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农业狂魔 > 第554章 三系脑机战略

第554章 三系脑机战略

“这意味着,脑机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余阳说着,切换视频。

“1875年,英格兰生物学家首次在暴露的动物大脑表面,发现微弱电流。”

“1924年,徳國科学家首次在人类头皮上记录到规律的电信号,并命名eeg,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脑电图。”

“1934年,英格兰科学家验证脑电图的存在,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癫痫治疗、睡眠诊断等领域。”

“自此,人类开启了对电脑波的观测,试图找到破译方法。”

“1969年,一场针对猴子的脑神经元试验,意外出发了电表指针转动,研究人员脑洞大开,意识到大脑信号可以直接转换为机器指令。”

“197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员,首次提出脑机接口bci。”

“1978年,纽约医生在为一名盲人植入电极阵列的时候,患者看到了低分辨率点阵图像,此举令脑机走进临床试验。”

“1988年,科学家创造了p300拼写器,令瘫痪患者可以通过脑电波选择字母,再拼装成句子,实现基本交流。”

“1999年,显卡矩阵问世,三元高科采用分布式布局、同步并行处理的方式,将显卡矩阵与电极阵列结合,首创多区域脑电波串并联再进行分析的大模型,令人类可以同时采集到的视觉脑电波、听觉脑电波、语言脑电波等等。”

“2001年,三元高科首创三系脑机头盔,内置2.5万个三系芯片,每个芯片拥有1000个针尖状电极,可同时观测2500万个神经元活动,令脑电波编译系统的准确率,提升到15%。”

“2003年,石墨烯、拓扑绝缘体等高新材料投入科研领域,三系电子产业随之升级,三元高科首创三系无线脑机头套,内置220个三系石墨烯贴片芯片,每个芯片拥有3.6亿个三系电子管,可同时监测近800亿个神经元活动,同时加入三系ai系统,帮助识别器在嘈杂的eeg信号中,提取可靠的意图,这令脑电波编译系统的准确率,提升到68%。”

“2004年,万头牛养殖基地率先采用三系脑机接口进行试验性养殖,三元高科将肉牛脑电波传达给农业3.0,首次实现了…牛饿了,自动化设备上料;牛渴了,自动化设备上水;牛冷了,恒温系统升温和医疗系统介入。”

“2005年,万头牛养殖基地实现了脑机接口全覆盖,提升了30%肉牛出栏量,减少了25%的饲料浪费和水资源浪费,减少了50%的肉牛生病事件。”

“同时,仅拇指甲大小的‘畜牧类无线脑机接口’问世,被广泛应用在三系畜牧领域。”

“2005年中旬,三系脑机进入临床。”

余阳说着,令页面变成悬浮窗口,然后播放另一段视频。

画面中:

十里营中心医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内。

三个东方面孔的大胡子医师(兽医),与六名老中医,一起为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植入皮层电极、脑电波识别器。

同时,病床下方的奇怪装置,伸出一根真空管,先怼在植物人后颈,又弹出两根类似针灸的银色长针,刺进脊椎,深入骨髓…

下一秒。

房间四周原本平稳的各类设备,忽然响作一团。

植物人平缓的脑电图eeg,频繁出现峰值;

植物人没什么规律的心电图ecg,频繁出现快波;

植物人失衡的激素水平和代谢系统,随同心电和脑电消耗能量,逐渐恢复正常···

植物人近乎衰竭的器官,随同激素和代谢功能恢复,细胞开始活跃···

“这是医学奇迹!”

现场的医生们,包括围在房间外,隔着玻璃观摩学习的其他医生、众多在校研究生,全都兴奋的无声大喊。

但这并未结束。

等植物人的脑电波和心电图进入可研究范围,两个身穿道袍的汉子走进房间。

俩人拿着罗盘,一边走,一边掐指,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字幕提示,这叫招魂,又叫补全三魂七魄。

当然,现实要讲科学。

视频解说道:‘人的意识,分为表意识,即清醒的我们;潜意识,即下意识、不经意所为;深层潜意识,即梦游的我们。’

‘50%的植物人,保留了表意识,等于陷入昏睡,如果唤醒,除了轻微失忆,基本与以前没什么区别。’

