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884章 乖顺

于谦沉声道:“殿下,历代帝王,凡笃信佛道,用宗教治国者,国必乱……”

“于大人放心,潘道长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她说,不管对方是佛、是道、是儒、是法、是兵,或是其他学家,皆不可尽信,但也不可尽不信。”

于谦噎住。

朱祁钰:“是人皆有私心,治国不可对人,要尽可能对事,皇兄……他就是太仁慈,总是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忘记去考虑事情本身的对错,才有此祸。”

于谦:……

朱祁钰一脸严肃:“潘道长说了,便是她说的事,也不可尽信,让我做决定时,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是她提出来的意见,就相信她。”

于谦静静地看他。

虽然但是,你这一脸相信敬服的模样,哪一点做到了她说的?

很显然,潘筠说的话朱祁钰听了,但对潘筠无用,只用在了潘筠之外的人身上。

这不算一件好事,让于谦有种看到第二个王振的感觉。

先帝不就是对王振极度信任,才让朝政日益混乱吗?

但也不算一件极坏的事,因为潘筠不是王振。

于谦不是第一次见她,俩人曾合作过,严格计算,这是他们第二次合作。

第一次是去年的江南水患兵灾。

而不管是第一次,还是这一次,于谦都能感受到潘筠对黎民众生的怜悯。

除了她是道士的身份外,于谦与她可以说是知己。

若不是她将成为国师,插手国政,两个人还真能成为忘年知己。

因为有皇帝叛逆的先例在,于谦也不敢太强硬,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兄弟相承?

万一他感觉到压力,觉得自己被逼迫,也叛逆了怎么办?

说起来,他们的爹就是一个犟种,皇帝继承了他爹的犟,偏没有继承他爹的聪慧,不知道郕王继承了哪一样,还是都没继承……

于谦心中惴惴不安,不断的在心里安慰自己,潘筠总比太监强,总比外面不知品性的人强。

于谦哄着哄着把自己哄好了,勉强没再反对,但也没提醒朱祁钰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

要是谁能试一下郕王的真实性情就好了。

于谦叹息一声,都说郕王柔顺,可他看,郕王骨子里有一股韧性,比皇帝还强。

且柔顺之人,在皇帝被俘且遇难的情况下,是没胆子亲率大军来边关的。

而且,出发前他悄悄跟他说了,他若被俘,一定第一时间自尽,绝不成为国家拖累。

就这一点,于谦便对他有滤镜,就愿意对他宽容一点。

于谦的打算还是落空了,没人去试探郕王。

郕王表现得太乖了,于谦说,要分兵确保瓦剌残部全部被剿、被逐,将军们迅速制定了清扫计划,郕王直接哐哐盖印点头,全都答应了;

群臣们说,各地大军汇聚于此,耗费颇大,河南、江西、山东等备战军可先行离开,郕王哐哐盖印点头;

大臣们还说,皇帝的棺椁已经运回京城,郕王既是监国的摄政王,又是继任者,不能在外多留,选了日子就要回京,郕王哐哐点头,让钦天监选好日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