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228章 内廷斗争

第228章 内廷斗争

 热门推荐:
    第228章 内廷斗争
    十二月八日,对朱由检来说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生母孝纯刘太后迁祔庆陵。
    这是他这几日一直在忙的事,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以儒家学说治国的大明来说,皇帝必须向天下展示孝心。
    不过因为生母去世得早,朱由检连她的样子都记不清了。只能让画师根据舅家和宫人的说法,为她绘制画像。
    这件事情,让朱由检有些伤感,也有些提不起兴致。对朝堂上乱七八糟的事情,一时不太关心。
    再加上九寺设立之后,他对朝廷机构的调整基本完成,下面就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所以朱由检已经不打算有什么大动作,打算把天启七年安安稳稳地度过去。
    不过,他想求稳,有些官员却不想,又整出来一件事情,让他很是烦心。
    这件事还要从刘铎案说起。
    刘铎因为“阴来国事非”、“弹射”、“逐臣”等文字,让魏忠贤觉得是在讽刺他,前后被逮捕了两次。
    第一次被逮捕后,因为大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阉党也找不出刘铎其它罪过,最终无罪释放。
    但是被放出来后,刘铎很快又被人诬告,又被逮了进去。
    这次仍然无法给刘铎定死罪,魏忠贤恨恨不已,也让人看到了机会。
    时任巡捕营参将张体乾、把总谷应选,抓捕到刘铎进京活动的家人刘福,捏造出刘铎获释后用巫术咒害魏忠贤的情节,迫使刘福照此供述,最终给刘铎定了死罪。
    朱由检登极掀翻阉党之后,下令重审刘铎案。张体乾、谷应选这两个捏造罪名的武将,自然被逮了进去。
    整个过程,朱由检根本没有打算保他们,只是让大理寺审判。
    但是文官疏中所言,让他很是生气:
    “下罪弁张体乾于狱。”
    “张体乾莅杀刘铎,乃以武夫辱戮四品文官,自关国体。”
    “什么叫罪弁?什么叫武夫辱戮四品文官自关国体?”
    “这是什么理由?”
    “把这些打回去重写!”
    对此实在生气,朱由检意识到一些文官根本没有放下压制武将的心思,还在变着法地打压武将地位。
    张体乾在刘铎案上为魏忠贤立功后,被提拔为巡捕营提督,加衔从一品都督同知。
    但是在文官看来,仍然是一介武夫,辱戮四品文官自关国体。
    这让朱由检更加认识到,大明的武官地位真低,从一品都督同知、而且是有实权的巡捕营提督,在文官看来都远远不如正四品知府。其他不如这个职位的武将,自然更不用提。
    王体乾在旁看着,趁机上前说道:
    “陛下,要不要把张体乾和谷应选保下来,一并发去东宁卫?”
    朱由检惊讶地看着他,实在没想到王体乾有这个心思。
    这时,刘若愚在一旁提醒道:
    “谷应选是王掌印的侄婿,请陛下看在王掌印的功劳上,对他稍加宽释。”
    王体乾听到这句话,眼角瞥向刘若愚。他知道这句话一出,谷应选算是完了。
    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对皇帝有什么功劳,不过是皇帝为了稳定局面,留用的阉党而已。
    本来还想趁着皇帝对文官生气,把谷应选给保下来。如今被刘若愚点出其中关节后,这件事自然是失败了。
    果然,朱由检丝毫没有顾忌王体乾所谓的功劳,说道:
    “张体乾和谷应选身上有人命,而且是为了私心主动附逆。”
    “他们主观附逆倾向严重,应该定为逆案主犯。”
    “让大理寺好好审判,不要写这种乱七八糟的文字。”
    “王掌印,你的亲戚要管一下,不要闹出人命。”
    “朕在此告诫所有人,命案必须追究。”
    王体乾连连应是,又主动请罪。说是自己没管好亲戚,做出这样的事。该怎样惩罚就怎样惩罚,他绝不会过问。
    对此事还是放过了,朱由检没有苛责。他不觉得谷应选的作为是受王体乾指示,否则谷应选就不会去找张体乾合谋,而是直接找王体乾。以王体乾和魏忠贤的关系,谷应选的受益会更大。
    当然,也有可能是王体乾想当不粘锅,故意让谷应选去找张体乾。
    其中的可能太多,朱由检不想牵连太广,所以没有深究。
    眼看天启七年就要过去了,怎么也要把王体乾留用到明年,显示对天启皇帝遗言的尊重。
    当初天启皇帝说“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如今魏忠贤已经被他除掉了,王体乾总得留着,显得天启皇帝不是那么昏暗,自己也没有完全推翻他的政策。
    出于这个考虑,王体乾险险过关,没有被谷应选的事情牵连。
    从皇帝这里离开后,王体乾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刘若愚,说道:
    “刘公是怎么知道谷应选的事情的?”
