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公寓楼
霍恩回程的路上并没有坐车,而是选择了骑马。
端坐在马鞍上,马蹄踏过结了薄冰的路面,发出“哒哒”的清脆踏击声。
他解开了衣服倒数第三个纽扣,一只手握着缰绳,一只手从伸入衣服,放在腹部位置。
这不是霍恩大姨夫来了,也不是像拿皇那样胃痛,而是在抚摸蛛丝布的内衣。
他的思绪还没从施林曼的蛛丝布上移开,仍旧在走神。
这蛛丝布,他越咂摸,越觉得有味,而且味还越来越足。
根据施林曼给出的数据,一个孩子照料2架发条织机,就能织出3匹半蛛布。
而同样时间内,1个熟练工人用飞梭都只能织出1匹。
这种效率的对比,实在是无法让人移开思绪。
在织机之外,更要紧的是蛛丝的染色性能。
这种蛛丝的染色性能不仅极佳,施林曼甚至说他正在培育一种银腺蛛,能直接吐出带颜色的丝。
这种彩腺蛛,已经有了几分眉目。
想起库房里那些染坏的羊毛布,再想想蛛丝布染上鲜亮颜色的模样,霍恩摩擦肚子的频率更快了。
要不说工业革命有三宝,、煤炭和股票呢。
煤炭是能源,股票是金融,而则代表着工业。
羊毛需要梳理,需要强力去油,质地较软,而这种蛛丝更有韧性,不易扯断,适合机械加工。
目前的纺织机械中,飞梭和卷轴纺纱机霍恩都有了。
现在只要在卷轴纺纱机的基础上结合珍妮纺纱机,就有了纺织工业的机械化量产神器——骡机。
就这么说吧,卷轴纺纱机有500-800个纱锭,而骡机有2000个。
当年靠着这个骡机,带英30年给8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使人工成本下降了九成。
一个纺织工人的产出等同于几十年前一个百人工坊,生产力在不到一百年间增长了一百倍!
1780年的带英出口布只有36万英镑,1800年就达到了可怕的780万英镑,增长了二十倍以上。
霍恩故乡的带英,能够用36万英镑布出口增长到780万英镑,我圣联从10万增长到200万金镑,不是问题。
正在喜滋滋地琢磨着,霍恩突然感觉到眼角残影闪过,似乎是一颗蹦起的碎石。
下一秒,他便听到座下马匹“唏律律”嘶鸣,随即猛地前蹄腾空,人立而起。
“夏尔,安静!安静!”
霍恩迅速收住缰绳,膝盖夹紧马腹,另一只手抽出,轻抚马颈,低声安抚了几句。
马匹的躁动渐渐平息,只是鼻翼还在急促地翕动。
“冕下,没事吧?”
身旁的几个随从军官与僧侣都是又惊又怒。
“没事,不要大惊小怪的。”霍恩压手示意安静,自个朝着眼前看去。
这条路他去年走了好几遍,没出过什么事,这是怎么了?
可霍恩一看,却发现这片荒地已然大变样。
荒地上的枯蒿被铲除,一道木栅栏圈出了好大一块地,里面黑压压地有上百号人在活动。
暴躁的呵斥声、叮叮当当的锤击声、机器的咔嗒声搅成一团,沸水般咕嘟在耳畔。
最惹眼的是场地中央的发条起重机。
铁制但用钢件加固的支架架得老高,顶端的滑轮随着发条转动吱呀作响。
吊臂下的缆绳吊着一筐砖石,晃晃悠悠地升到半空,只有一半多一点落在脚手架上。
看得霍恩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脚手架是用粗木搭的,密密麻麻的横杆纵杆织成一张大网。
那些工人像猴子似的在上面攀爬,脚下的木板时不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霍恩的脸色有些阴沉,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夹了夹马腹:“靠近点看看。”
周围的一群近臣对视一眼,都是在额头画了个屮字,估计又有人要倒霉了。
他们不敢怠慢,连忙追了上去。
“喂,这位小哥。”霍恩下了马,朝着坐在草地上休息的矮个子工人喊道。
那矮个子工人一转头,却不是小哥,而是一位看起来不足15岁的少年。
霍恩面色更沉了。
那少年看了看霍恩朴素的打扮,拘谨地站起:“主教大人,请问您有什么吩咐?”
大人?主教?这种词汇不是被废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