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邹子以琴喻政,得王上赏识,用其为相。草民素知邹子善琴,对其为政之才放心不下,特别登门,以隐语问政。”
威王大感兴趣,倾身说道:“此事倒是新鲜,寡人未曾听你说起过呢!”淳于髡笑道:“雕虫小技,口舌之逞,不足道矣。”
“快说,夫子是如何问的?”
“草民问他:‘子不离母。’”
“子不离母?”威王轻声重复一声,凝眉苦思,有顷,抬头问道,“邹爱卿对以何语?”
“民不离君。”
威王一拍大腿:“对得好!还有何问?”
“草民又问‘上梁不正下梁歪’,邹子对以‘君上不明天下暗’。草民再问‘狐白之裘,不敢补以羊皮’,邹子对以‘治国之臣,岂可混以不肖’。”
“好好好!”威王连声夸道,“就这些了?”
“草民的最后一问是:‘万兽逐一鹿,鹿不得生,兽不得食。’”
“邹子何对?”威王急问。
“百官治一隅,民不得安,官不得养。”
威王在几案上重重擂一拳道:“好邹子,对得好哇!”
“是的,”淳于髡点头,“邹子之对,草民心悦诚服,知他不仅擅琴,亦擅政治,王上用他是用对人了。”
“是啊,”威王油然叹道,“没有邹子,就没有齐国今日之治啊!”略顿一下,“咦,方才夫子说是有个比照,比照何在?”
“昨日论辩时,草民以同样言辞再问苏子,亦想试一试此人才具。”
“好夫子,绝了!”淳于髡的话音未落,威王就已兴奋地截住话头,“先说‘子不离母’,苏子何对?”
“君不离民。”
威王长吸一口气,仰头思忖良久,点头:“嗯,好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圣君不可离民!下面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如何应对?”
“天道不健人道艰。”
“狐白之裘,不敢补以羊皮呢?”
“德和天下,不可杂以淫邪。”
“最后一句呢?万兽逐一鹿,鹿不得生,兽不得食。”
“百主争一天,天不得宁,主不得安。”
“百主争一天,天不得宁,主不得安。”威王喃喃重复一声,微微闭眼,陷入深思,有顷,抬头望向淳于髡,“苏子与邹子所对迥然不同,两相比照,夫子以为孰胜一筹?”
“草民只言比照,不敢妄断。不过,昨日论辩,苏子已中头彩。”
“嗯,苏子当中头彩。”威王点头,看一眼辟疆,转对田婴,“爱卿可以知会四国特使,就说寡人已得空闲,明日请他入宫,讨教纵亲摒秦之事。”
田婴拱手:“臣领旨!”
淳于髡、田婴双双告退。
望着他们的背影渐去渐远,威王转对辟疆,问道:“疆儿,你也说说,老夫子的隐语,邹子与苏子所对,孰胜一筹?”
“老夫子、父王方才不是皆有明断了吗?”辟疆应道。
“寡人是在问你!”
“儿臣以为,苏子之对更胜一筹。”
“苏子为何更胜一筹?”
“邹子只以齐国为念,当是国才,苏子是以天下为念,当是天下之才,儿臣是以认为,苏子之见胜过邹子。”
“你说得不错,”威王缓缓说道,“二人之中,若是只选一人,何人堪用?”
“苏子。”辟疆不假思索。
“不不不,”威王连连摇头,“是邹子!”
“父王,此为何故?”辟疆大惑,瞪眼问道。
“若是天下为公,谁为我们田氏?若是天下无争,何能光大祖宗基业?苏子之论,过于高远,可在稷宫议论,不堪实用。”
“这……”辟疆越发不解,“既然不堪实用,父王为何还要约见苏子,加入纵亲?”
“因为黄池之耻!”威王几乎是一字一顿,声音从牙缝里迸出。
辟疆仍是一头雾水,迷茫地望着威王:“父王……”
“疆儿,”威王换过脸色,微微一笑,“这件事儿,你慢慢悟去吧!”
三日之后,齐国大朝。齐王当廷宣诏,齐国加入纵亲,依前面四国惯例,拜苏秦为上卿、齐国合纵特使,赐稷宫府宅一座,足金五百两,仆役三十名,使上大夫田婴世子田文为合纵副使,晋爵中大夫。
事发陡然,众多朝臣为之愕然,尤其是相国邹忌、上将军田忌等反对合纵的,一时回不过弯来,在朝堂上面面相觑。
在一声“退朝”之后,齐威王在内臣的陪伴下径出偏门而去。苏秦随众臣一道走出殿门,正欲跨下石阶,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苏子!”
苏秦回身一看,是田婴,揖道:“在下见过上大夫!”
田婴回过礼,笑道:“苏子大功告成,在下恭贺了!”
“说起此事,”苏秦亦笑一声,再次抱拳,“还不都是上大夫玉成的?在下方才还在忖思,何时寻个机缘,向上大夫表达谢意才是。”
“苏子打算如何表达呢?”田婴歪头笑问。
“世上美物,上大夫一样不缺,在下寻思许久,真还想不出个表达,正自绝望,陡然想起一个人,上大夫或感兴趣。”
“一个人?”田婴扑哧笑道,“不会是个天下绝色吧?”
“听闻上大夫府上佳人摩肩,再来美女,岂不是添乱吗?”
“这么说来,是个男人?”
苏秦大笑起来:“不是女人,自是男人了。”
“嗬,能让在下感兴趣的男人……”田婴凝眉思想一阵,望着苏秦乐道,“我说苏子,不要绕弯子了,谁呀?”
苏秦看了看三三两两正从身边走过去的朝臣,压低声音:“上大夫若有雅兴,可与在下前往一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