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不聚焦,cbs甘心吗?
斯台普斯中心的空气明显躁动汹涌起来,视线交错之间思绪翻滚,在好奇奖项结果的同时又多了一些其他东西——
最佳流行专辑。
2004年竞争最为激烈的分类奖项之一,尽管最近两年节奏蓝调大行其道全面井喷,但流行分类依旧贡献数不胜数的经典佳作,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流行依旧是最大分类,并且也是今晚的重中之重。
“黎明破晓”,安森-伍德。
“真情伙伴”,雷-查尔斯。
“像家一样”,诺拉-琼斯。
“晚霞”,莎拉-麦克拉克兰(sarah-mclachlan)。
“情迷紫罗兰”,乔丝-史东(joss-stone)。
五位提名者,而这次,安森不是最大热门。
按道理来说,“黎明破晓”登顶2004年销量冠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创造无数历史记录,颠覆整个音乐市场,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唤醒普罗大众购买实体专辑的热情,沉寂许久的音乐市场再次展现曙光。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张专辑都是今年格莱美的最大热门之一。
当然,热门的确是热门;实际情况却更加复杂一些。
雷-查尔斯,一代传奇灵魂歌王,2004年六月遗憾与世长辞,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张音乐作品“真情伙伴”,不仅仅是纪念意义而已,同时也得到专业乐评人的无数赞誉,相信这是一张传奇经典。
不管是纪念意义,还是传世价值,“真情伙伴”这张专辑都值得肯定。
在现实生活里,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人能够“击败”逝者。因为逝者已矣,一切恩怨情仇都烟消云散,这一点在名利场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缅怀逝者的时候只会说好话,这是纪念生命的最好方式。
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在乎他、关心他;但是他去世之后,一夜之间崇拜他缅怀他纪念他的声音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疯狂往外冒,争前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惋惜和悲伤。
这就是娱乐至死时代的特性,死亡和其他事情一样,这都已经成为一场表演。
颁奖季也是一样,又或者说,颁奖季更是如此。
一位逝者,在赢得提名之后,几乎可以板上钉钉地相信,奖项已经没有悬念。
原因非常简单,那些生者们依旧拥有机会,未来还可以继续推出作品继续赢得提名继续追逐奖项,但逝者却不行了,这就是他们的最后机会,同时也是整个行业向他们致敬的最后机会,没有人会错过。
想象一下,学院评委在投票的时候居然不选择逝者?舆论的反噬可能多么汹涌多么可怕。
正是因为如此,杰米-福克斯主演的“灵魂歌王”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季一骑绝尘,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他这边。
拍摄“灵魂歌王”的时候,杰米没有预料到雷-查尔斯会去世,这部作品成为一部致敬之作;也同样没有预料到他的演技正好迎来爆发年,“借刀杀人”的横空出世则成为最好的催化剂,一切因素都正在朝着杰米聚集能量。
创新艺术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点,所以这才不惜牺牲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为杰米宣传造势。
在格莱美,其实也是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