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怪物们的密教准则 > Ch.17 抵达
    慈悲,审判,智慧。
    罗兰敲打着桌布。
    白色的声浪穿梭在车厢里,勾勒出女人含笑的脸。
    她看起来有些懒倦,盘发散了些,几缕坠在脸颊两侧,柔化了她的轮廓;
    眼角微垂着,使她看起来不再锐利;
    肉色的嘴珠微微上翘,午后温和的阳光照的她有恰到好处的迷离。
    窗外是掠过不再回来的树林、湖泊和飞鸟,可醺醺然的女人却只在意自己手中那盏盛着朱红色液体的杯子。
    “您也许是智慧。我很难想象以您这样聪慧睿智的女性,为何不踏上象征着智慧的道路。”
    话没说完,罗兰向另一边歪歪头,声音温和:
    “您也许是慈悲。该以审判邪恶为己任的信徒,却依然在审判结束后,乐意为一个受了灾祸的年轻人遮风挡雨,一路从未厌烦。您这样的人,如果不踏上慈悲之路,又实在是可惜。”
    他没提及审判,却在第二句话里点明了他的猜测。
    伊妮德很开心。
    “看你这么会恭维,我就放心了。”
    她并不在意罗兰的奉承。
    “如果你真是那种憨厚性子,想活好点可不容易。”
    伊妮德把头发捋到耳后,承认:“你猜对了。”
    审判。
    为渎神者送上净化之焰的人。
    而当她对罗兰的猜测表示肯定之时,脸旁的那行字也忽然变得很长。
    「焚烧者,执行官。」
    「见到他们,就等于见到了烈焰。」
    「在圣十字三系中,审判是最不近人情的一系。他们以‘净化’为目标,手段酷烈,不听哀求,没有仁慈。」
    「男人,女人,老人,甚至婴儿。」
    「他们被称为’肮脏的烈焰之犬‘。」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们也是三系中最干净的。」
    罗兰默默读完了文字。
    三系里最干净的…
    伊妮德女士的确是个好人。
    起码目前为止,对自己很好。
    “我不敢保证一定答应您,女士。”罗兰很诚恳地开口:“我对神秘学一无所知,包括您口中的另一个世界——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多了解那个世界的一切。之后,再作出选择…”
    这就足够了。
    伊妮德说。
    不要告诉任何人,然后,迎接你的新生活吧。
    她把派往罗兰跟前推了推,拿着他的手,放在盘子上。
    “多吃点,你太瘦了。”
    “我刚才已经…”
    “再吃一点。”伊妮德托腮看着他,褐色的眼珠里倒映出少年鸦色的长发和金眸——当然,她并不知道自己这种‘无礼’的举动,全被对面的人看在眼里了。
    「因欣赏美妙事物心情极度愉悦的邪念蝙蝠。」
    「她喜欢这只俊俏的黑发金眼男猫猫。」
    -妮娜小姐,在这之前,你到底对我脑袋里的东西做了什么呢。
    罗兰有点不自在,碰了碰手旁的餐叉,低下头犹豫道,“我,还想问您…”
    问那个叔叔的事。
    对于那位即将领养自己的人…
    未知使他忐忑。
    实际上,伊妮德知道的也不多:
    “我从没听过姓柯林斯的大人物。况且,想他若是能混出点名堂,也不至于一封信不给家里寄——或者他本来就和自己的哥哥相处不怎么愉快。”
    “听村民说,他自从二十年前去了伦敦,再也没回来过。”
    “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罗兰。”
    “我会试着为你申请补贴,但这不意味着你能活得好。”
    “生在那种地方,应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艰难,”伊妮德向后靠,“又或许他不乐意抚养你——”
    “那你就到教会来吧。”
    “审判庭随时欢迎你。”
    「诅咒罗兰·柯林斯没人要的邪念蝙蝠。」
    -确实。
    伊妮德女士那张冷脸上全都是‘他死了最好’的表情。
    而且…
    补贴?
    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补贴。
    艾布纳先生讲,对穷人最好的补贴就是鞭子和斥责:‘如果你们能再勤劳一点,哪怕多工作五个小时,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补贴就是丹尼尔病死前的一句‘愿万物之父保佑你’。
    “我会帮你申请的。”
    伊妮德侧着脸看向窗外,不知想些什么。
    「灾后补贴」
    「教会:悲悯眼神/口头祝福(希望激励)」
    「邪念蝙蝠:内衣裤/衬衫/领结/长裤/袜子/皮鞋/靴子/外套/内大衣/外大衣/礼帽/手杖/生活费/美食/神秘知识/保护/开导等。」
    「注:少了日常手套。」
    -我没让你给我查漏补缺。
    想到近日对方的所作所为,罗兰不禁感叹:“您对我太好了,女士。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他身上裹的这些东西换成钱,足足够他活不少日子。
    “感谢万物之父吧,罗兰。”女人的手指划过黑色亮木漆窗枢,像敲击黑白琴键一样优雅自如。
    她拧了下眉头,似乎坐太久了,“还是铁盒子舒服…”
    …………
    ……
    马车从福克郡到首都用了两天。
    期间,他们休息了数次(伊妮德担心罗兰受不了长途旅行),终于在第三天傍晚,马蹄缓步踏进了市区。
    这里似乎刚下过小雨,偶尔黄起来的气灯将路面照的像一条起伏不定的金湖。
    三三两两的火星在道旁忽亮忽暗,那是带着工帽的男人们。
    他们蹲在贴着彩报的黑窟窿或宅门旁,漠然的对罗兰乘坐的马车行注目礼。
    夜晚有些凉。
    往里去,来往的马车就多了起来。
    这里叶松和云杉种的像济贫院里半大不大的孩子的那口牙,或者下到一半的棋般错乱。
    一些影子藏在树下,马车驶过时,冒出脑袋看一眼——也有火焰正旺的彼此搂得紧,根本无暇顾及树后到底是马车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沿街的店铺从鱼钩到扫帚店,酱料到面粉店。
    扣子店和裤子店是分开的,虽然这俩本来该在一起;
    刀具和刀具店也不同,视门口张贴的彩报或门头板子的华丽程度而定;
    窄小的烟卷儿店和酒馆倒和郡上的没太大差别——也许是它们根本就知道,能到来这儿花钱的人,也不在乎门面究竟是什么模样。
    马车走了一段没有灯的夜路,拐了不知道几个弯。
    停在了一条宅街上。
    非常窄。
    “我们到了,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