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拖出去,”赵元帅命道,“一鞭一鞭地抽死,选根细藤条。”
“请大人手下留情!”狄公忙插言道,“此人成亲是迫于父命。他天性不同于常人,又无法应付随之而来的感情问题。请大人准他自尽。”“好,准了!”赵元帅又对潘平说道:“你能死得像个军人吗?”
“能,大人!”潘平答道。
“帮校尉一把!”元帅对那年长的军官叫道。
潘平解开紫红的颈巾,把它递给自己的上司。然后他拔出宝剑,跪在赵元帅面前,剑柄拿在右手,剑尖抓在左手,锋利的剑刃深深地割开了他的手指,他却似乎没有感觉到。年长的军官跨前一步,抖开颈巾。潘平抬起头,望着赵元帅巨人般的身躯,大叫一声:“大唐万岁!”
然后,他猛一挥手,割断了自己的喉咙。年长的军官急忙用颈巾缚住潘平的脖颈,不让鲜血喷溅出来。赵元帅点头叹息,对那军官说道:“潘校尉死得英勇,不愧是一条好汉。按军官的礼数葬了他吧。”他又对狄公说道:“你去把那个冤大头放出来,给他官复原职。”说完后,他又俯下身察看了一下地图,对那将军咆哮着说道:“在此山谷入口处再加五千兵马!”
四个兵士把潘平的尸身抬了出去。狄公走向那张大书案,拿起一支毛笔,飞快地在元帅专用的公文笺纸上写下几行字,写好后他盖上元帅的大印,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跑出大厅前,狄公急急地看了一眼水钟,他还有半个时辰的时间。
从宫殿到军中大牢本来没几步路,但眼下街道上挤满了开拔的兵士。六匹高头大马一字排开,马上坐着雄赳赳的骑兵,他们高举着刀枪剑戟,令鞑靼兵闻风丧胆。马儿膘肥体壮,将士的盔甲闪着金光,他们是刘千的先锋队,是大唐官军的精锐之师。鼓声阵阵,催促元帅帐下的人马前来听令。大反攻就要开始了。
狄公手持盖有元帅大印的公文,不费吹灰之力便见到了牢头。四个禁子带进来一个壮实的年轻人,他那拳师一般粗壮的脖颈已被刮光了汗毛,就等着时辰一到,便要开刀问斩。牢头向他高声宣读了公文,又命一名副手帮助吴诚穿上盔甲。吴校尉戴上头盔后,牢头亲手递上他的佩剑。狄公看到吴诚虽不聪明,却长着一张讨人喜欢的开朗面容。“你过来!”他对吴诚说道。
吴校尉瞪着狄公的乌纱帽,发了一会儿呆才问道:“县令大人,您怎么会过问这桩案子?”
“哦,”狄公淡淡地说道,“军法司重审你的案子时,我碰巧在场。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就让我来办手续。”
两人来到外面的大街上,吴诚讷讷地说道:“我在这间该死的监狱里关了快一年了,我无处可去。”
“那就跟我走吧。”狄公说道。
两人走在街上,吴诚听到了战鼓之声。“我军终于开始进攻了,啊?”他忧郁地说道,“好,我还赶得上归队战斗。至少,我还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你为什么一心求死呢?”狄公问道。
“为什么?因为我笨,笨得无药可救,就是这个原因!我虽没碰过潘娘子一根指头,却背叛了一个可爱的女人。她到牢里来看我,被军曹们用鞭子抽死了。”
狄公还是没有作声。这时他们已穿过了一条僻静的后街,狄公在一处斜靠着仓库的小小茅屋前停下了脚步。
“这是什么地方?”吴诚张大了嘴巴,惊讶地问道。
“一个勇敢的女人,带着她给你生的儿子,就住在这里。”狄公简短地说道,“这是你的家,校尉,咱们就此别过。”
他疾步走开。
转过街角,一阵冷风迎面扑来。狄公拉起颈巾,遮住口鼻,勉强把咳嗽压了回去。他希望那家小旅舍的店小二已经起身了,能给他上一壶热茶,这是狄公最大的心愿了。
胡洋 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