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调教胡亥大帝
新闻部、宣传部讨论结束后,羽太师又详细询问了仁政实施,以及各地灾情与救灾的情况。
将“羽太师精神与最高指示”传达给诸位军机大臣后,她便宣布散会。
不过,散会前,羽太师先悄悄传音给烈阳王,让他回到城外大营后,立即进入休眠。
之后又公然请两位丞相暂时留下。
等其他人都离开,羽太师将两位丞相、国尉寮,以及胡亥大帝,带到后殿书房。
“今天我来到荥阳皇宫,就见陛下在白日宣淫。
两位丞相,我不在朝中时,你们就该像严父一样管教他,怎能任由他胡来?
同样是乱搞,他如果按照后宫规矩,大晚上在寝宫,遵从礼制地乱搞。
没有任何人说闲话。
可白天瞎搞,消息肯定瞒不住,传到外面,百姓们会怎么说?
准备造反的叛逆,他们会怎么宣传?
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公开宣讲,‘二世皇帝昏庸好色,德不配位,吾当伐之’。
就像当年的夏桀、商纣、周幽。
他们未必真的好色我估摸着,不如咱二世陛下好色。
毕竟,他们千古骂名皆来自一个女人,而非一群美姬。
只跟一个女人厮混,能有多荒淫?”
胡亥大帝满脸涨红,低头讷讷不敢言。
羽太师瞥了他一眼,继续道:“一旦他们成了亡国之君,他们的敌人就能肆意宣传他们的荒淫。
如同我之前教你们的‘舆论大法’。
只要有事实依据,便使用文学技巧,极尽所能地耸人听闻、震撼人心。
‘荒淫无道’往往连在一起说。
一旦确定了荒淫之罪,哪怕二世皇帝确实把朝中大事托付给了军机众臣,自己没机会无道,他也成了‘无道昏君’。
既然是无道之君,天下群豪自然可以伐之。”
冯去疾有些尴尬,也有些羞愧,诚恳地点头道:“太师教训得对,吾等忙于朝政,的确疏忽了对陛下的管教。
今后老夫会抽出时间,亲自监管陛下的言行举止,确保陛下成为如先皇一样贤明的君主。”
他心里其实有一点委屈,因为胡亥当皇帝前,一直是个乖宝宝。
刻苦学习,不染女色,连宴会都很少举办。
当年他们还夸赞过他,说他在诸皇子中“最贤”。
胡亥“堕落”得这么快,他真没预料到。若知道,他肯定会劝一劝。
李斯道:“我其实有注意到陛下的行为举止。
陛下真不是荒淫昏君。
来到荥阳几个月,他多数时候都在练武。
大概听说太师时隔数月,终于归来,他开心了,也松懈了,才有了下午的荒唐之举。”
李斯比冯去疾老练不少。
赵高放在宫中的人被清理后,他顺理成章地安插了两个“自己人”在后宫。
倒不是想操控皇帝。
李斯可还记得“原剧情”呢——他配合赵高扶持胡亥成为二世皇帝,没多久便被胡亥灭了全族。
如今羽太师改了既定天数,他依旧心怀芥蒂,得防着些。
所以,胡亥大帝干的事儿,他差不多都知道。
知道恭谦温良、苦学多才的少皇子胡亥,只是个伪装。
是赵高帮胡亥打造的人设。
现在当了皇帝,胡亥终于原形毕露.了一部分。
比“原剧情”中的疯批脑残,要好太多。
大家都知道羽太师让胡亥来荥阳的目的。
胡亥原本最多还剩三年天命。如今已过去小半年,陈胜也起事了,他也有危机感啊!
他苦练武功,不求战场上斩将杀敌,只希望三年之期已到,荥阳即将城破时,能立即逃入黄河,沿着黄河水遁返回关中。
在水遁术大成前,胡亥还不敢彻底放纵自我。
“朕平日也有关心十年仁政的施行,以及中原救灾的情况。
只因为两位丞相干得太好,各种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不需要朕挂碍,朕才稍微松懈。”
胡亥大帝先顺着李斯的话,为自己辩解一句,又一脸谦恭地对羽太师,道:“亚父,您放心,朕今后再也不敢‘松懈’了。
朕今后一定恢复皇子时的作息。
早晨练武,上午读书,下午练字,晚上打坐练气。”
羽太师叹道:“我直白地说吧,无论二世皇帝本性如何,在此时此刻,他都不该成为朝廷的负资产。
单单不给朝廷拖后腿,还远远不够。
二世皇帝必须成为天下人相信大秦还能获得天命的原因。”
两位丞相立即面露难色。
就胡亥大帝这德行,能让天下人归心?
“培养陛下成为贤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冯去疾委婉道。
羽太师道:“别说一朝一夕,给你们一辈子时间,将他培养成圣君明主,也太难为你们。
可你们难道不懂包装?
哪怕是一坨牛粪,将它装在精美的玉盒里。只从盒子外面看它的人,都会认为这是稀世珍宝。
你们两个老丞相,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叫‘圣君明主’。
那便根据自身的见识,按照你们心中‘绝世圣君’的样子打扮他。
反正朝政主要由你二人打理。你们是千古名相,政治能力天下第一等。
把你们的执政功劳,按在二世皇帝身上。
宫外之人接触不到他,自然是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
宫外之人虽接触不到皇帝,却能真切感受朝廷政策对他们生活的改善。你们说二世皇帝英明,他们肯定不会怀疑。”
李斯微微点头,“我明白了,只要陛下配合,这事儿的确不难。”
连赵高都能为“少皇子”立人设,还骗过一众文武大臣。
他亲自出手,只会干得比赵高更好。
当然,有一个大前提,胡亥够听话!
羽太师想了想,道:“两位丞相,你们先去前殿,替陛下处理政务。
我单独跟二世皇帝聊几句。”
两位丞相起身,分别向太师与皇帝行礼后,才退出宫殿。
国尉寮也跟着去了外殿。
等他们离开后,羽太师才缓缓道:“陛下,听说你有一句名言——人生在世,譬如白驹过隙。吾既已临天下,富有四海。今欲快吾心中所欲,极吾耳目所好,以终吾身。”
翻译成大白话:人生苦短,我要抓紧时间纵情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