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然有些沮丧,正准备再扫几眼就下线,手机却突然传来“叮咚”一声提示。
她收到了一条新评论。
许知然大号马上就要满一千万粉丝了,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给她评论,几点收到都不稀奇;可她的小号是个大半粉丝都是僵尸号的无名编剧,这种深更半夜,谁会给不佚名发消息呢?
许知然好奇地点开,发现这居然是一条密密麻麻的文评,赫然留在她一年前发布的那条、写着《青山》开头的微博下。
难道这是一个今天到现场看表演的观众,因为喜欢《青山》,所以搜到不佚名的微博底下来了?
没等许知然猜测完,她的手机又响起一声提示。
第二条文评也跟着来了。
紧接着是第三条、第四条……
这个读者居然足足给《青山》写了七条140个字的评论,把不佚名的评论区塞得满满当当。
作为单机多年的孤单码字人,还有什么比收到长评更感人的事呢?!
许知然含着感动的泪读了下去。
然后她发现,比收到长评更感人的,大概是写长评的读者居然真的很懂《青山》,不但看明白了她的每一个伏笔,对整个故事的感受也和她想表达的别无二致。
好家伙,她终于也遇到传说中的知音了吗?!
许知然一下子睡意全无,将这篇长长的文评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然后忍不住点进了评论人的微博。
这人的昵称叫“沧浪之水”,连个会员也不是,最早一条微博发在今年五月,转发的是a城日报的一条关于立夏到来的官博:
“@沧浪之水:[转发]换季如新生。”
嗯,文评写得有条有理,微博画风也不像僵尸粉——所以,这个人确实是她的读者?
许知然有点高兴,默默把对方的微博刷了一遍。
然后她发现这个“沧浪之水”不太爱发微博,看不出来是男是女,原创微博没几条,大多数都是转发抽奖。
抽奖的内容还奇奇怪怪,应有尽有:衣服和零食,粮油和水果,甚至还有国家安全宣传的官方账号拿来抽奖的工作服和头盔……
这画风未免,有些清奇?
许知然本来想给这位知音读者回复点什么,想了想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默默点了一个回关。然后她退回小号,把那张用作背景图的照片重新下载了回来。
许知然想了想,将这张连绵起伏的青山设成了自己手机主屏幕的屏保,荧光将她的脸照得微微发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