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生点头说道:“当然。各部落归附后,在遵循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可保持自身的特色和自主性。我希望看到的是,各个部落既能借助我们的力量发展壮大,又能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共同构建一个多元繁荣的大家庭。”
竹贤和竹慧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认同。他们觉得贾长生的理念与青竹部落的期望相契合。接下来,双方就合作的具体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贸易分成、技术支持到文化传承的保障措施等,一一进行了探讨。
在整个商谈过程中,贾长生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与远见卓识,这让竹贤和竹慧对部落归附后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们深知,此次出使,或许将为青竹部落开启一段全新的、充满希望的征程。
贾长生与青竹部落使者竹贤、竹慧经过深入的商谈,双方在诸多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贾长生看到了青竹部落竹编工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而青竹部落使者也对贾长生的发展理念和诚意深信不疑。
商谈结束后,竹贤和竹慧带着与贾长生商定的初步合作方案,匆匆返回青竹部落。一路上,两人心情激动,对部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回到部落,竹贤和竹慧立刻向首领翠竹及部落众人详细汇报了此次出使的情况。竹贤兴奋地说道:“首领,贾长生大人确实如传闻中那般,胸怀大志且待人真诚。他对我们青竹部落的竹编工艺极为赞赏,并且承诺会全力帮助我们拓展销售渠道,让我们的产品远销各地。”
竹慧接着说道:“是啊,首领。在归附后的事务安排上,贾长生大人表示会充分尊重我们部落的自主性,我们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竹编工艺。同时,他还会派遣工匠和贸易专家来部落,给予我们技术和贸易方面的支持。”
众人听后,纷纷露出欣喜的神色。一直对归附心存疑虑的竹勇氏族代表,此刻也不禁点头:“如此看来,归附贾长生或许真的能让部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翠竹首领听了使者的汇报,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环顾四周,大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归附贾长生大人。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青竹部落定能走向繁荣昌盛。”
部落众人齐声响应,归附之事就此确定。
接下来,贾长生迅速展开行动,以确保青竹部落能够顺利融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首先安排了一支由贸易专家和工匠组成的队伍,跟随竹贤和竹慧前往青竹部落。贸易专家负责深入了解部落竹编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制定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工匠们则准备与青竹部落的匠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竹编工艺的改良与创新。
这支队伍抵达青竹部落时,受到了部落众人的热烈欢迎。贸易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他们详细记录竹编产品的种类、工艺、产量等信息,同时与部落中负责贸易的人员深入交流,了解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过一番调研,他们迅速制定出一套全面的销售方案,计划在周边城市开设专门的竹编产品展销店,并利用贾长生已有的贸易网络,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工匠们则与青竹部落的匠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技巧。他们带来了一些先进的工具和设计理念,与部落匠人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竹编产品的品质和多样性。在交流过程中,双方互相学习,气氛热烈。一位青竹部落的老匠人感慨地说:“没想到外面还有如此精妙的工艺技巧,与你们交流,让我对竹编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贾长生在长生城也在为青竹部落的融入做着准备。他安排人手清理出一片区域,作为青竹部落竹编产品的集中展示和交易场所,并计划举办一场盛大的竹编文化节,邀请周边各部落前来参观,提升青竹部落竹编工艺的知名度。
在青竹部落,贾长生还协助部落加强了防御设施的建设。他派遣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士兵,帮助部落训练防御力量,传授先进的防御技巧和战术,以确保部落在发展过程中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青竹部落与贾长生势力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部落的竹编产品在新的销售渠道下,逐渐打开了市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部落的收入大幅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青竹部落的文化传统不仅得到了尊重,还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贾长生为部落举办的竹编文化节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众多部落的关注和赞赏。青竹部落的年轻一代,看到了部落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潜力,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竹编工艺的学习和传承中。
就这样,贾长生顺利地接收了青竹部落。在他的引领下,青竹部落告别了过去销售渠道狭窄的困境,走上了一条经济繁荣、文化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康庄大道,成为了贾长生势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为这片土地的繁荣贡献力量。
在成功接收青竹部落之后,贾长生并未有丝毫懈怠,迅速召集周瑜、徐庶、庞统等一众谋士将领,于营帐内商议如何收服第三个部落——飞云部落。营帐中气氛热烈而专注,众人皆明白,每一次部落的收服,都关乎着势力的壮大与这片土地未来的格局。
贾长生神色坚毅,目光扫过众人,率先开口道:“诸位,青竹部落的顺利归附,是我们的一大成果。如今,我们需将目光投向飞云部落。大家对飞云部落的情况都已明晰,且畅所欲言,说说该以何种策略收服他们。”
周瑜手托下巴,稍作思考后说道:“主公,飞云部落作为游牧部落,族人擅长骑射,机动性强。但他们内部对于是否与我们合作意见不一。我们可利用这一点,先分化他们的意见,着重争取主张合作的那部分人。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与他们深入交流,向其阐述我们能提供的先进武器和物资,以及合作后在贸易、军事发展等方面的广阔前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