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病弱美人人设不能崩 > 第二百章:双管齐下
    五月初五龙舟节,陛下携皇室诸人于奉安殿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大晟风调雨顺。
    大长公主和闻澜之也在其中。
    民间的寺庙也是比平日多了不少香客,均是赶着节日来祈福的。
    大慧寺亦是如此。
    对着谢清月在大慧寺建佛殿造佛像的事情传开,大慧寺的香火就比往日好了不止一点,毕竟谁不知道谢清月是个什么情况啊。
    原来病秧子似的人梦到了神仙病就好了,又得了大长公主喜爱,甚至以庶女的身份和颐安王定了亲,实打实要做王妃的人。
    她选择大慧寺肯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百姓们真信还是假信无所谓,只要他们心里有告慰,来就是了。
    大慧寺也很苦恼,之前初开时无人上门,如今名声大噪人多了亦是不好。
    许多事都很不方便做。
    再加上要盯着造佛像的这伙人,他们的人手明显的更加不够用了。
    监院一言大师跟方丈建议:“不如从那里调些人手出来?”
    方丈慧听干瘦的脸上平静如水,眼神亦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轻轻地看了过去。
    一言大师自知失言立刻闭了嘴,过了一会才苦恼的道:“今日人实在是多,若是这佛像造好了,怕是来的人只多不少,咱们又不是真的正经做和尚,来的人多了,目标就多了,人手不够用难道就看着到手的鸭子飞掉?”
    他看中的也不全是钱财。
    大慧寺名声大噪,不仅上京城来的人多,外地慕名而来的也多,这些人里拖家带口的不少,小富之家更多,带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水灵,他看了是真舍不得放走。
    目前看来建佛像好处多多,但也有坏处。
    他们要分出一部分人看好建造佛殿佛像的匠人,要花平日里几倍的人手接待来往香客,这便分不出多少人手去做其他了。
    方丈这才开口:“殿下大事将近,不易节外生枝。”
    方丈的意思是分不出人手便安静些时日,静待上京的消息。
    大慧寺在上京是有眼线的。
    但谢清月他们做事极为谨慎,即便是设套离间吴谦和周衡亦是利用假舒仪让吴谦自己上钩,这事传回大慧寺也不会引起怀疑。
    吴谦、周衡、方丈三人虽然是合作关系,却也是各自为政,他们有合作,但人手并不重合,故只要不是他们三人传出去的消息,他们的人出事另一方并不会察觉。
    这就是谢清月一番操作之后要的效果。
    制衡住吴谦和周衡,进而稳步推进大慧寺的行动,步步深入。
    这是一步险棋。
    但凡吴谦和周衡有一个是个不管不顾的性子,大慧寺的计划肯定夭折,搞不好还会被他们从中看出端倪查到谢清月。
    好在不是。
    能够在大晟潜伏多年且盘下这么大的场子的细作,可以阴险毒辣谨小慎微,可以胆小如鼠心思算计,但绝对不会是做事冲动之人。
    即便曾经是,多年的潜伏也让他们变得谨慎胆小,毕竟铺了这样大的局,稍有不慎就全盘皆输,不谨慎不行。
    今日天气晴好,仲夏的天气越发炎热,谢夫人也带着谢家人来了大慧寺。
    她只听闻谢清月要在这里建造佛殿佛像,并没有过多干预。
    在她看来,这事该是大长公主授意的。
    她虽然疑惑为何大长公主授意不将佛像建在普渡寺,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颐安王病重多年一朝痊愈,且似乎与谢清月有关,大长公主托她这般也实属应当。
    她是这样想的,在与大长公主商议两人婚事的时候隐晦的问了,大长公主自然是承认了的。
    大长公主当然要承认了,虽然不知道谢清月和闻澜之在干什么,但既然谢夫人往她身上想了,她自然不介意替谢清月背这个锅。
    无所谓,没人能奈何的了她。
    在大慧寺的这个佛像请动了工部的人之后,谢夫人对这个认知更是深信不疑。
    谢清月不与谢夫人说,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说我忽然想建个佛像玩玩吧?
    其中曲折解释起来又很麻烦,索性并不说了,由着她去想。
    人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会由已知条件自动匹配出合理又让人信服的理由。
    谢夫人没问她这事,谢老爷和谢师也是一副随便,爱咋咋地的态度,谢清月就知道谢夫人是想通了什么。
    但是她也不能问了,两个人就这样‘心照不宣’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今日来,一是节日到了,二是想来看看建的如何了,好歹是谢清月负责的,她这个做母亲的也得关心关心。
    大慧寺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在夏日里更叫人烦躁,好在山上比其他地方凉爽些,进入寺庙之后大家都自觉的保持相对的敬畏,说话声都小了,这才消除了几分燥热之感。
    谢清兰因为节日放了假也跟来了,被采之看的紧紧地,就怕一个眨眼人就不见了。
    周姨娘牵着五姑娘谢清绾,亦是满脸欢喜的跟着。
    她许久没有来过这样热闹的地方了。
    只只则被谢清瑜抱着,春临小心的看着,一会就要问一句大姑娘累不累要不我来抱吧,既担心大主子,也担心小主子,可操心了。
    东院这边俨然成了必看之地。
    谢家人来的时候挤满了人,眼看着寸步难行便也不往前去了,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
    工匠们冒着烈日辛勤的劳作,围起来的地方隔出一块空地,似乎放着一个大锅,边上搁着碗,煮的绿豆汤,给工匠们解渴用的。
    谢夫人看着平地而起的建筑,笑着道:“已经开始柱梁架设了,倒的确是快的很。”外面都传这间佛殿和里面的佛像要在谢清月和颐安王大婚之前建造好呢。
    上京的传言谢夫人都知道,包括但不限于谢家的。
    “是。”谢清月点了点头,白嫩的脸蛋浮现一丝薄红,显然是热了,头顶的伞只能遮阳,不能送风。
    “里面的佛像是一同开始建造的,工部的大人们率先设计好了位置,双管齐下一点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