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无声派对
“我,机器人”,媒体综评,五十九分。
哗。
一桶冷水,扑面而来,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被熄灭,种种喧嚣种种激动一下冻结成冰,全部愣住了。
这……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谁能够想到呢,派对正在进行时,结果有人进来关掉音乐,又一言不发地扬长而去,这样真的好吗?
当然,媒体综评嘛,对类型电影的票房影响有限,看看威尔的过往辉煌战绩:
“飙风战警”,四十分;“黑衣人2”,四十九分;“绝地战警2”,三十八分。
一部比一部糟糕,但这些电影的北美票房全部轻松破亿,其中“黑衣人2”全球票房甚至高达四亿四千万美元。
前面已经提过,人们在乎爆米口碑吗?在乎还是在乎的,但在社交网络全面入侵日常生活之前,普通人前往电影院往往没有随手查阅电影评分的习惯,更多还是因为演员魅力进场,所以此时此刻唯一重要的是“威尔-史密斯”——
人们是为了威尔-史密斯买票的,不是因为媒体综评。
在威尔最近五部作品里,媒体综评最高的是“拳王阿里”,六十五分,此时再看看“我,机器人”的评分就知道了,五十九分一点都不差。
不仅不差,而且差一点点就要及格了呢!
值得庆祝。
但问题在于,前有“蜘蛛侠2”爆出九十三分的媒体综评,后有二十世纪福克斯信誓旦旦地发出宣言,围绕在“我,机器人”身上的期待值节节攀升,狂热影迷已经早早地开始吹嘘电影绝对是“年度最佳”。
“我,机器人”,原著小说于1950年出版,由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撰写,这部小说不仅是最早一批科幻故事,而且奠定机器人的三大定律,被誉为科幻圣经,几乎是每位科幻爱好者的心头好。
论影响力,“我,机器人”渗透进入电影、电视、小说乃至于漫画的方方面面,从立项开始就聚集全部关注。
一些狂热书迷甚至早早喊出:“我,机器人”出马,“蜘蛛侠”甚至连提鞋都不配。
气氛已经铺垫酝酿好了,结果……就这?
五十九分?所以,他们应该如何庆祝如何欢呼如何吹嘘?一口气,突然卡在喉咙,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鲜明的落差、极致的反转,一脚刹车直接踩到底,以至于派对列车里的乘客全部被惯性冲得乱七八糟。
于是。
“音乐”被关掉,派对还应该继续下去吗?站在舞池里的人们应该没有伴奏没有旋律地继续舞动下去吗?
集体懵逼。
但是,话说回来,媒体综评三十八分的“绝地战警2”全球依旧砍下两亿七千三百万美元,更不要说“黑衣人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