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问九卿 > 第338章 素手乾坤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陛下眷顾,又有福泽护体,还能不好么?”

她说着,目光温软地落在自己尚平坦的小腹上。

那是一个母亲最自然的姿态。

崇昭帝见状,脸上竟也罕见地漾开一层近乎慈爱的光晕,放下银筷,温声道:“天心眷顾,赐此麟儿,是大梁的福气,更是皇后你的福报。”

他看了看李肇,又对皇后笑道:“你看你教养出来的孩子,样样出挑,只是这两年,变得太过持重了些,少了些年轻意气,半分不似朕当年啊……”

这温和的语气,和颜悦色的态度,显然是受了祥瑞的影响。

但这份亲近之下,是否藏着更深的试探与制衡?

李肇不敢掉以轻心,拱了拱手。

“父皇训诫,儿臣谨记。”

崇昭帝点点头,不经意地道:“你身为人子,政务之余,也应多抽空来陪陪你母后,莫要总让她挂心。”

李肇面上不显分毫,轻声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只是西疆之事未了,陆将军谋反一案疑窦重重,儿臣在殿前领旨一月内查明真相,不敢有片刻懈怠,唯恐有负圣恩。”

崇昭帝脸上的笑意淡了些,叹了口气。

“西疆的事急不得,急则生乱,反误大局。军国重务,须得谋定而后动。萧氏虽跋扈,陆家也未必全然无辜。朝堂之上,各方角力,你身为储君,更要懂得沉住气,多与朝中诸公商议,多听听老臣的见解,群策群力,方为上策……”

他顿了顿,目光在李肇身上打量,指尖无意识捻动明黄的袖口,语气多了些审视与期许。

“说来,你也老大不小了。朕在你这个年纪,老大都已开蒙……身为储君,立室延嗣乃宗庙社稷之重。早日选定太子妃,为皇室开枝散叶,绵延后嗣,方是稳固国本之道。此事,不可再拖了。朕和你母后,也盼着含饴弄孙。”

他意有所指。

罕见的说了许多推心置腹的体己家常,真像个父亲。

但风波未平的当下,李肇不敢听成寻常关心。

李肇目光微闪,再次颔首行礼。

“儿臣明白。”

“肇儿是个懂事的,婚姻大事,他自有分寸,定是听从陛下的旨意。”谢皇后敏锐地感应到李肇的神色,温声打着圆场,生怕皇帝又提起什么不合时宜的太子妃人选,惹出事端。

崇昭帝哼笑着抬眼,眸光似乎暗了一瞬。

他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朝李肇摆摆手。

“去吧,时辰不早了,莫误正事。”

-

崇昭十三年三月末的这一场风波,最终以一场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天降圣火”为转折,峰回路转。

尘埃落定。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转瞬便飞遍了京城。

望舒亭的圣光奇观和椒房殿的祥瑞龙胎,如同两块强大的磁石,释放出无穷的巨力,将上京城的权力天平悄然拨动,棋子纷纷移位。

连天气都像在应和着这份喜气,晴空万里。

内府重新拟定了皇后晨昏定省的仪制,太医院更是轮番值守,不敢有丝毫懈怠,各种珍稀药材、绫罗绸缎、金玉古玩……流水一般送入椒房殿。

连素来与椒房殿关系微妙的承庆太后,也差人送来了几盆寓意吉祥的盆景,将姿态做得极足。

皇后有孕,太子地位稳固,风头一时无两。

一夜间,风向骤变。

前来道贺、表忠、巴结奉承的妃嫔命妇络绎不绝。

宫闱内,朝堂上,都在为恭贺祥瑞而欢庆,也为这骤然的变化,暗流涌动……

每个人都在掂量着风向,计算着得失,各自有了新的盘算。

最超然物外的人,当数图雅。

当文嘉公主去含章殿向她道谢时,她还在研究那几颗莹润的水玉,对宫中的喧嚣,全无兴趣……

文嘉看着姨母清冷的眼眸,心中复杂难言。

她的母亲,当初若有这份通透,结局会不会不同?

“宫中人人都在争宠,唯有姨母心如止水。”

“宠辱皆为镜水月。当年西兹王庭的那些宠妃,如今连枯骨都寻不见了……”

图雅淡淡朝她一睨,清眸里满是了然。

“看你眉宇仍有郁结。是为陆将军忧心?”

文嘉苦笑:“姨母知我。陆将军蒙冤,我却束手无策。”

图雅将水玉置于星盘之上,用手指慢慢拨动,水玉折射的光纹跳上殿柱,煞是好看。

“天枢星已动,沉冤自会得雪。只是……”她脸上轻纱微动,似有玄机,“那一双拨弄星辰的手,未必愿显真容。”

文嘉心头一震。

不知为什么,她有一种强烈的直觉。

这宫中的风云变幻,冥冥中,是被那个叫平安的女子搅动的。

她改变了很多事,很多人,却深藏功名,一身素衣,行走于红尘与世外,如同一缕看不穿的清风……

“只盼姨母慧眼,照破迷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