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的?”张淑兰有些纳闷,“他们有这么好心,你不会做什么违法的事情了吧?”
“没有,老妈,他们都是凭本事捐的,你放心,来路绝对正宗。”
“那这笔钱干什么用?”
“当然是买地了。”
“买地,是开始准备进军房地产了吗?”
张淑兰一旁的林建军显得有些激动。
这些天他早和妻子捋顺了公司的账目以及资产,位于津城的盛华集团总部的扩建和装修工作也即将进入尾声。
所以,他对接下来的工作早就翘首期盼,
“是在津城还是泉城买地?”
他的眼睛冒着光,要知道这可是五百亿啊,大明湖都能买下来。
正在畅想,电话里却传来林峰否定的声音,
“不是。”
林建军一愣,“难道是去其他城市发展,我认为琴岛也不错。”
“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大城市,而是小城市,甚至是县城。”
“县城?”
林建军一愣,但很快便想起和林峰为公司起名字时的场景。
莫非,广夏计划这就开始实行了?
不错,林峰这几天在闲暇之余一直在想,到底如何实现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目标。
难道仅仅是拿地、建楼、低价售房吗?
这样虽然解决了很多城市居民的刚需,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可是农村地区的人们又该怎么办呢?
农民作为对国家奉献极大、牺牲极多的群体,该怎么让这群人安居乐业?
难道自己继续对上辈子出现大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吗?
不!
林峰对此给出坚决的答案,
既然要实现共富,为什么非要城市先富、农村后富呢?
为什么就不能是一起富裕来呢?
林峰知道这很难,但是再难他也要试一试。
所以,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逐渐成型。
他要打造城市与农村同步富裕的先行区、示范区!
这个地方不是别处,就在他的家乡,齐鲁省。
不过,这个计划光靠他自己一个人,盛华集团一个公司是办不到的。
还必须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其实,说起官方的支持,与林峰有着深入了解与合作的津城和魔都更合适。
但他们两个城市毕竟情况特殊、体量较小,在今后不便于借鉴参考。
齐鲁大地就不同,它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既是经济强省、又是农业大省、还是沿黄地区。
一旦林峰的谋划在这里成功,那么对其他地区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所以,哪怕林峰在本地还不认识什么领导,他也要从这里开始尝试。
面对父亲的疑问,林峰并没有多说什么。
“爸、妈,你安排下手中的工作,明天回趟泉城。”
“回泉城干什么?”
“我要下一盘大棋。”
“大棋?”
“好了,老爸,我挂了,明天见面再说。”
挂断电话,林峰想了想,又给林建军打了个电话,叫他明天也一起过来。
不只是他,林峰还致电了高强。
这位原先林建军大豆加工厂里的车间主任,如今的厂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