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卷) > 第219章 因情困苏张出山解宋围孙庞战楚(4)

一骑驰入逢泽之畔的魏军辕门。卫士验过令牌,挥手放行。

骑手在大帐前下马,急急入帐,见庞涓独坐案前,忙趋前几步,跪地叩道:“报大将军,陉山细作密报!”说毕双手呈上密报,转身退出。庞涓展开密报,细读有顷,吃一大惊,疾步走到沙盘前,两道目光如炬般分别射向彭城和陉山。庞涓取出两支箭头,将一支写着“昭阳”的插于睢水,箭头指向宋国彭城,将另一支写着“景合”的插于陉山,箭头直指大梁。

庞涓盯住沙盘又是一番沉思,目光移向海边,聚焦于越国陪都琅琊和齐国南长城一线。上面早有两支箭牌,一支写着“无疆”,插于琅琊,箭头指向齐都临淄,另一支写着“田忌”,插于齐国南长城,箭头指向琅琊。

庞涓的目光轮换投向上述几处地方,眉头一会儿收紧,一会儿舒展,然后再次收紧,正对沙盘并膝坐下,双目闭合,渐入定境。

中军参军走入,张口欲报,见庞涓正在凝神苦思,硬将吐到喉咙口的“报”字吞回,悄悄溜出大帐,守在帐门之外。

约有半个时辰,庞涓睁开眼睛,缓缓起身,再次盯向沙盘,脸上浮出微笑,小心翼翼地将沙盘罩上,踱回几案前面。

守于帐外的参军看到,不失时机地走进:“报,宫中来人,传大将军觐见!”

庞涓精神抖擞,略一点头:“备车!”

魏惠王端坐几前,惠施、太子申、朱威、孙膑、白虎侍坐。

惠王将楚王的伐宋檄文与宋公偃的求救檄文一并递予太子申,太子申缓缓展开,翻看一下,传给惠施。惠施似已知道,看也没看,转手递给朱威。朱威细细读过,传示孙膑、白虎。见众人均已传看完毕,毗人过来,从白虎手中接过两道檄文,复呈惠王。

魏惠王将之并排摆在几上,对毗人道:“庞爱卿呢?”

毗人应道:“回禀王上,臣已使人召请,想必已在路……”听到外面台阶上的脚步声,知是宫人引庞涓来了,改口,“武安君到了!”

魏惠王急道:“快请!”

毗人大声唱道:“王上有旨,请武安君觐见!”

庞涓疾步走入,叩道:“臣来迟,请王上恕罪!”

“爱卿请起!”魏惠王朝他摆手。

庞涓谢过,起身坐在自己的席位上。

魏惠王指着面前的檄书:“庞爱卿,你也看看。”

毗人走过去,拿过檄文呈给庞涓。庞涓展开,略略一看,随手还给毗人。

“诸位爱卿,”魏惠王扫视诸臣一眼,“你们也都看过了,楚王以宋偃不敬天地为名,使昭阳为将,兴大兵伐宋。宋公与寡人素来相合,今向寡人求救,寡人若是坐视不管,不合于义。若是出兵救他,就要与楚人开战。战与不战,事关重大,寡人不敢擅断,特请诸位议决。”目光投向庞涓。

所有目光不约而同地皆射过去。

“启禀我王,”庞涓轻轻咳嗽一声,语气平淡,“臣刚得密报,昭阳共出大军十万,亲领七万直扑符离塞,欲吞彭城,另使景合引众三万潜至陉山,观我动静。”略略一顿,声音提高,“陉山离大梁不足两百里,急行军一日可到。陉山原有守军八千,景合又纠集宛城、方城、上蔡等城守军,再得兵马约三万众,陉山一线,楚人当有兵马六万,战车逾两百乘。”

庞涓未言战与不战,只将局势这么平平一说,众人莫不倒吸一口冷气,魏惠王更是目瞪口呆。莫说是救宋,单是景合的六万兵马压过来……

厅中鸦雀无声,气氛凝滞。

“这……”沉吟片刻,魏惠王问道,“庞爱卿可有对策?”

庞涓并不作答,顾自说道:“泗上富庶之田、商贾之利,尽在宋地。楚人此番伐逆是假,取宋是真。景合陈兵陉山,不在伐我,而在掩护昭阳夺占彭城。彭城盛产五谷,富甲天下,为泗上膏腴,素有粮仓之称。这且不说,彭城扼守泗上咽喉,东可威逼齐、鲁,西可控制卫国,进逼三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昭阳如果夺占该城……”说到这儿,目视魏王,打住话头。

宋国一直是魏惠王心头的宝贝,不久前好不容易才从齐国手中讨回监护权,自是不容他人染指。庞涓话音刚落,惠王的脸色已成铁青,一拳擂于几上,从牙缝中挤道:“楚蛮子休想!”

众人皆怔。谁都知道,魏惠王一旦震怒,势必做出非理性的决断。

白虎看向朱威。朱威正欲进言,魏惠王已经缓过神来,脸色恢复正常,目不转睛地盯住庞涓:“庞爱卿,你说的这些,寡人也都看到了。如何应对,寡人甚想听听爱卿之见。”

“依臣之见,与其将宋地让予楚人,不如我王得之。”

众人见他竟是这般胃肠,再吃一惊。身为宋人的惠施尽管沉稳如是,仍不免打个惊战,睁开两眼,斜睨庞涓一下,又缓缓合上。

魏惠王却是听得入心,身子前倾:“楚有大军十万,爱卿可有胜算?”

“回禀王上,”庞涓侃侃言道,“六年前昭阳起大军五万伐宋睢阳,田忌将兵四万救之,两军会于砀山,昭阳大败,折兵两万,退出宋境。田忌引大军七万伐我,臣却以疲兵三万破之。王上,军不在众,在将。胜不在势,在谋。昭阳有勇无谋,臣一人尚不惧他,何况还有孙监军在此。”

魏惠王连连点头:“听爱卿此言,寡人甚慰!”

“王上放心,”庞涓又道,“只要臣与孙监军联手,莫说昭阳有大军十万,纵使他再加十万,也不足惧。”

听到庞涓言语托大,众人面面相觑。

朱威看向惠施、太子申,见二人均不出声,便拱手奏道:“王上,臣有奏。”

“爱卿请讲!”

“虽说武安君、孙监军善于用兵,我可一战,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据臣所知,自古迄今,国无所储而开战者,鲜矣。王上新近颁诏与民休息,去岁唯有支项,少有进项。三军虽有屯耕,却也只是发端,要见成效,亦在两年之后。就眼下而言,三军日常供养尚有紧缺,何能支付大战之用?”

朱威所言,亦为实情。

魏惠王转向太子申:“申儿意下如何?”

太子申奏道:“儿臣赞同上卿所言,不宜与楚开战。”

魏惠王缓缓看向惠施:“惠爱卿意下如何?”

作为宋人,家乡遭难,宋向魏求救,庞涓却想趁火打劫,惠王也想鲸吞这块肥肉,惠施难以表态,只得如往常一样,两眼微闭,正襟危坐,一语不发。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