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股海生涯 > 第三百八十八章 陈焱传道

第三百八十八章 陈焱传道

 热门推荐:
    林修然思考之后,觉得反正是在场外,不用真实的钱,输了的后果也承担的起,那就这么定了。
    已经决定了要怎么做,之后就要选择具体的股票了第二天可能会涨停的股票。
    林修然清晰地记得师傅说过:“股票其实就是一种商品。
    和超市里卖的萝卜白菜一样。价格的涨跌全看买卖的人,当买的人多了,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当卖的人多了,供给大于需求,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表面上的,做投资真正要寻找的,是导致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原因。”
    林修然牢牢地记住师傅的话,林修然很清楚做投资究竟需要追求的是什么,要找到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原因。
    要找到哪些公司的股票符合供不应求的原因,哪些符合供大于求的原因。
    而市场上将符合供不应求原因的股票,叫做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因为人人都想要买入这样的股票,所以这种投资方式就被称作“价值投资”。篳趣閣
    但是要想进行价值投资,那么前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分析。
    分析出来,找到即将供不应求的原因之后就是买入等待,等待市场上的其余资金一点点地发现并认可这个原因,等到市场上的其余资金发现并且认可之后,觉得有价值就会纷纷买入。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势,股价自然也就上涨了。
    所以从分析股票寻找原因,到等待市场发现股票价值,再到人人纷纷买入股价上涨,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一般来说,这段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所以市场上很多人又将价值投资称为是长线投资。
    这种投资方式有根有据,因为找到了确确实实的上涨原因,所以确定性很高。
    只要不是发生什么突***况,中途还不畏惧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和波动,所以这种投资方式也被人称作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林修然对于价值投资很清楚,所以自然也明白,这次他和方木的比试不适合用价值投资的方式,应该用师傅陈焱教给他另外一种方式。
    陈焱当年之所以能被称为“神算陈焱”,并不是因为价值投资做得好。
    虽然陈焱对于价值投资很是精通,但是陈焱最喜欢的,也让陈焱名声大噪的,却是另外的一种投资方式,就是短线投资。
    林修然很清楚,当年陈焱在每天开盘之前,都会计算一下自己看好的股票当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之后据此进行买卖操作,陈焱计算的结果虽然不能说是十分准确,但是误差都非常小,就算有不准或者差距很大的时候,次数也是很少的。
    林修然还记得,当时教自己的看家本事的时候,陈焱说:“人人都想要找到股价供不应求的原因。
    但是这个原因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其实除了寻找原因以外,还有另一个方式,那就是观察市场的资金动态。
    当市场都寻找到供不应求的原因之后,市场上的大批资金就会涌入股票中,正是这些涌入股票中的资金造成了股票供不应求的情况。
    所以,即使不能找到供不应求的原因,只要找到资金流向的情况,在资金涌入一只股票之前提前埋伏进去就好了。”
    林修然记得自己当时对师傅的提问:“那要怎么找呢?这岂不是未卜先知了?”
    听了当时林修然的问题,陈焱柔和地笑了笑道:“其实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会有一定的预警的。
    就比如在下雨之前气压会变低,燕子会飞得很低。
    再比如在地震之前,很多小动物都会异常得()
    慌乱,其实资金的大规模流动之前也是有预兆的,只不过很多人都看不明白或者并不知道而已。”
    林修然还记得,当时师兄在一旁问道:“师傅,你说的是技术分析?那东西靠谱吗?”
    那时的林修然也明白了一些资本市场上的事情,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初学者小白。
    那时的林修然也知道,技术分析是被人很多人诟病的东西,根本不靠谱。随即也是一脸疑惑地看着师傅,等待师傅地回答。
    陈焱则是笑着对林修然和徐坤说道:“要知道存在即合理,或者说有曾经合理的时候,之所以很多人说技术分析不靠谱只是因为他们不会用而已。
    就好像乘法口诀一样,比如三四十二,说的是三乘四等于十二,但是如果不明就里的人随便乱用,很可能听到三四十二就认为是三加四等于十二。
    如果要是这么用,结果不就是错得了吗?难道能说是乘法口诀错了吗?”
    听到陈焱的话徐坤哑口无言。
    陈焱继续说道:“其实想要弄清楚技术分析如何使用,想要不被市面上很多人误导,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打算使用的技术分析,从头到尾研究一遍。
    就是从有这个技术分析开始,从对应的创始人创造出这一技术开始,从无到有的推演一遍。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个技术分析的诞生背景、原始用途、衍变路径、使用局限条件、各个参数意义等所有的一切,才叫做真正的融会贯通。
    也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不一样,价值投资在每一次研究的过程中会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终兑现也需要时间,技术分析需要消耗的时间是完全前置的,只在最初的时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各个技术指标都研究透彻、融会贯通。
    之后再进行应用,和价值投资不同的是,技术分析只要能够真正的融会贯通,实际在应用的时候,消耗的时间非常少。
    再加上技术分析本就是为了寻找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所以从选好股票到股价上涨逻辑兑现,中间需要的时间也比价值投资短很多。”
    陈焱的话让林修然和徐坤对于资本市场的认知,尤其是对于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有了重新的认识。
    回想着师傅的话,林修然知道这次应对方木的比试,自己就只能用技术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