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29章 让你守一年的雄关,你一天就丢了?

第329章 让你守一年的雄关,你一天就丢了?

大帐内,李翊正式开始对各部兵马做出具体的部署。

李翊执鞭指图,声音铿锵有力:

“诸将听令!此战当以雷霆之势破虎牢,断魏军迁民之谋。”

“各部需严格遵照本相之军令,如有违背者,当军法论处。”

话落,首先对关羽说道:

“云长可为先锋,自中路进攻,由汜水处正面进逼虎牢关。”

“切记,前两日只需佯攻,待第三日午时见关内火起,即刻全力攻关!”

关羽丹凤眼微眯,拱手:”喏。”

又转向陈登叮嘱道:

“元龙可率淮南水师,自敖仓渡河。”

“渡河后兵分两路——”

“一路焚毁魏军沿河粮仓,一路直取成皋,断虎牢后路。”

陈登拱手:

“丞相宽心,登早已备火船三十艘。”

“一经渡河,便可顺风纵火。”

“益德,你领本部精骑,伏于虎牢以西三十里密林。”

“待关内乱起,立即截杀逃窜魏军,务必全歼郭淮部!”

张飞摩拳擦掌,兴冲冲道,“俺定叫那郭淮小儿有来无回!”

待将三路集团军都部署完毕后,李翊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交给一名侍者。

对他叮嘱道:

“可将此信发往并州,速速传令马孟起,命其率凉州铁骑封锁萧关道。”

“绝不可放韩遂一兵一卒进入到关中来。”

那侍者欣然领命,拜辞而去。

没想到这场最高军事会议的战略部署,雷厉风行间便已被李翊给布置完毕了。

期间,袁胤全程静立于帐角外,望着李翊挥斥方遒的身影,不由得恍惚出神。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庙堂决断……”

袁胤暗自攥紧了袖中的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忽然想起少年时在寿春时,袁术与诸将议事的光景。

那时满座高谈阔论,却总是议而不决。

谋士互相攻讦,武将争功诿过。

而今这齐军帐中,丞相一言既出,诸将凛然受命,竟无半分迟疑。

这还是袁胤平生第一次见着齐国最高军事会议是如何进行的。

恰此时,李翊回首,与袁胤四目相对。

那目光如古井无波,却让袁胤想起建安年间长江发水时的浪尾。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藏着摧枯拉朽的力量。

“父亲当年雄踞江南,连身在河北的大伯也都要避其锋芒……”

袁胤喉头滚动,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他终于明白,为何淮南精兵会败给曹刘当时的新募之兵了。

此刻帐中这干脆利落的军令声,比任何雄辩都更能说明问题。

李翊唇角微扬,顺手将令箭插入沙盘:

“散帐,寅时造饭,卯时出兵。”

话音未落,诸将已齐刷刷抱拳:“喏!”

众将各自离去,按部就班做事去了。

刘备负手走至李翊身旁,“丞相适才所做的分布,都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虎牢关。”

“不错。”

李翊正色颔首,“拿下关中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进兵的目的却并非是单纯拿下关中那般简单。”

李翊话里有话,他言外之意是,关中已不在曹魏的战略考量范围之内了。

现在他们这么赶时间,其战略目标是为了粉碎曹魏的强迁关中、河南之民的计划。

还是那句话,人口就是古代最重要的资源。

谁人口多,谁就牛逼,这是最简单粗暴的道理。

尤其是关中人口,等真拿下此地后,刘备是极大概率要迁都的。

不单单是因为长安、雒阳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更重要的是身处东方的下邳,其地理位置其实并不适合做首都。

至少相对整个大汉疆域而言,下邳的地理位置是不合适的。

目前刘备已经能够明显感受自己有些受制于下邳了。

就比如之前经略西川,倘若刘备身在中原,或许可以考虑一试。

所以关中地区,作为未来齐汉的京畿发展带,保住这里的人口也十分重要。

虽然不可能保完,但能保住一个便是一个。

“虎牢关可是天下第一雄关,当年关东诸侯尚不能破。”

“子玉便这么有信心,能在最短时间内,破得了此关隘?”

