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选择了南路,即通过印度半岛走缅甸,穿越掸邦高原,进入益州永昌郡的路线返回中原。他想要亲眼看看这条连接印度洋与西南中国的古老商道,以及大汉新近拓展的西南疆土。
而在这条路上,苏曜久违的见到了一个老朋友——吕布。
“臣吕布,恭迎陛下!“
开元六年(195年)元月中,苏曜的狮鹫掠过印度恒河流域东岸的广袤平原。下方,一片规模宏大的汉军联营依河傍水,旌旗招展,正是吕布、张郃、麹义与侯成等将统领的大汉南征军主力所在。
印度半岛,作为四大古文明发源地,论土地肥沃与财富富足,犹在西方罗马之上。
故此对于征服印度次大陆一事,苏曜也是极为上心,列为和西征安息罗马同等的大事。
故此,在平定贵霜,打通进入印度次大陆的道路后,苏曜便任命吕布为“南征大都督”,总揽对印度诸邦的战事。张郃为副,麹义、侯成等将为臂助,并调拨熟悉南方山地、丛林作战的蜀中兵马为主力,以及部分归附的南中蛮兵助战,共计三万余战兵,出西域,自开伯尔山口南下,在贵霜两万辅兵的协助下剑指富庶的印度平原。
此时的印度地区,仍深陷孔雀王朝覆灭后的混乱之中。
北印度之地,昔日辉煌一时,继承孔雀王朝遗产的巽伽王朝早已作古,贵霜人的统治也正在衰退,此间诸侯城邦林立,分裂不止,混乱不休。
尤其是之前苏曜对贵霜的进攻,更是让北印度昔日臣服贵霜的诸邦纷纷独立。
而南印度之地,相比于北方的混乱,倒是处于一个相对富足和平的时期,百乘王朝同样继承了孔雀王朝的遗产,不但占据了德干高原大部及东西海岸富庶之地,更将势力深入恒河流域,与北方诸邦的残余势力及西部的西萨特拉普王朝等形成鼎立之势。
本来,他们这样的混乱与分裂将持续很久,直到一百多年后,笈多王朝才会再次统一印度半岛的中北部地区,为印度两河流域带来一段新的黄金时代。
然而现在,大汉来了。
只半年时间,就在苏曜西征安息残部与东罗马地区的同时,吕布等人便深入印度,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印度河-恒河流域的诸多小邦。汉军精良的装备、严明的纪律以及吕布本人那冠绝三军的勇武,在习惯了松散作战的印度诸邦军队面前,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陛下!”吕布身披猩红战袍,甲胄鲜明,单膝跪地,声若洪钟,“臣奉旨南征,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已定北天竺大小城邦二十七座,收降卒五万,缴获金银珠宝、粮食牲畜无算!今我大军正与南方百乘王朝及其附庸对峙于恒河北岸,不日便可渡河南下,踏平德干高原!”
苏曜扶起吕布,目光扫过营中诸将,见张郃沉稳,麹义精悍,侯成等将亦是个个战意昂扬,不由满意点头:“奉先辛苦了,诸位将军亦是有功。南征之事,关乎我大汉南疆永固,更可获丰腴之地,以资国用。尔等进展神速,朕心甚慰。”
在吕布的引导下,苏曜巡视了汉军大营,并登高远眺南方。
宽阔的恒河此时并未如后世那般受到污染,如同一条玉带,横亘在富饶的北印度平原与崎岖的德干高原之间。河对岸,隐约可见百乘王朝军队的营垒旗帜。
“来都来了,那朕也稍微动动手,陪各位一起会会这百乘王朝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