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安道说:“你回去跟她大她娘传个话,以后要给她烧纸就到这个大土堆来。”说完,他站起身就走了,再没有回头。
昨天他进入了秦陵,打算长久驻扎,但是今早上他却爬出来了,出来就看见了婆姨被打死,于千万年之中,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种几率定是三清天神所赐。
祖安道来到了山上,从一条溪水边捡到了一块被晒得滚烫的鹅卵石,又摘了些已经枯萎的陈年艾蒿叶,揉成了絮状,最后走到那个山洞附近,找到了他的火把和洛阳铲,开始生火。
他之所以带出了洛阳铲,正是用它代替火镰,接着,他把鹅卵石当成燧石,把艾蒿叶当成火绒,很快就点着了火把,然后一头钻进了山洞。
……
祖安道回到了神器陪葬坑。
这里是乾卦的位置,卦象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写了一道符咒,烧了,然后原地坐下来,闭目念起了超度经。
陪葬坑的青铜镜里隐隐约约出现了影像,他的婆姨正笑嘻嘻地朝他走过来,她穿着两个人成亲那天穿的衣服——上身是黑色八团褂,下身是红色马面裙,一双大脚穿着绿色绣鞋……
婆姨小的时候,女人小脚还没有废除,但是她没裹。小脚是供男人玩弄的,在她怀里,那些男人都变成了小脚。
还有,那个时代所有女人出嫁都哭,没一个例外,婆姨却没有,成亲那天晚上,祖安道掀开她盖头的时候,她一脸笑嘻嘻。有个前提必须说一下,她一口酒都没喝。她笑嘻嘻地把祖安道按倒了,怎么折腾都不成事,她不信邪,身体也结实,一直努力到公鸡打鸣,终于“呼呼”地睡着了……
此时,祖安道正是为婆姨吟诵经文。开始的时候,他的表情有些凝重,渐渐就变得越来越祥和了。
婆姨在镜子里笑吟吟地端详了祖安道一阵子,就像隔着窗户,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青铜镜,映出了那些定格的陶俑。
祖安道终于停止了吟诵,慢慢睁开了眼睛。
接着,他整理了一下道袍,从包袱里拿出了铺盖,那是终南山发的,很少,被褥加在一起,压紧了也就像西瓜那么大。
墓道里突然传来了说话声。
他被吓了一跳,赶紧把铺盖收起来塞进了包袱。
来了!
他们进来了!
如果祖安道没有听见那两次挖掘声,他肯定认为这些人是尾随自己进来的,不然不会这么巧,这座陵墓千年沉寂,为什么在他进来的第二天就有人摸进来了?
这些人走路很轻,声音也压得很低,他们正在探头探脑地观察每一个陪葬坑。听脚步至少有三四个人。
终于,祖安道听清了——
一个说:“要是把它拉出去,那就火穴大转了……”
祖安道听不懂,他怀疑他们讲的是盗墓行话。
另一个说:“那马又不会拉车,哪有出去的线子?”看来,他们刚刚从座驾坑走出来。
第三个人说话了,听起来年龄挺大,他的口气很严肃:“定盘子不要贪,不然都碎了。”
别人就不说话了。
这三个人都是甘肃口音,祖安道婆姨的祖父祖母就是从甘肃迁到陕西的,他多少能听懂一点。
他赶紧悄悄走出了神器陪葬坑。
这些人肯定要进来查看的,他再不出去就会被堵在里面。
他来到环形墓道里,轻轻朝相反方向走去,穿过直线墓道之后,他才加快了脚步。
他用了大概一刻钟的工夫,沿着环形墓道跑了一圈,终于从背后接近了他们。这时候,他们刚刚从兵器陪葬坑走出来。祖安道穿的云履很软,它不是纳的鞋底,而是用浆糊把很多层布粘在了一起,走起来没有一点声音。
祖安道看到了四个人。
一个留着“陆军装”发式,他上身穿着蓝色中山服,粗布裤子,下面穿着一双圆口黑布鞋。此人身材很挺拔。
还有个人年龄大一些,他微微驼着背,戴着黑绒布瓜皮帽,穿着一件黑褂子,下面是一条大腰裤,裤腰是半尺多宽的蓝布,脚上是一双很破的胶鞋。
还有个人又矮又胖,他留着圆寸头,穿着深蓝色对襟短褂,也是大腰裤,裤腰是白布的,脚上穿着一双草鞋。
最后一个人最高,中长发,穿着黑色粗布上衣,打着补丁的宽腿裤子,脚上也是一双黑布鞋。
他们的手上拿着麻袋、铲子、撬杠、绳子。祖安道注意到,那个“中长发”的裤腰上别着一把砍柴刀,刀背是黑的,刀刃是白的。
祖安道没看到他们的脸。
下面是无奖竞猜——问,当时于斯和黄哈哈是在哪个陪葬坑看到这四个人的尸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