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拱手还礼:“商鞅见过陈上卿!”
陈轸转对关令:“关令大人,这位不是宋商,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列侯商君,还不快来见礼?”关令向商鞅拱手,赔笑道:“真没想到是秦国大名鼎鼎的商君驾到,末将得罪了!”
商鞅象征性地拱下手。
陈轸转对商鞅道:“商君大人,在下本在咸阳为使,听闻东周公贵体有恙,欲至洛阳探望,安国君久未见到在下,听闻音讯,专程从安邑来此喝几盏。在下量浅,正愁不是安国君的对手,呵呵呵,没想到遇到故人了,真正巧哩,走走走,我仨今朝喝个痛快,不醉不休!”
陈轸这么一讲,商鞅这才明白所以,心底一凛,长长叹出一声。
公子卬对关令,厉声:“还愣什么?快备酒宴!”
关令拱手:“末将得令!”
众人来到函谷关的一处凉亭上。亭顶破旧,漏着天,围栏老旧,但周围风景着实不错。款待“贵宾”的菜品极差,酒也不好,是个陈年老坛子,连几案也是缺个角的。
几人坐定,陈轸扫一眼酒席,夸张道:“关令?”
关令从外面进来,拱手:“末将在!”
陈轸指桌子:“瞧瞧瞧瞧,你们就用这案子、这酒席在这破地儿招待贵宾吗?”
“禀上卿,”关令应道,“这是我们最好的招待呀!”
“哦?”陈轸眼珠子一转,“难道连个囫囵几案也没有吗?”
“上卿有所不知,这凉亭,这案子,皆是当年老子过此关时享用过的,客人不够级别,我们还不给他用呢!”
“哦。”陈轸指案上,“这几道菜,是给人吃的吗?”
“它们全是当年老子享用过的!”
“酒呢?”
“酒不是了,但坛子是!”
“呵呵呵,原来是这么回事呀!”陈轸摆下手,“好了好了,忙去吧!”对商鞅赔个笑,“呵呵呵,还以为慢待商君了呢,原来是最高礼遇!”举盏,“来来来,二位君,为我们在此奇遇,干!”
三人皆干。
陈轸看向商鞅,盯住他的衣裳:“公孙兄,在下有一惑,不知当不当问?”
商鞅淡淡应道:“问吧。”
“前几日还见公孙兄在秦风风火火,为秦公治丧,这这这……几日不见,公孙兄怎会这般装束,到此僻壤呢?”
商鞅苦笑:“陈兄,我们还是……喝酒吧!”言毕一饮而尽。
“公孙兄,这几日在下由咸阳一路赶来,发现有件趣事呢。”
“什么趣事?”
“不少秦兵追来追去,还到处张贴什么告示。”
“什么告示?”
“在下随便瞄一眼,见上面画的竟然是公孙兄,说什么谋杀太傅。这是怎么回事儿?”
商鞅又是一声苦笑,饮酒。
陈轸故作纳闷道:“若说别的倒还罢了,若说公孙兄谋杀太傅,在下连鼻子也不信,这纯粹是栽赃,是陷害忠良!公孙兄若想杀太傅,还用等到现在?唉,在下思来想去,总算明白,秦国这是要卸磨杀驴呀!”端酒,“来来来,安国君,为公孙兄遭遇不平,干!”
陈轸三人皆饮。
商鞅放下酒盏,看向陈轸:“说吧,陈上卿,想把鞅如何处置?”
陈轸怪道:“看看看,公孙兄怎么说起这话来?我们也算是多年好友了,单是在元亨楼,就喝过不知几场酒,公孙兄有此际遇,在下只有帮忙,怎么能去处置呢?”
“那就帮忙吧。上卿想怎么帮?”
“在下要赶往东周,没辰光了,只好劳驾安国君送公孙兄一程!”
“送在下去哪儿?”
“回到秦国呀!这么大的冤案,无论如何,公孙兄都该回去洗白!君子坦荡荡,公孙兄大丈夫一生,总不能让人不清不白地泼一身污水,是不?”
商鞅拱手:“在下自回,不劳相送!”
“这怎么能成呢?公孙兄今已贵为商君,割地列侯,没人护送在下不放心哪。再说,能护送公孙兄,也是安国君的荣幸。”陈轸看向公子卬,“安国君,是不?”