“不试试怎么知道?”李翊澹澹道。

刘备一愣,旋即展颜笑了,“呵呵,这倒像是你会说的话。”

“寡人已将指挥权交予了你,此关你尽管放心去破罢。”

“喏。”

……

暮色苍茫,虎牢雄关巍然矗立。

李翊独立于山前,凝望良久,忽抚掌叹道:

“南依嵩岳,北临黄河,真乃天险也!”

袁胤全程陪在妹夫身边,随军而来,也能混点军功。

只是齐国的高层精英全部聚集于此,他也插不上什么话。

只能乖乖听话做事。

但只这一点,就已经令李翊感到很满意了。

他不要求自己的家族出什么能人,只要求他们能乖乖听话,别给自己惹麻烦那就足够了。

能做到这一点,李翊肯定也不会亏待他们。

毕竟是一家人。

袁胤见李翊愁眉不展,正欲劝慰,却见李翊他露精光,直指左侧峭壁:

“此峰高逾雄关,当可一探。”

言罢竟猿跃而上。

袁胤大骇,急率亲随追赶,奈何山势陡绝。

众人踉跄难行,唯见李翊矫若游龙,须臾已至山腰。

李翊的登上速度,震惊了包括张辽、张郃在内的一众河北将领。

他们万没想到,平时从政习文的李相爷,身体素质竟如此之好。

且登山速度,居然比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要快。

徐晃忍不住慨叹道:

“相爷这腿脚何其快也!”

李翊闻言,回头笑道:

“李某戎马半生,岂当真只有书生气乎?”

众人对视一眼,暗想相爷您戎马半生,咱们又何尝不是戎马半生?

何况我们还天天训练着的,结果最后竟没整日操劳的相爷登山快。

这叫众将脸上如何挂得住?

李翊看出了众人的意思,忍不住噗嗤一笑。

他暗想,你们猜猜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的望远镜又是为什么而带的?

他的登山包,到现在都还留着呢。

于是,李翊乃将众将唤至跟前:

“现在,我教尔等一登山之法,这都是李某平生的经验总结。”

“尔等学会之后,可教习于部下军士。”

“之后用得着。”

众人齐声称喏,各自竖起耳朵听着。

“凡登山者,当知三要:省力、稳足、速行。”

“今为汝等详示其法。”

说着李翊转过身去,遥指前方山势。

“登山先观山势,择脊而行。”

“脊者,山骨也,虽陡而实稳。”

“勿循凹处,看似平易,实则多碎石滑土。”

说着,李翊便拣选好了一条好的山势行进。

抬脚的一瞬,又道:

“举足务求三点着地,或两足一手,或两手一足。”

“前足踏实,后足方移。”

“膝微曲如猿猱,身略前似虎踞。”

众人便纷纷学着李翊的模样,抬脚的瞬间摆手。

“然后便是调整气息,鼻吸口吐,与步相应。”

“三步一吸,三步一呼。”

“遇陡处则两步一息,务使气息绵长。”

众将士习之,果然速进。

他们毕竟是军旅出身,有良好的底子,很快便掌握了李翊教授他们的技巧。

袁胤忍不住叹道:

“昔闻飞将军李广射虎,今见李相教猿,真天人哉!”

李翊笑道,“此乃山野小道耳,何足为道?”

说着,又对部下吩咐道:

“可传令下去,让军士们有负械者,使重物缚于背。”

“持兵者,利刃悬于腰。”

“行半时辰则小憩,饮温水数口,勿骤坐卧!”

得令!

