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深,顺庆都司张奎巡视完城墙后回营歇息,卫国大军压境,城内人心惶惶,不巡城如何放心得下?孰料刚睡下,便闻喊杀声,打探得知守备高攀龙打开城门降卫了。张奎大惊,忙跨下黄骠马打开城门逃命,匆忙间忽然马失前蹄,被高攀龙的部下所掳。
“竖子太无义气!”张奎指着高攀龙大骂,意思是你小子太不够意思,投降也不带上我。
见他发怒,高攀龙既羞且愧,索性来到张奎身边,一刀割去首级。
见未费多少波折又夺一府之地,西日莫十分得意,率大军继续往潼川府而来。此时卫拉特之狼的凶名已经响彻蜀地,潼川参将余先贵不敢以卵击石,索性率军逃至龙安府。
夺取潼川后,西日莫再将目光瞄向蜀中重镇成都。抚剿总兵梁加琦部被调离后,成都府的守军只剩四川巡抚高民瞻的抚标和一些地方守备兵马。闻听卫军压境,高民瞻唤来亲信、抚标参将马应智商议。
“马参戎,本抚待汝如何?”高民瞻严肃地问。
马应智一听立即明白巡抚这是在要求自己表态,忙大声答道:“抚院待末将恩重如山,若有差遣,末将愿听号令!”一句“愿听号令”清晰地表明了与高民瞻共进退的态度。
“汝觉得凭咱们的力量能守得住成都吗?”高民瞻继续问,双目紧盯着马应智。
“只要我军上下一心,应~应该能守得住!”马应智的话明显底气不足。
“唉!国事到了这般田地,恐非人力能挽回”,高民瞻不再兜圈子,索性将话挑明,“为了阖城百姓性命,不如降卫耶?”
“末将听凭抚院调遣”,马应智暗自松了口气。
乾元二十三年(1666年)元月十日,四川巡抚高民瞻、参将马应智率一府军民降卫,蜀中重镇成都兵不血刃便落入卫军手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