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高大人,我刚刚看在您的面子上,可是拿了一千两银子出来。”刘青道。
“这一千两银子哪够啊?”高友光道:“这修桥修路的事,没个几十上百万两哪里办的下来。”“我们是看在高大人的面子上才乐意拿银子出来,但是这么大一笔银子,大人也不能尽逮着我们几个人薅呀?”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应和道。
这修桥又不是他们要修的,修好了大家都能用,他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让他们出大头也太不合理了。
除非这事有利可图,比如让他们设点收过桥费。
“还是刘兄脑袋机灵,我觉得这方法不错。”另一个商户点头赞同道。
高友光一时有些犹豫,随即道:“不妥不妥,这可是朝廷要修的桥,要用来运送粮草的,这要是被人发现了,我们都讨不着好!”
“我也就是提个想法,至于成不成还是高大人说了算。高大人既然觉得不成,那这事就算了,一千两银子,算是我给高大人的面子,更多的我也拿不出来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要养呢。”刘青道。
其他人也纷纷哭穷,面子给了,再多是没有了。
……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你们下课吧。”刘夫子说完,就有学生跑了出去。
不过更多的还是留在学堂里静静温书。
能考上鹤林书院的人本身不一定十分聪明,但是刻苦是肯定的,毕竟鹤林书院的入门考试难度不小,十比一的录取比能刷掉一大批人。
“刘夫子,学生还有一个地方不明白,能否请刘夫子再给我详细讲解一下。”
说话的是邱清泉,刘夫子看到是他,面色有些复杂,显然是想起前段时间的传言了。他以为的好学生私底下并不是他以为的那样风光霁月。
不过学院对此已经做出了处罚,邱清泉还是学校的学生,自己作为学院的夫子,给学生解惑是应当的。
“你有什么问题?”刘夫子问道。
“就是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吴有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生想了半天,仍然不解其意,所以向夫子请教。”
刘夫子扫了一眼,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形式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到的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错误要即使改正。’”
“嗯嗯。”邱清泉不住点头,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等刘夫子讲完,他又继续问起了另一个问题,刘夫子看了一眼,继续给他解答。
等邱清泉问完,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真是不好意思,我的问题太多了,耽误刘夫子吃饭了。”邱清泉一脸抱歉道。
“没事,有问题就问,你还有其他问题吗?”刘夫子淡淡道。
他对勤奋好学的学子心存欣赏,很乐意为人解惑,也不会因为对方耽误了自己的时间生气。
哪怕邱清泉人品不好。
“没有了,谢谢刘夫子。”邱清泉态度恭敬道。
“既然没有了,那我走了,你也去吃饭吧。”刘夫子说完,把手上拿的书背到身后,慢慢的踱步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