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道理只是道理而已,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才能够明白二者的区别。而今晚,安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这一点,不管是普罗大众还是专业歌手,全部没有例外地被卷入风暴里,绝对是人生无法遗忘的一次体验。
安森不仅满足了期待值,甚至再次打破期待,带来超出想象的表演,以不可思议的姿态登上神坛。
眼前,就是最好的证明——
安森已经离开舞台,视线里根本看不到安森的身影,但斯台普斯中心里里外外的掌声依旧没有平息。
并且,千千万万站在电视机面前的观众也没有例外,满腔热血无从宣泄,只是忘乎所以地继续鼓掌继续欢呼。
因为这是唯一传递狂热宣泄情绪的方式,否则沸腾的热血可能随时炸裂。
根据尼尔森统计,第四十七届格莱美开场演出的最高收视率瞬间突破五千万,继1984年以来再次达到如此历史性的指标,并且也是格莱美有史以来第二次创造如此壮举。
1984年格莱美发生了什么?
迈克尔-杰克逊创造历史的一个晚上收获八座奖杯,时至今日依旧没有人能够打破,这也是一举奠定他“流行巨星”地位的夜晚。
整整二十年后,似曾相识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事实上,不仅和格莱美自己比较,这一收视数字匪夷所思,即使放在奥斯卡眼前,也同样具有冲击力。
奥斯卡一直都是北美大陆的收视王者,除了超级碗之外,没有人能够击败奥斯卡,这也是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目前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巅峰出现在1998年,“泰坦尼克号”横扫千军的年份,当时足足有五千七百万人全程收看直播,这一数据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
而去年,“指环王3”登顶奥斯卡,弗兰克-皮尔斯扬眉吐气,即使没有安森,颁奖典礼一样赢得了观众的关注,足足四千三百万人观看了典礼。
放在历史长河里,这一成绩可以排名第十四位,同时也是千禧年以来持续走下坡路的收视率强势反弹回春的转折点,成为最近五年来收视表现最好的一届典礼。
现在,格莱美超越了去年的奥斯卡。
影响力,可见一斑。
并且,格莱美的重播也依旧吸引了超过两千万人收看,尽管在开场演出结束后,这一数字断崖式下跌到五百万;但依旧令人侧目,各大媒体纷纷惊叹,安森的号召力超越想象,甚至媲美巅峰时期的迈克尔-杰克逊。
当然,收视数字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真正进入生活,街头巷尾的话题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这股余波。
“二十一世纪的伍德斯托克”!
“纽约客”以大胆而疯狂的姿态,带头掀起这股狂潮,为安森的开场演出送上最好赞誉,而他们的勇敢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讨论全面铺陈开来,亲眼见证安森登顶神坛的时刻。
正是在这样的狂热里,奎恩-拉提法遭遇棘手难题。
一方面,这是一份荣幸,近距离见证全程。
一方面,这是一场灾难,奎恩甚至没有办法进入颁奖典礼正题,所谓主持人被全场观众的狂热所支配。
奎恩站在舞台中央,摊开双手,笑容满面,却显得无可奈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