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病弱美人人设不能崩 > 第二百二十五章:疑心武侯
    “怎么可能?!”闻澜之脱口而出。
    谢清月反驳:“怎么不可能?”
    “在外人看来小舅舅几番遇刺最后还是没了,武侯府唯一的男丁就这样死在了一场毒杀之中,凶手还是姜家的人,最后姜家却只是将姜廷送去了北疆便将此事揭过,陛下在其中扮演的什么角色不用多说;
    而朝堂上那些朝臣的嘴脸何等丑恶,一番番的算计着北疆军的归属,恨不得立刻将外祖从北疆军除名,拿到北疆军的掌军大全。
    他怀恨在心要尊自己的外孙上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此重伤太子殿下做局,拉安勉王殿下下水一举两得,多完美的计划。”
    闻澜之细细想了一番,觉得的确是如此。
    “你觉得此局之下陛下会如何做?”
    闻澜之道:“陛下会尽快将北疆军的新统帅指定出来,只要北疆军脱离的武侯府的掌控,三殿下不管最后会不会成为太子殿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陛下已经对武侯起了戒心,武侯府为大晟出生入死多年,最终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怕是到死也难以瞑目。”
    “好歹毒的计策。”
    谢清月下了结论:“所以他们的目的还是北疆军。”
    说起北疆军,闻澜之忽然问:“小舅舅那里可有传出奇利国异动的消息?”
    谢清月点头:“不过小舅舅的意思是都是小打小闹的试探,奇利国近年来兵力不胜,继任的国君并不是好战之人,贪图享乐之余最烦的就是打打杀杀,倒是徐王府的人一直在其中斡旋,想要屯兵备战。”
    “就怕徐王府哪日忽然反了,北疆又将陷入战火之中。”
    闻澜之颦眉,但很快就舒展开来:“你也说也奇利国兵力不胜,即便徐王府当真反了,也需要时间来囤积兵力才是,至少未来十年北疆不会发生大的战役。”
    这还是在徐王府今年就反了的前提下。
    谢清月的忧虑主要是来源于此:“所以你不觉得他们此举很怪异吗?”
    闻澜之当然觉得,但却丝毫思绪都没有。
    他并不擅长这些,甚至不如谢清月思虑的周到。
    “我们之前不是聊过,说不定北疆军的备用归属人里面就有已经被细作渗透的人,这些人我会让人时刻注意,有什么风吹草动会及时报告。”
    谢清月倒是从中看到了另一层意思。
    “细作对武侯府似乎很有敌意。”
    闻澜之笑着打趣:“奇利国的人没有不恨武侯府的。”毕竟这么多年的劲敌,奇利国在北疆的每一场战役的失败都是武侯府的手笔,说不恨实在很难。
    “我说得不是这一种,就拿他们非要杀了小舅舅来说,我总觉得是私怨大于国怨。”
    闻澜之笑意隐去,回想着一些旧事,最后道:“细作里可能有徐王府的人。”
    徐王府作为奇利国的主力军,一直掌管着北疆那边的军队,和武侯府也算是老对手了,被武侯府斩于刀下的将领只他知道的就有三个,与武侯府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谢清月也是这样想的,但她了解的不够全面:“回头得找些史书来读读了。”
    大晟的历史可读性非常高。
    “回头让人给你送来。”闻澜之立刻道,两人又聊了两句其他,便又将话题带了回来。
    “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破局,不能一直让他们牵着鼻子走。”
    谢清月有些饿了,又吃了一块茯苓糕,端着茶杯喝着水,对于闻澜之的话也在思考,最后得出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
    “如果太殿下死了呢。”
    闻澜之:“!”
    谢清月:“但是一国太子殿下死了,光是丧葬就很费劲,还是算了。”
    闻澜之松了口气,这个手段戚从戎的时候用过,还是不要多用了,再者真如谢清月所言,太子殿下的丧葬实在是过于隆重,花费人力物力不说,皇陵里也没有他的位置,再大动干戈实在是没必要。
    “当权者疑心重,安勉王一旦被怀疑陛下应该就不会再信任他了,谁叫他沾染上了暗害太子殿下的圈子里,加上太子殿下一直不醒,陛下应该会未雨绸缪,让三殿下上朝,但他又疑心武侯,保险起见一同上朝的应该还会有六殿下。”
    闻澜之:“灵妃娘娘的孩子。”
    闻澜之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意外,似乎没想到还能牵扯到杨家的人。
    谢清月倒是也不太记得了,只是自太子殿下遇刺之后,她细数了陛下后宫的人,才又将灵妃此人纳入视线。
    她起初并未将灵妃看的多重要,她一个孤女只靠着陛下的恩宠活着,即便膝下有皇子也不会有多大的野心,但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毕竟照此情形看,三殿下也会因为武侯的缘故被陛下所戒备,而背后没有家族支撑,只能依附于陛下的六殿下似乎格外的干净。
    太子殿下遇刺的消息没有瞒住,后续的查证发展似乎也被人有意的扩散,线索直指安勉王,大殿上朝臣慷慨陈词,陛下只得下令让安勉王暂时归家等候传令。
    从太子府大火太子昏迷不醒,到太子殿下遇刺,再到安勉王被指认为凶手困于府中思过,不过短短七日。
    上京风声鹤唳,艳阳高照的天气也晒不去沉闷的气氛。
    朝臣们尤甚。
    他们都在暗中思索此事牵扯的来龙去脉,最后一致的将目光都落在了武侯府。
    和谢清月推测毫无差别。
    五月十三,陛下宣武侯进宫。
    两人不知说了什么,武侯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怒目圆瞪似乎压着火气,一路疾驰回了武侯府,转身便让人将北疆军的虎符送进了宫里,而后直接关了武侯府的大门。
    朝臣们来不及惊讶,便紧急和自己的同僚商议,什么时候向陛下进言军不可一日无帅,好推自己看中的人接手北疆军。
    要知道自大晟成立以来,北疆军便一直被握在武侯府手中,帝王更迭武侯府的地位依旧稳固。
    如今的机会多么难得!北疆军即将易主!若是能拿下那将是世代的荣耀!
    旁的人怎么想的武侯不清楚,他关了门便乐的清闲,虎符交出去,那些人便不会来他面前讨嫌,他也不必去应对,自在的不行。
    就是有一点,他不能表现的太高兴,也暂时不能出门钓鱼,在家里实在是太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