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病弱美人人设不能崩 > 第一百四十五章:去普渡寺
    次日,谢清月裹着毛茸茸的围领去见了谢夫人,与她说想陪同大长公主去普渡寺的事情。
    谢夫人思索之后便答应了,左右此事已成定局,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该多加阻拦。
    这个时间去拜见驸马也是应当。
    大长公主府亦确定好了去普渡寺的日子,谢致无事就窝在书房,南星她要带走,那大慧寺的事就要另交给他人了。
    “过几日我要陪同大长公主去普渡寺小住,大慧寺捐赠与孩童上学的事宜便交给你了,届时黄粱会与你同去。”
    梅书面露惊讶,但看谢清月脸上并未表露什么,立刻应了声是。
    “顺便问一问地藏殿着火严重不严重,需不需要香火支持。”见梅书小心翼翼的模样又道:“咱们是去做善事花钱的,不必如此拘谨。”
    梅书点头。
    谢清月笑了:“小姐我户部都闯过,你只管放开手去做,自有我替你兜着。”
    梅书:“多谢小姐。”
    挥手让梅书下去,吩咐闻七负责桃月的事,让他和郎末对接,这才带着南星去了书房,总不能逮着谢致一个人薅,她也不能懈怠。
    去普渡寺的前两日,谢清月便是在书房度过的。
    出了谢府的大门,谢清月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然而当看到大长公主府的大部队时,生生止住了脚步。
    停在谢府门口的马车异常豪华,是一般马车的两倍大,六匹高头大马拉着,四角缀着闻府字样的灯笼,前方是几名骑
    着马的府兵将领,后面身穿盔甲的府兵少说八十人,中间还有二十几个丫鬟和仆从,外加五辆装了些细软及其他物件的马车。
    浩浩荡荡的人马停在谢府门口,偶有路过的百姓伸长了脖子看,想知道这么大阵仗到底是要干什么。
    闻澜之站在外面等着,见谢清月出来立马迎了上去。
    “阿月。”
    毕竟是去祭拜,谢清月穿的极素,簪子就是一支竹子样式的碧玉,耳上手上光秃秃的,却也不掩芳华。
    谢清月小声的道:“每次去都这样吗?”
    稍微有些夸张了啊。
    闻澜之道:“普渡寺不在上京,多带些人总是没错的。”
    闻澜之这话说的还是委婉的,普渡寺虽然名声大,但的的确确是距离上京颇远,周围也没有什么村落。
    安全第一,且说按照大长公主的规格,这已经是缩减了。
    谢清月点了点头,随着闻澜之上了马车。
    南星则是上了后面安庆在的马车。
    大长公主殿下端坐在里面。
    “殿下。”谢清月乖巧行礼。
    “不用多礼,快坐。”大长公主见谢清月便露出了笑意,抛开闻澜之的缘故,她对谢清月也是很有好感的。
    “谢殿下。”谢清月坐在了大长公主右侧,闻澜之坐在了左侧。
    马车内空间极大,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三面做了座位铺着毛色极好的皮毛,座位旁还有增高的小茶桌,上面摆放精致的糕点。
    闻澜之坐下后从右侧车壁抽出一个格子
    ,从里面拎出一壶茶来,变戏法似的又掏出三个杯子,将茶倒好后又将茶壶放回去,轻轻一推便又恢复了原样。
    谢清月看的新奇。
    大长公主端着闻澜之递的茶抿了一口,道:“这是工部的能工巧匠做出来的,适合远行。”
    谢清月接过闻澜之递的茶,了然的点了点头:“确有巧思。”
    大长公主道:“若是坐的不舒服,便拿了垫子坐在下面,伸展得开。”
    “我知道了。”
    大长公主说了几句便放下茶杯往后靠了靠,闭目养神去了。
    谢清月倒是新奇,但也没有妄动,怕发出声响扰了大长公主休息。
    大长公主眉宇间都是疲意,眼底的黑眼圈遮都遮不住,可见这些时日都未曾休息好。
    闻澜之指了指谢清月旁边的软垫和毯子,示意她累的话也靠着休息,自己就这么稍微后靠,支着脑袋瞧着。
    谢清月也不睡了,学着闻澜之的模样看他,两双不一样的眼睛却含着同款情谊互相对视,进行无言交流。
    闻澜之挑眉:怎么不休息?今日起的早,不困?
    谢清月眼睛微微放大:你这么盯着我怎么睡得着?
    闻澜之眨眼:三日没见了,不舍得闭眼。
    谢清月抬手摸了摸脖子,皱眉:你还有脸说。
    闻澜之放在膝上的手指轻轻点动:想媳妇儿了怎么不能说?
    谢清月磨牙: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闻澜之。
    闻澜之勾唇微笑:阿月真可爱。
    谢清月无语的抚了抚额,拿起软
    垫放好,摊开毯子一把盖在头上,微微往后一靠开始闭目养神。
    闻澜之怕她捂着又不太好动,坐了一会见大长公主依旧没有睁眼才悄悄地挪了过去,掀开毯子漏出点缝隙来,免得谢清月呼吸难受。
    谢清月也没睡熟,瞧了一眼动了动身子歪到了他的肩上。
    毯子下闻澜之伸手握住她的手,往后一靠也闭上了眼睛。
    去普渡寺的路很长,他们行的慢至少要四个时辰,休息一会也好。
    一直闭目养神的大长公主缓缓睁开眼睛,一眼就瞧见窝在一起的两个人,因着是驸马忌日情绪悲伤的她心底稍稍有安慰,真好啊,澜之找到了那个可以和他携手一生的人。
    随后又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去往普渡寺的路上四分之三都是官道,道路平坦,最后四分之一是上行的路,道路虽然经过修整也算平稳,只是曲折蜿蜒很不好走。
    普渡寺虽然不是国寺,但却格外受世族追捧。
    但普渡寺不接受捐赠,僧人们虔诚礼佛,除了日常功课便是在周边开辟土地种些粮食。
    很是朴实。
    马车停在普渡寺东侧门,有僧人在外面接待。
    普渡寺正门外只有一条小道,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上来,并无捷径,东侧门这里的宽敞大道是陛下执意为大长公主建的,为此陛下亲自来与普渡寺的住持好一番言说,最后才勉强同意在后门处建造。
    用住持的话说,山门崎岖行万步,自在门前无执
    念。
    上山也是一种修行。
    驸马去世当天大长公主生下了闻澜之,拖着身子执意要将驸马葬在普渡寺后山的竹林,陛下实在是不放心,又拗不过她,便在与普渡寺交流时提出修路事宜,为的就是大长公主以后山上方便些。
    好在结果是好的。
    谢清月随着闻澜之下车,见到僧人的第一眼就心生信服。
    这里的僧人没有华美精致的道袍,身上灰蓝的棉服甚至还打了补丁,但那一身超脱世外不坠凡尘的佛性,让人心生敬畏。
    大长公主下车。
    僧人上前双手合十:“朝闻小筑已经打扫过了,施主可自行前去。”
    大长公主:“多谢来庸师傅。”
    来庸:“便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