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病弱美人人设不能崩 > 第一百七十九章:臣妾要听
    三月初四,戚从戎死后第二日,国师登门。
    掐指测算,小侯爷一生命运多舛,恐与命格有关,初七之日与小侯爷命格相合,当日下葬最佳。
    因为国师上次救过一次小侯爷的命,武侯对此深信不疑,又问了许多细节,才亲自将人送出去。
    待送走国师,武侯便吩咐管家开始准备下葬事宜。
    陛下得了消息,感念武侯府多年来镇守北疆有功,特许戚从戎以亲王之仪葬入皇陵。
    此消息一出朝堂上的大臣们无不反对。
    为此争执不休。
    武侯守着棺材自然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便是看到了他也不在乎。
    人死如灯灭,埋了就行,死后的殊荣有个屁用。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
    武侯看着闭着眼躺在棺材里的戚从戎,心里不禁感慨,若是有一天他躺在了这里,这小子不知道该有多伤心,想着想着还真有些悲伤了。
    武侯府除了武侯和戚从戎再无他人,故谢岭、谢致、谢祈这三个戚从戎的侄儿便担任了守夜重任,今夜已经是第二夜了。
    见武侯迟迟不肯去休息,谢岭起身又去劝了。
    “外祖,您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
    武侯的目光从躺在棺材里的戚从戎身上移开,看着谢岭的目光复杂。
    可惜了这几个孩子,要白守几夜灵了。
    不过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谢岭以为武侯气还是不顺,劝道:“陛下已经下令大理寺彻查姜府,一定
    会给小舅舅一个交代的。”
    这事其实也简单,就是付姨娘身为细作潜伏在姜府数年,不知从中得到了多少消息,今次为了杀戚从戎才暴露,后畏罪自杀,即便姜府也是受害者,但姜府也休想全身而退。
    武侯:“好孩子。”
    武侯走后,谢致和谢岭对视一眼,撇开谢祈说起了悄悄话。
    “二妹昨日怎么说?”
    谢致:“与传言一致。”
    谢岭拧眉:“这件事不对。”
    何止是不对,简直疑点重重。
    但如今小舅舅没了又是事实。
    “事已至此,如今该担忧的另有其事。”谢致一脸慎重。
    “什么?”
    “长姐和姜阅的婚事。”
    如今武侯府和姜家闹成这个样子,这婚事怕是成不了了。
    亦不知道姜府对此事的态度,怕是不好说。
    三月初五,陛下驾到。
    陛下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着贤妃、姜二以及被关了几日的姜廷。
    姜廷一被放进去便跪在了灵前,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武侯看了一眼便不再看了。
    “陛下这边请。”陛下能来已是恩宠,他可不能让陛下给戚从戎上香。
    一行人举步去了偏厅,管家上了茶便退了出去。
    “爱卿节哀。”陛下干巴巴的说了这样一句。
    武侯:“谢陛下。”
    贤妃跪了好几个时辰才被陛下接见,应了来说和的事情,如今这般只能她先开口了。
    “侯爷,此事罪魁祸首乃是他国细作,姜府虽有失察之嫌却也是受害者,若是因此姜府
    和武侯府两家生了龃龉,岂不是正中他人下怀。”
    武侯一眼看了过去,怒气不减:“贤妃娘娘的意思是本侯不该追究,阿戎的命不过是一条命,比不得姜府与武侯府的关系?”
    贤妃忙道:“侯爷言重……”
    姜二:“侯爷,此事姜府难辞其咎,姜廷亦是如此,姜廷自愿前来,只愿侯爷看在他与小侯爷多年的兄弟之情上饶他一条性命。”
    陛下也帮着说话:“是啊,朕记得阿戎和姜廷的关系最好,阿戎泉下有知也不想看到你对姜廷如此。”
    武侯错开眼神不说话,显然也在挣扎。
    姜二准备继续游说,得了消息的良妃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陛下起身将人接起来,心疼的道:“怎么脸色这般不好看。”
    良妃是会阴阳的,她道:“臣妾弟弟没了,自然不如贤妃娘娘满面红光。”
    贤妃:“……”
    谁满面红光了?她昨晚一夜没睡好吗?
    但现在是她姜府理亏,便不与良妃多言,否则早就呛起来了。
    陛下带着良妃坐下,自己才再次落座。
    姜二的话被打断,又见良妃来者不善亦不敢再开口。
    陛下见状只得自己上了。
    “侯爷觉得如何啊?”
    良妃平日里便不是忍气吞声的主,自己占了理连陛下都能怼,这会一看陛下就是来当说客的,她可不能让父亲吃了亏。
    “陛下说的什么怎么样?父亲年迈怕是脑子不清楚了,不如说与臣妾听听?”
    陛下:“…
    …”
    武侯:“……”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中看到了细微的无奈。
    武侯本来想为难为难然后勉为其难的把这事揭过去,毕竟陛下亲自下场,他得给面子,可如今良妃来了,她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亲弟弟死在了姜府人的手上,即便清楚里面的情况,也必然不会轻拿轻放放过姜府的,这可如何是好?
    旁人不知道,但武侯和陛下知道啊,戚从戎压根就没死啊!
    若是这次闹的太过,日后真相揭开,姜府不得上武侯府来闹啊!那贤妃不得找陛下闹?
    不行,绝对不行。
    武侯板着脸:“你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
    良妃看了武侯一眼,没动:“我想听。”
    陛下:“你脸色不好快些休息去吧,这里有朕呢。”
    良妃又看了陛下一眼,亦是没动:“臣妾要听。”
    两人:“……”
    行叭。
    几人商谈了什么无从得知,总之出来后良妃的脸色是不错的,贤妃和姜二则差了些。
    陛下和武侯倒是齐齐偷偷的松了口气,这样也好。
    姜廷留在了武侯府,同谢家兄弟一起每日守灵,直到初七,谢清月和闻澜之都不曾再踏入武侯府半步。
    初七当日,戚从戎下葬,谢岭捧着牌位走在最前,葬乐凄凉婉转,一路从武侯府响至皇陵。
    大部队足足走了两个半时辰。
    谢清月和闻澜之在远处看着葬礼举行,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谢清月才道:“明日外祖会派心腹送
    姜廷去北疆,小舅舅会一同出城,路上应该会很顺利。”
    吴谦达到了挑拨武侯府和姜府的目的,在姜廷去北疆的路上绝对不会派人拦截,否则定然会适得其反。
    不过到了北疆就不一定了,若是姜廷在北疆军内出事,武侯府和姜府这仇算是结死了。
    闻澜之知道谢清月的意思:“小舅舅去世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了北疆,若是北疆军里有上次没有揪出来的细作,此次定然会有行动,到时候都揪出来北疆军将再无后顾之忧。”
    当然,没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