到东亚银行各大分行又或者银河证券公司去换取现金。
当东亚银行正式私有化成功之后,林浩然也不再沉默了。
首先,一直没有行动的置地集团、万青集团、港灯集团、东方报业公司、中华煤气、九龙巴士、香江电话等林浩然旗下公司,纷纷登报公告,即日起,各公司的一切金融业务,将全部由汇沣银行、渣打银行等转移到东亚银行。
汇沣银行等各大银行倒也是非常配合,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金融口碑,一旦不配合,谁还敢将业务放心交托?
于是,各大银行虽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按照规矩,协助这些企业完成金融业务的平稳过渡。
损失最大的,莫过于汇沣银行了。
这一次,汇沣银行所涉及的业务金额,直接超过一百八十亿港元,可谓是损失惨重。
恒声银行也因此损失小二十亿港元。
其它银行,或多或少地也损失了不少。
这番操作,在香江虽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许多人却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大家也并没有大惊小怪。
这些都是林浩然掌控的企业,如今东亚银行已经被林浩然私有化了,自己的企业把金融业务都交给自己掌控的银行,一切都合情合理。
而东亚银行在这段时间里,挤兑潮也逐渐慢慢平息下来。
令林浩然意想不到的是,选择撤离东亚银行,选择提现去其它银行的客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最终,原本六十多亿港元的储户资金,最终剩下20.8亿港元,也就是说,最终储户以及一些公司的业务,最终让东亚银行损失了大约42亿港元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已经被他们或转账、或提现的方式,转移到其它银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