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松了一口气,得知安森不会缺席奥斯卡、得知安森只是前往另一个回头,枯萎的心脏又死灰复燃,然后开始谴责那些媒体煽风点火,虚假新闻满天飞误导观众——
在二十世纪初的现在,虚假新闻并不多,网络浪潮刚刚兴起,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依旧是行业标杆,可想而知,人们对于那些虚假新闻的态度。
一种观点则是强烈谴责,又或者是吐槽,他们认为安森不分轻重,难道不应该放弃巴黎时装周选择奥斯卡吗?
时装周,那是什么,一场马戏,以安森现在的业内地位根本不需要出席,也许其他人出现在时装周第一排还是一种荣誉,新闻甚至会给予版面报道,但安森是谁,他根本就不应该前往时装周露面。
而且牺牲的对象还是奥斯卡。
他们认为安森不仅鲁莽而且傲慢,更是愚蠢。居然冒着毁掉奥斯卡演出的风险前往一个十八线艺人才渴望的时装周。
骂骂咧咧,铺天盖地。
当然,其他网友不会惯着这种观点,“安森不在意奥斯卡,以前不在乎,现在也是一样,否则他也不会一直到今年才出席了。”
“安森不需要时装周的帮助,同样也不需要奥斯卡的加持,请不要用你们狭隘的眼光判断安森的举动,你们认为奥斯卡比时装周高贵的偏见,和那些鄙夷安森只是瓶的老学究没有任何区别。”
“前往时装周就是自甘堕落,跪舔奥斯卡就高贵到哪里去了?”
“安森前往巴黎不是不负责任,而是遵守承诺。好吗?迪奥早在去年年末就已经邀请安森了,那时候高攀不起的奥斯卡还在惺惺作态地摆架子呢,真的是太好笑了,凭什么安森应该为了奥斯卡放弃巴黎?”
“最看不惯那些一直看不起奥斯卡却又在关键时刻暴露自己奴才嘴脸的家伙。”
噼里啪啦,火力全开。
乱作一团。
面对如此场景,人们已经见怪不怪,这就是安森的影响力。
不管他如何做,一举一动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惊涛骇浪,哪怕安森放弃巴黎留在洛杉矶为奥斯卡彩排,人们也一样有话说,谴责安森拒绝好友的邀请跪舔奥斯卡暴露自己心心念念小金人的本质,这些声音恐怕比现在的局面更加糟糕。
这就是安森。
然而,不止普罗大众而已,整个时尚圈、演艺界全部悄悄骚动起来——
传闻,安森不止是前往观看迪奥的走秀而已,他还答应了艾迪的邀请登上伸展台。
安森是谁,全球第一人!而现在,安森居然愿意为迪奥时装秀登台,并且还是冒着奥斯卡开天窗的风险!
如此盛况,没有人愿意错过。
一时之间,迪奥巴黎时装周的邀请函,价值千金,字面意义上地。
人人渴望一张邀请函,堪比年度盛事,哪怕只是一张邀请函也能够证明自己的业内地位,如果没有能够出席,对于自己在名利场的位置可能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甚至于,贵族、名流、富豪全部也纷纷蠢蠢欲动。
悄无声息地,迪奥巴黎时装周已经彻底变了味道,演变为一个顶级社交场合,一张邀请函就是金字塔顶尖的入场券。
时装周还没有开始,熙熙攘攘的喧嚣已经全面扩散,现在就可以预见,今年的巴黎将迎来史无前例的一周。
奥斯卡的风采又又又被抢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