在李翊的引导下,大伙跟着这位登山健儿,很快赶到了山腰。

众人喘息未定,李翊却已踞高峰俯瞰关城。

但见此处的守军懈怠,全无戒备。

只因此处不是第一要冲,他们完全不担心会遇敌遇险。

众将休息好了,也都走至李翊身后,眺望底下风景。

“哼!这虎牢关有大山为倚,无怪魏军如此有恃无恐。”

“我军若是强攻,只怕损失不小。”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李翊忽然开口:

“从此处突袭如何?”

众人顿时一愣,愕然道:

“相爷是否说笑?”

“此去关城有千仞之遥,莫非欲令将士插翅而飞乎?”

李翊正色点头,“正是要飞渡天堑!”

话落,转身下山去了。

众人只得跟上,一起下山回到军帐。

及至营中,李翊召集了包括关羽在内的所有高级军官,阐明了自己希望飞渡天堑,奇袭虎牢的战略计划。

众将纷纷屏气凝神,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如果成功,那绝对是神兵天降!

可如果失败……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张郃看一眼李翊的脸色,才出声道:

“可遣死士自山顶悬索而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妙哉!”

李翊拊掌大笑,他就等这句话了。

张郃不愧是老河北人,就是会来事儿啊。

把李翊的心思揣摩的明明白白。

“儁乂之言,正合吾意!”

“公等可速备绳索革囊,然后拣选死士。”

“杀牛宰羊,大飨士卒。”

“痛痛快快畅饮一场,休息一天。”

“明晚便要这虎牢关改姓!”

吩咐既定,李翊却又觉得只靠绳索便想飞渡虎牢关仍旧冒险。

于是又将军中匠人唤至跟前来,问道:

“公等能作木鸢否?”

木鸢就是风筝,最早由墨子发明,用于军事用途。

一般用来传递信息,侦察、测距、越险、载人等作用。

楚汉相争时,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时,就曾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垓下之战时,韩信更是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

然后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

这也是四面楚歌的由来。

通过这些不难发现,古代风筝虽多为军事用途。

但载人一途,却很少用及。

至于原因,自不用说。

众匠面面相觑,中有二十余人稽首应之。

李翊面色稍霁,缓声开口:

“尔等勿惧,也勿忧。”

“此事虽滋事体大,但只要事成,相府必有重赏。”

李翊之所以说是相府重赏,是因为这帮人都是相府出来的。

李翊有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这些工匠自然也很快明白李翊的意思。

“相爷,莫不是要载人飞渡虎牢关?”

“正是。”

话落,遂取炭笔绘形于地,示以滑翔之理。

“白日,李某已经去山顶勘察过地形了。”

“两地距离,不算太高太远,故窃以为可以用此飞渡之计。”

“如何,公等能制否?”

众工匠点了点头,犹豫道:

“能作是能作,只是这东西毕竟是要载人的。”

“能否保证军士安全,我等皆不敢擅断啊。”

李翊沉默半晌,缓声道:

“尔等只管按我吩咐的去做,其余之事,不必操心。”

“待做好之后,便去军需官那里领赏钱。”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依命退下去了。

……

暮色四合,军营中忽起喧嚣。

但见火把如龙,自中军帐蜿蜒至各营。

伙头军抬出整牛全羊,大瓮美酒,列于校场之上。

“相爷有令,三军今夜畅饮!”

传令兵奔走呼喝。

众军士初闻喜讯,欢呼雷动。

须臾间,篝火熊熊,肉香四溢。

老卒王五撕下羊腿,满嘴流油地笑道:

“自打跟了相爷,还未大胜,便这般痛快还是头一遭!”

然酒过三巡,一名曲长忽掷盏于地。

这虬髯汉子环视同袍,压低嗓门道:

“诸位,依相爷的性子,向来谨慎勤勉。”

“什么时候会在大胜之前,便让咱们如此畅快的痛饮?”

此言一出,众人举着的酒碗俱是一顿。

只因他们都跟了李翊很多年,了解李相爷的脾气。

太阳打西边出来,这里面指定有事儿啊!

新兵李二狗手中的羊骨“啪嗒”落地,颤声道:

“莫不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