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冷链二十年 > 第410章 分歧

何劲如被镇住了,这等反应让他知道有些话定是说过头了,这一瞬间眼前人的盛气,几乎让人不敢迎视。

“产销联盟它就在那里,所有走出武关的货,不管肉禽蛋菜粮,同兴会打通下游,把发改委所有的附加值指标都做好。”

“可是何总,在这条发家致富的路上,村民更相信村长,村长更相信县长,你不能指望一个来自外省的冷链企业,随着自己的意念就让大家热火朝天!”

何劲如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但只要稍作冷静想一想,胡殊同的话有其道理。在村镇里,身边可见的担保最为重要,相比县里、村里各种合作带给人们的营收前景,流通方的来头根本不重要。

这不是胡殊同的臆测,真正的奔头并不是冷链给予的,他还记得梁户庄,如果没有农户的自发意志,流通就没有根基。

县里要牵头,每个人都要做事,总社、分社成为让人信任的体系,分散繁育、集中育肥,由点到面在内部落实,这些都要跟进。

何劲如沉默许久,胡殊同也坐了下来,“如果真要说什么生意经,在我看来减少中转就是最大的生意经。甚至可以说,为了少一次中转,付出更多的流通力都是值得的。多一次入库、存储、再出库,会高出多少成本,何总应该和我一样清楚。”

何劲如思忖着,按照胡殊同的路子,县里的冷藏车直接开赴产业园,而且在产业园不做入库,相当于只在源头一次储藏,而后直抵市场终端。

与此同时,他也瞧出来这件事新的难度,那就是武关产业园的调配,仿佛间胡殊同真正的落脚是在这里。巨量的货来货走从来不是轻易的事,同兴需要拿出极具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障这个环节不被迟滞。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肉眼可见的降低成本,不仅少了中转的费、税,还能让这些从贫困县走出来的农产品,走向沿海甚至走向国外。渐渐地,何劲如意识到,许多惯常的概念,先入为主也好、先统后销也罢,似乎才是真正的执念。

这也不足为奇,因为所有现成的东西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拿来即用。

短短几个月,乡村振兴有无数种拆解、无数个门路,但它的内核从来不复杂,只有简简单单三个字而已,富起来。

“何总或许要问,那同兴来干什么,带着这么多人有何意义。”

何劲如有些跟不上胡殊同的节奏,讷讷点起头来,“你说。”

“良种冷配技术、草料调制技术、舔砖使用技术,同兴人即将递给你们新的方案。”

“你们”二字让何劲如忽然有些不安,虽说这些时日分歧严重,但何劲如在很多的考量上都是以同兴为出发点,随同兴一起在整个甘州铺开局面一直是他的立场。

此时何劲如发现他并不了解胡殊同,不是边际与内核的问题,他不禁在想,行业情怀这个东西,或许真的存在。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换做任何一家企业,都会先攥住好多个亿,再想具体下探的事情。

“胡总,还是不要只交一份技术方案了,大的小的远的近的,不如给它拢到一起。和我说这些听着都对,不过除了听个响儿也没啥用。”

说话之间,何劲如站起身来,今日一席话不同往常,不管是田间地头的思量还是下游终端的考量,亦或者是这眼前人的浓烈,让他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僵持,有些事情是拗不动的。

临要走出门的时候,何劲如忽而又回过头来。

“需要的话,我来打配合。”

……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