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娜看来,艾迪骨子里的摇滚精神唤醒八十年代的復古风潮,却又在安森这个独特载体之上延展无限可能性,不管是惊世骇俗的登场,还是对全场嘉宾的挑衅,更不要说撕破黑暗是释放出来的狂傲不羈,以黑白为色彩涂抹出无限可能,秋冬服饰的繁琐厚重反而成为艾迪放飞想像力的最佳助力。
一次张扬,一次叛逆,也是一次肆意。
可以看得出来,艾迪也好、安森也罢,他们骨子里一直在渴望释放,不是愤怒,而是对自由的渴望,无拘无束地肆意狂奔,那种狂放不羈的精神通过这场走秀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止是时尚那么简单。
一夕之间,群起沸腾。
各大媒体、各大论坛、各大城市,时尚圈內外的人士全部捲入这场风暴,一个两个亢奋得停不下来。
这场时装秀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全部成为人们的热议焦点,特別是背景音乐——
当艾迪-斯里曼確认,整场走秀的背景音乐由安森全权负责,担任音乐导演,不仅创作完成全部音乐,而且根据整个表演进行分配编排,最后完成这一场走秀。
在採访里,艾迪毫不避讳自己对这位好友的感谢。
“他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毫无保留地將灵魂的每一个侧面留在舞台上,能够拥有他,这是我们的荣幸。”
一片譁然。
娱乐圈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最近安森的一举一动,从“人类之子”的拍摄到金球奖再到格莱美,全程满档;然而安森依旧费大量时间配合艾迪完成了这场走秀,甚至为整场表演注入灵魂。
此前,人们还在吐槽在攻击安森的“不务正业”,为了巴黎时装周放弃奥斯卡,但安森从来没有把巴黎时装周当作一个藉口一个代替品一个工具人,而是真正当作一个项目,倾注能量完成创作,携手艾迪完成一部作品。
这份敬业,这份才华,就是最好的反击。
面面相覷,瞠目结舌,一直到现在,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小丑。
当他们跪舔奥斯卡不断摇尾巴表示忠心的时候,安森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他从来没有把奥斯卡摆在一个特別的位置,奥斯卡和其他颁奖典礼、其他盛会、其他项目没有不同,没有必要特殊待遇。
所以安森过去两年为了拍戏而缺席奥斯卡。
所以今年安森没有为了奥斯卡而牺牲自己的其他工作。
安森始终是安森,只是那些傲慢与偏见的目光將自己灵魂的扭曲投影在安森身上而已。
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尼古拉斯-弗林撰写了一篇深入专题报导,全方位展现安森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
他是一名演员,却又不仅仅只是一名演员而已,正如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他是一个瓶,他从来没有否认或抗拒这件事,因为他一直相信,瓶也不只有外表、不只是摆设而已。
“当人们试图用好莱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超级巨星定义安森的时候,安森-伍德没有辩解没有排斥也没有抗议,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安森就是安森,不可以被定义也不可以被比较的存在。
只有一个安森-伍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