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258章 《潜伏》发表(改)

第258章 《潜伏》发表(改)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

余则成反复念诵这一篇文章,他情不自禁的把其中的人想象成“左蓝”,那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人,她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为人民服务》这一篇文章并不长,可是读来却令人感慨,当余则成读到最后“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时,他忍不住靠在椅背上,深深地闭上眼睛。

和左蓝的所有记忆,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余则成的脑海中盘旋,使得他喉头哽咽,最后落下那句话:

“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这是何等雄壮的结尾?平静处却有惊雷!

余切问她:“李老师,你觉得怎么样?”

李小林却道:“还有下面的吗?你下面的存稿呢?”

“没了,我真是一点儿也没了。”

“那下面的剧情呢?”李小林追问,却又在最后一刻自己反驳道:“你不能告诉我,你还是不要告诉我好了。”

“为什么?”

“我希望我第一次看到这小说的时候,是你思考后的完成品,而不是瑕疵。这部小说非常好,余切,我感觉你开辟了一个新的小说种类——我简直不能容忍其中有任何的瑕疵!”

之后,李小林开始进行思考起来。

《收获》曾经是纯文学杂志中的大哥大,现在虽然被《十月》所超过,仍然是国内小说家渴望的平台。一篇文章要在其中发布是非常难的,就算是李小林看过的文章,也要写出审稿报告,全体人同意才能通过。

《潜伏》显然是个超长篇小说,这代表它要在《收获》上连载数月,这是《收获》此前所没有过的。

但,难道这小说不值得吗?

李小林读完《潜伏》时的感受是相同的,她首先注意到的是余切在其中有大量视觉化的描写,这小说太适合翻拍,然后是剧情设置的精妙,特工生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李小林已经无暇再进行文艺上的批判。她已经彻底的沉浸入剧情。

作为一个女编辑,她首先为了左蓝的身死而感到巨大的悲怆,也为了翠萍、晚秋等人的命运而担忧,同时,当她意识到这一人物背后有真实的历史原型——马识途的爱人时,更大的悲痛袭来。

那才是一个真正鲜活过的生命,当读者正在为“左蓝”这样完美的人不可能出现,而争论其中到底是否是“文学上的符号化表达”人物时,现实却清楚的表明,有那么一个人:

她既是左蓝,也是翠萍,还是和余则成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晚秋。剧中女角色所有美好的品质结合起来,竟然也只能和这一个人相等。

“余切!”李小林说,“你这篇小说的质量如何,我已经不想再赘述,相信你也听得烦了。”

“但是你这里要分成三四期来发刊,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会尽一切努力来争取。”

这也能是挑战?

余切有点惊讶。他在《十月》说一不二,是打下江山的大功臣,有些低估纯文学杂志进行连载的难度了。

“不会发不了吧?要不我拿去《十月》?”

李小林脸色当即铁青了:“你这篇小说发不了,我提头来见!《收获》也不要办了!”

实际上没有发生啥波折。

在《收获》全体的审稿评议中,李小林把这一文章提前给各组编辑阅读,然后投票表决:所有人都投了赞成票。

搞得李小林反而问道:

“这小说还是有两个挑战的,第一个是我们要为了它连着三四期,空出十多万字的内容;另一个是余则成一开始是个军统的特务,我讲老实话,还是怕大众有所不能接受。万一余切写砸了,我们也要担风险。”

“余切怎么会搞砸呢?他一直是又快又好!”他们说。

“好,桂省制片厂拍了个《血战台儿庄》,争取了很多年才能成,而且也有中央上的指导意见……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扛,如果大众不能接受,或是刚看到前面‘余则成’这个果党小人物,就哭爹骂娘,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全体编辑组面容刚毅,没有任何惧色:“就是让《收获》解散也要登这个小说!”

“好!”

李小林把全体编辑组的意见拿去给巴老过目。因为《收获》杂志的总主编就是巴老。

巴老用了不到一天就看完小说,激动得给李小林打电话:“这篇小说意义重大,尽快发表。”

《潜伏》第一期没有争议的就此上市。

和两三年前不同,那会儿余切刊登一篇文章,还需要等待一个多月的排版,现在他的地位和印刷技术,已经使得小说可以在一周内刊登。

《收获》为这一期特地加刊,加厚,价格当然也贵了不少。

这一期卖两块钱。

一本16开的《收获》杂志在84年需要卖1块钱一本,85年涨价到1块2,因为均价极高,通过价格事实上做了读者筛选,余桦评价这本杂志是他“心目中最好的纯文学杂志”。即便是《十月》反超《收获》的现在,余桦还是这么认为。

为啥?

无他,太贵了。这本杂志在八十年代卖出了“沪爷价”。

价格在此时,起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区分作用。这代表读者为了看小说家的故事,真的放弃了吃两斤肉。

余桦相信没有什么比这种“抉择”,更能够代表小说的质量了。

——————

沪市新华印刷厂是《收获》杂志的指定印刷厂,在印刷厂中,工人们总是能提前两三天看到小说内容。

怎么看?

其实不容易看。

16开的杂志排版好之后,根据这个排版来印刷文字。因为用到的纸张实际上是16开的两倍,所以会有两个不同页数的故事在纸张上。

比如,印刷厂工人小刘看到一本杂志《大众电影》的一页纸,可能左边写的是阿拉伯数字“2”,上面是外国电影《末代皇帝》的照片,右边是数字“29”,上面是陈小旭在《红楼梦》上的个人肖像照。

15张这样的纸按照顺序跌在一块儿,扣上,装订好,再码开,那就是“1/2/3/4/5……”这样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