“正是。”公子卬重重点头,“上卿放心,魏卬一定护送商君安全抵达秦关,以谢当年媒妁之恩!”
将商鞅遣返后,陈轸匆匆赶回魏宫,绘声绘色地向魏惠王讲述了秦国之行,听得魏惠王眉飞色舞,时不时地拍腿、砸几:“快哉,快哉!”
“王上,”陈轸讲完,半是彰功,半是感慨,“此番为使,臣总算是不辱使命了!”
“哈哈哈哈,”魏惠王笑得合不拢嘴,“不辱使命,不辱使命,你是寡人的好爱卿啊!不瞒你说,你请命出使,要与那公孙鞅斗,寡人真还担心你不是他的对手,没想到你是个大玩家哩,竟然将他公孙鞅玩弄于股掌之上,快哉!”
“唉,”陈轸长叹一口气,半是抱憾,半是自责,“前番轻信他,不怪别人,只怪臣有私心哪!”
“哦?”魏惠王打了个怔,“你有何私心,说给寡人听听!”
“臣的私心在于两处:其一,臣想不动刀兵,使秦人之力为我王所用;其二,那公孙鞅演得太真,讲得也还在理,加之臣高估了他的人品!”
“唉,”魏惠王亦是一声长叹,“这个不能怪你,也怪寡人哪!孟津之会,寡人有些膨胀,死活不听白圭之言!公孙鞅正是看准了寡人的心思,才怂恿寡人称王,唉,寡人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哪!”
“说起白相国,臣也有不敬之处,今日思之,悔不该呀!”
“陈轸哪,”见陈轸的语气极是真诚,魏惠王不无欣慰道,“你能思这个过,寡人甚慰。不瞒你说,白圭之后,卬儿几番举荐你担当大任,寡人都没表态。不是寡人不肯表态,是……是寡人觉得你还稚嫩哪!与白相国相比,你有长处,可仍旧少点儿什么!列国之中,魏也算是大国,大国相位,非同小可!”
陈轸伏地叩首,涕泣道:“王上……呜呜呜呜……”
魏惠王话锋一转:“爱卿今日建此奇功,实令寡人刮目相看!”
陈轸连连叩首,泣不成声:“王上,王上,我的英明王上啊……呜呜呜呜……”
“好爱卿,起来吧!”
陈轸起身,抹泪。
“好爱卿,你再说说,这公孙鞅回到秦地,会是怎么个结局呢?”
“臣给他预设三个结局!”
“哦?”魏惠王身子前倾。
“第一个,他伺机潜逃,不知所终;第二个,他被旧党抓捕,身死名裂;第三个,他逃入封地商於,割地为君!”
话音未落,魏惠王一拳震几:“哼,他想得美!”
“敢问王上,如何结局方称心意?”
魏惠王目露凶光,一字一顿:“凌迟处死!”
“王上?”
“哦?”
陈轸诡秘一笑:“在臣眼里,这三种结局,第一个是成全,第二个是报应,第三个才是妙棋连珠哪!”
魏惠王有点儿蒙,两眼眯起,盯住他:“你是说,他割地为侯,反而是好棋连珠?”
“是啊。”陈轸伸出一个指头,“这第一珠,于商鞅是个好结局。无论如何,此人是个能臣,也是天下奇才,算计一生,若是落个身死名败,亦为不公。这第二珠,于楚国是天上飞来的大饼。商鞅以秦之力谋得商於,楚失十邑。商鞅逃入商地,秦人必急,急则攻之。商鞅为求自保,必寻楚援,楚不战而得失地不说,且还多得商洛五城,兵锋直逼秦国的家门口,楚王梦中也会笑醒。这第三珠,于秦国也不是特别坏的事!”
魏惠王愕然:“于秦国也是好事?”
“对呀,楚得商地,必思进取。有商於这个毒刺卡在喉咙眼里,秦公必是夜不安寝,亦必厉兵秣马,打通商於通道。国有大敌,君有斗志,于虎狼之国岂不是个好事?”
魏惠王似乎有点儿明白了:“嗯……说下去!”
陈轸略顿一下:“下面是最后一珠,于我大魏了!”
魏惠王眼睛放光:“于我是何好棋?”
“臣在稷下游学时,曾听到一个故事,我王可愿一闻?”
“请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