‘30%的植物人,因长期昏睡,失去表意识,但保留了潜意识,或保留了对某些事物的肌肉记忆,如果唤醒,会暂时失去大部分记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康复,大概率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0%的植物人,彻底失去表意识和潜意识,如果唤醒,他将重建人格···’

置换到道家。

拥有表意识的植物人,等于补全了三魂七魄;

拥有潜意识的植物人,等于三魂七魄不全;

仅拥有深层潜意识的人,等同招来孤魂野鬼。

不过,无论道家,还是佛门,均认为深层潜意识隐藏着先祖遗留的宝藏,这也是修行者们毕生的追求。

科学解释,又叫激发潜能、掌控潜能、开发潜能。

如果一个人进入深层潜意识,再安全返回(正常苏醒),此人等于解开基因锁,获得了远超常人的能力。

如果搭配基因强化试剂、基因改造液、基因修复液、生物营养液等等,以上又可以催生‘基因优化人’。

当然,今天针对植物人的医学实验,显然不是强化身体素质。

等两名道长招魂结束,现场的医学研究员们又将脑电、心电设备等等,与隔壁房间的装置对接。

参考装置铭牌,依稀可以看到‘脑电解码器’、‘心电解码器’、‘生物机能解码器’、‘ai心理综合分析’等字样。

很快。

研究室内的激光屏幕上,浮现出一个第一人称视角。

几乎同时,伴随脉冲电流对脊髓神经的刺激,扩音器传来虚弱的呻吟声。

‘头好疼…’

‘这是哪?’

‘我怎么在这?’

‘四周怎么朦朦胧胧的?’

‘难道在做梦?’

‘我似乎出车祸了…’

伴随低喃,脑电波混乱不堪。

但现场的医师和老中医,以及室外的科研人员,看到画面,再次欢呼。

“成功了!”

很快。

工作人员连接第三台设备。

第一人称视角的对面,浮现出一个ai虚拟人。

“赵先生?”

“额…”

患者在成为植物人之初,保留了些许感知,并且知道参与临床试验,这也是此次试验的基础,以免患者情绪不受控制,扰乱试验。

而患者短暂迟疑之后,虽然脑电波瞬间混乱不堪,但ai还是读取了有效信息,“你好,试验成功了?!”

“是的。”ai虚拟人点点头,试探道:“这里是中心医院-生物医学研究所,您出车祸后,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拿不出治疗费用,您的家人为了救治您,也为了令您苏醒,为您申请了此次临床研究,相关费用全免。”

“我全都记得,那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您先在这里适应一周,等熟练掌握这种类似vr的视角,我们再根据您的机体指标,比如是否可以苏醒,然后进行下一步安排。”

“好的。”患者说完,又好奇道:“这是小说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吗?”

“不是,这是用脑电波玩游戏,跟灵魂进入游戏是两码事,换句话说,我们为您的大脑和游戏设备,创造了一个翻译通道,让您的脑电波变成指令,再让游戏终端识别您的指令,然后游戏终端向您发送回馈指令,进而把这个回馈指令转换成脑电波,以便您可以理解,最终令您和机器实现互动。”

“这已经非常厉害!”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五觉’,帮您在通过脑电波与机器设备交互过程中,借助机器设备的各类感应器和相关编译系统,获得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甚至在ai辅助系统的帮助下,基于您的心理活动,创造第六感觉。”

“牛比!”

对话结束,画面变成ppt,显示出三系脑机的核心技术:

脑电波采集→编译→机器语言→脑电波信息成像→环境交互→机器语言回馈→编译→脑电波传达。

这些技术在三系产业内,全都有迹可循,绝非源自外界。

余阳侃侃而谈,“虽然我们无法实现小说中的虚拟现实,但我们可以发展出更强大的人机融合产业。”

“等它完全成熟,并构成生态链,我们将拥有一大批前所未有的新型产业。”

“比如非侵入式脑机头套(无需手术,直接戴头上),可以通过意识操作,替代vr娱乐眼镜系统中的眼球操作,准确率高达80%。”

“比如非侵入式脑机营养舱,可以通过意识操作,在vr游戏中48个小时不下线和不休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