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工部尚书秦逵点了点头:
“如今国朝愈发安宁,各种行当的要求都变得极高,
再也不是以往那种大字不识一个就能匆匆上马的时候了,
以后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吏员,都要懂得读书写字,知晓道理,若不读书识字,没有出路!”
在场众人频频点头,尤其是身后的诸多商贾掌柜,他们兴奋极了!
他们是第一次直观地听到朝堂上顶破天的大人物说自己心中想法.
不说别的,从中领悟一二,
就能让他们乘风而起,赚得盆满钵满。
刘思礼继续开口:
“不仅仅是织布,制陶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商行发现,应天府周边有不少村落拥有上好陶土,
但以前村民们不懂制陶技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陶土闲置。
商行发现这一情况后,便从城中请去了经验丰富的制陶师傅,
在各村开办了制陶培训,从陶土筛选、揉练,到拉坯、烧制.
经过几月的操练,不少机灵的村民已经掌握了制陶技艺,开始赚取银钱。”
“以溧水县的王家村为例,商行帮助村里建立了制陶工坊,并提供了先期钱财和售卖渠道。
如今,王家村的陶器以其独特风格在应天上颇受欢迎。
村里有上百人从事制陶,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陶土开采、木材供应等相关发展,间接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
“还有木雕与竹编手工业,
一些山区村落,木材资源丰富,
商行便鼓励村民发展木雕产业,从简单的鸟鱼虫雕刻到复杂的人物雕刻,
村民们学得慢,但总归是有用心刻苦的,也能赚一份银钱。”
“而在一些竹林茂密的村落,商行则扶持开展竹编手工业。
从竹篮、竹筐等日常用品到精美竹雕,
如今,这些竹编物件也成了应天的抢手货。”
户部尚书赵勉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说道:
“刘大人,你们商行此举,可谓是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啊,很好!”
刘思礼连忙躬身道:
“赵大人过奖了,商行发展这些产业,本就是为了赚取银钱,不过是在其中多了一些互利互惠。
合作双方都能赚取钱财,如此生意才能长久。
而且,村民们生活富足了,总要进城,来看一看商行中贩卖的物件,看一看自己的成果在京城受不受欢迎,
而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总要买些东西。
可以这么说,各地赚钱的人越多,商行就越赚钱!”
这话十分拗口,不少商贾掌柜听了有些懵懂,
但在座的诸位都督、大人都是人精,几乎一点就通,连连点头,
吏部尚书詹徽微微点头,说道:
“刘大人所言极是,助人者天助之,商行有如此发展,脱不了百姓助力。”
刘思礼笑着点了点头:“詹大人所言极是。”
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脸色凝重,说道:
“刘大人,你们商行如此做,倒是颇为新颖且有效,
只是,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还是说说坏处吧,让我等对商行也有充分了解。”
刘思礼微微皱眉,说道:
“袁大人所言极是,商行在带动村民村落过程中,确实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例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有时会出现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商行一方面与村民们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原料,确保稳定发展。”
“另外,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一些其他地区的商家甚至村落,
看到村民们产品畅销,便开始模仿制作,以低价冲击市场。
针对这一情况,商行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只能一方面加强物件质量管控,提高物件附加值,以品质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宣传和推广,
确保各个村子在单一产品上的领先地位,
以此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竞争力。”
众人听了刘思礼的话,只觉得一头雾水,
尤其是其中那些里胡哨的字词,
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饱读诗书也会知识匮乏。
陆云逸坐在角落里,倒是听得明白,
对于产品内卷,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没有给商行留下计策,
不过,建设品牌的确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只不过困难重重。
之后,一行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一众大人不停发问,刘思礼作为大掌柜,始终从容应对,
不论是从产品到财物又或者是对各种安排,都应对得井井有条。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商行的近况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
刘思礼咕咚咕咚喝了一壶冰红茶,朗声道:
“现在,我等进入下一个环节,商讨应天商行分红一事。”
刘思礼放下茶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郑重道:
“经商行诸位掌柜商议,
此次分红,商行准备拿出净利润的一半,
也就是三十四万五千两,按照各位手中的份子进行分配。”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议论声。
坐在后排的一众商贾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的人还捂住胸口,一口气分三十万两银子,
这.太赚钱了!!
武定侯郭英微微挑眉,率先开口道:
“刘大人,拿出一半利润来分红,这手笔可不小啊,
商行后续发展所需钱财可也不少,如此分配,不会影响商行运作?”
刘思礼微微一笑,说道:
“侯爷所虑极是,商行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毕竟是第一年,总要搏一个开门红!
虽说拿出一半利润分红有些多了,
但剩余的钱财,做事也够了。”
“就如之前所说,商行在各村落开展的产业,目前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进一步扩大纺织、制陶、木雕、竹编等产业规模,在更多的村落推广新式机具与技艺,
帮助更多村民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商行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商行还打算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应天府周边。
但天下之大,还有许多地方等待我们去发掘,
商行计划组织商队,前往直隶更远的州府,将商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前期的筹备工作,招募熟悉各地情况的商贾等,都需要大量钱财支持。”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点头,说道:
“刘大人考虑得周全,商行发展壮大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只是这商税一事,也不可忽视啊。”
刘思礼连忙躬身道:
“赵大人提醒的是,商行发展至今,一直谨遵朝廷法度,按时缴纳商税。
此次剩余利润中,还有一部分便是专门预留出来用于缴纳商税所用,
商行深知,若没有朝廷的庇护与支持,
商行也难以有今日的成就,缴纳商税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众大人听了刘思礼的一番话,纷纷点头称赞,对商行的安排表示认可。
这时,市易司副司正韩宜面露沉思,轻声开口,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种威严:
“刘大人,商行如今归属市易司统筹,并且刚刚成立,正需要钱财来维持,
依本官看,商行以后要划拨一部分钱财到市易司。”
此话一出,屋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微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