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董观的命令,正对他们搜杀的沙民杂兵,将遭到无情的打击。
不过,因为董观一次又一次的吸血,这类杂兵的数量,并不算多。
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接引那些幸存的部落民重返家园,并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这一块,由哈克亲率三万大军负责。
这般不断分兵之后,羽侯亲率数量已经不足十万的大军,再次登船,顺着沆河继续东行。
而后,沿途又经过三次分兵。
每次分兵,都会有少则万余,多则两三万登岸。
羽侯本人,则在分兵三次之后,亲率三万兵马登岸。
此处已在玄州最东端疆界附近。
因为常年与旻州有血战,双方积怨已深,哪怕董观这段时间一直在从各地“吸血”,将直属的、附属的兵力集中起来,然后“送”到“黑风军”的屠刀之下,或者成为“黑风军”的一员。
在这疆界附近,依旧留有一支玄幽铁骑。
一方面,封锁消息,避免旻州方向太早知道玄幽二州发生的惊天巨变,产生不该有的心思。
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如此。
以双方积怨,一旦全部撤军,受了几十年欺辱的旻州,一定会做出反应。
而对董观来说,无论是被“黑风军”吃掉,还是被旻州吞噬,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竭力避免的。
这支玄幽铁骑,在董观授首,数十万大军被强捏成“黑风军”模样以后,已是二州境内,最硬、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拿下这支铁骑的任务,交到了主动请缨的羽侯手中。
耿煊对此,没怎么犹豫,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对此,除耿煊之外的其他高层,都心有疑虑。
一个才刚反噬了前主,野心勃勃的家伙,立刻就给其单独领军的重任。
以大家心中想法,这简直是胡来。
可耿煊却一意孤行,立刻拍板,答应了羽侯的请求。
率军登岸之后,羽侯没有任何耽搁,立刻挥军东进。
随他一起行动的这三万兵马中,有玄幽铁骑一万。
当他亲率这一万铁骑来到军营驻地时,留守此处的一众玄幽铁骑,还用愕然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们。
很显然,董观授首,二州变天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他们耳中。
羽侯接下来的行动,反倒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很轻易的,他便将这支玄幽铁骑吃了下来。
甚至都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直到他率军离开之后,旻州方向,都不知道与他们对峙的玄幽铁骑,已变成了另一波人。
完成“腾笼换鸟”之后,羽侯亲率大军,一路西进。
不断收降纳叛,将沿途聚落收归囊中,并不断与前面登岸的大军汇合。
而随着不断的汇合,也标志着各自行动、各自吃下的地盘,连接成更大的一片。
八天之后。
三月十六日这天,羽侯、哈克等人,在“咽喉水道”东岸与耿煊汇合。
玄幽二州,彻底易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