    “是从高公那里吗?”
    刘若愚是高时明一系,这是王体乾早就知道的。
    所以在他看来,刘若愚今日的突然袭击,很可能是高时明指使。
    高时明这个司礼监秉笔兼御马监掌印,或许盯上了他的司礼监掌印位子,想成为内廷第一人。
    刘若愚当然不会承认,向王体乾赔笑道:
    “王掌印和谷应选的关系,宫中谁人不知。”
    “我在李永贞那里的时候,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
    “可惜,没能帮王掌印保下侄婿。”
    “王掌印或许可以去东厂找找记录,当初刘铎的事情还有东厂刑官同审呢!”
    “说不定能找出证据给侄婿减罪,让他发配海外。”
    王体乾听得牙痒痒,知道自己身兼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两职,已经让很多人不满。
    如果是临时兼任一段时间也就罢了,但是现在皇帝没有调整的意思,他在这两个位置上很有可能干下去。
    所以这些人已经在拐弯抹角地提醒他,让他卸去职位。
    否则,还有更麻烦的事情发生。他这个阉党二号太监,屁股下绝对不干净。
    尤其是曹化淳等王安名下的太监即将回京,以王体乾参与谋害王安的往事,这些人绝不会放过他。
    他们在高时明支持下搞出什么事,王体乾无法确定。
    所以,虽然心中愤恨,王体乾回去思考后,还是决定卸掉一个职位,把东厂提督让出去。不能再身兼两职,让其他太监眼红。
    次日,朱由检就收到辞呈,王体乾以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不宜兼任为由,请求把东厂提督等兼职辞去,只保留司礼监掌印。
    《酌中志》:
    又万历丙辰进士刘铎,江右名士,博学善书,廷试日偶钦酒过当,将试卷多写逾格,排列不下,读卷诸臣街名,遂失鼎甲,人多惜之。历任刑部郎中,天启乙丑秋陛扬州知府。
    其在京时,曾与梅檀寺矮僧本福往来。僧求铎写扇数把,适未印图书,后差家人持图书到本福处,于扇上补用。而广东欧阳晖者,亦久与本福来往,偶到寺用拜帖纸写诗三首,内多怨望失平语,铎仆不解字容,本福将铎图书钤晖诗纸尾,粘之屋壁,被锦衣卫人侦知,揭诗参铎,会倪御史文焕等惮铎在扬严明,遂托崔呈秀嗾逆贤矫旨逮铎到狱。
    后详诗句内有“弹射逐臣”等字样,铎系迁升官,大大类,始知图书虽铎姓名,而诗则欧阳晖作也。遂复逮晖面质,与铎无干,得复任。
    初铎系狱时。见戚臣李承恩拟辟,丙寅热审,又被王体乾狠打五十,心窃怜之,密与方御史震孺极力营救,益触逆贤之怒。
    时巡捕营把谷应选者,王体乾之侄婿也,与提督张体乾复巧砌罗织成狱,刑部尚书薛贞将铎责二十五板,援诅咒祖父母律立决于市。
    今上崇祯元年夏,张体乾,谷应选俱正法,二年秋后倪文焕决于西市,四年九月薛贞瘐亡于狱,中外始快其报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