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李世民:儿啊这是皇位你快接手吧 > 第二百三十六章还请陛下处置祸国妖妃
    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回来就给他搞这么大的事情气的手直哆嗦。
    “李承乾,你你…”
    李承乾大义凛然的站在大殿之上,言之凿凿的说道:“陛下,皇家无私事。您宠爱杨妃并且还大兴土木,您这是在给天下人看你宠妾灭妻。是告知天下人他们也能跟着皇帝学习宠妾灭妻。”
    “皇家无私事,陛下您更是天下人的标榜。儿臣恳请陛下处置祸国妖民的杨妃。”
    李世民指着李承乾:“好好好,你不是说朕宠妾灭妻,朕就废了皇后,废了你的太子之位,改立杨妃为后。这样天下人谁敢说朕宠妾灭妻。”
    众人听到陛下这话都十分差异的看着李世民,这确是不是宠妾灭妻,是明知大唐律令而故犯。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说的话更是气愤说道:“大唐律法上明确说明:‘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陛下难不成将大唐之根本都忘记了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是天子,所犯律法也是要与庶民一样。
    前段时间皇宫当中传来的消息并不是假的,而是陛下真的有这打算。
    李承乾还没开始说话,魏征便跳了出来言语激烈的开始喷道:“陛下,您身为帝王不以身作则,反倒是宠妾灭妻。杨妃一届舞女,靠些魅惑的手段上位。陛下,您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金殿上的官员在下面偷偷看着同僚,甚至有的人离得远还偷偷的讨论起来。
    “咱们怎么弄?”
    “管他怎么弄的,只要是人多,咱们就附议。”
    “哦,对对对。你说的对,说的对。”
    事不关己的人相互观望着,只要人人多陛下就罚不了他们。
    毕竟法不责众嘛。
    李承乾看魏征说的差不多,自己又开始说:“陛下,古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狼烟,导致江山颠覆。比陛下如今与那周幽王又有什么区别。”
    李承乾此话一处,满场哗然,说自己亲爹类比周幽王。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他们最多想的是陛下宠妾灭妻的,更怕没有了长孙皇后这名贤德的皇后他们在受难的时更没有人给他们求情看。
    陛下与太子父子两个人的争斗,他们这些的小虾米还是不要去了。
    事情尚未明确之前,免得殃及池鱼。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说的这话,指着李承乾骂道:“逆子,你当真以为朕不敢废了你吗?”
    李承乾语气平淡,抬起头给李世民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先君臣后父子,儿臣这是在劝诫陛下。”
    “混账,你这是在劝诫朕吗?你这是在逼朕。”李世民指着皇位说道:“朕现在还用不用给你让位了。太子殿下。”最后的太子殿下李世民语气极为重,仿佛就是咬着牙说出来的一样。
    “陛下,儿臣这是为了天下为了您着想。”李承乾并没有被李世民的“恐吓”给吓到,反倒是一脸劝慰的表情。
    李世民一挥衣袖,死死的盯着李承乾说道:“朕就是想要和杨妃双宿双飞你能拿朕怎么一样?朕想要废了你轻而易举。李承乾你不要次次都在挑战朕的底线。”
    “陛下是君,儿臣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儿臣在的一天就不能看着陛下您如此的糊涂。”
    “陛下,您是一国之君还请您为大局着想。处死杨妃。”李承乾说的大义凌然,仿佛自己真的是在一心为李世民着想。
    但是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现在可不是在劝诫他。而是在当众逼迫他。
    他宠爱杨妃没有错,但他做的这件事是对是错,都不应该是李承乾,是他的儿子说出来的。
    世上只有老子管儿子,哪有儿子管老子的话。
    “李承乾,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挑战朕的底线。”李世民冷声的给李承乾警告。
    “陛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陛下难不成连劝诫都听不下去了不成吗?”李承乾怕他好耶,李承乾现在就在逼迫李世民将杨妃废了。
    废了杨妃一点事情都没有,今日李世民如果不废杨妃,好名声的李世民会被天下学子口诛笔伐。谁想要跟一个不听劝诫,宠妾灭妻的皇帝。
    李世民想要立杨妃,李承乾也明白其中的想法,无外乎就是李世民认为自己已经坐稳了皇位。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想要用杨妃试探试探朝臣的底线。
    李承乾真的要笑死,李世民想要做什么。他身为太子听从政令便好,偏偏这事牵扯的是他阿娘,李承乾像是“护犊子”的,如果谁敢说长孙皇后一句不是,李承乾都能让他脱下一层皮。
    杨妃想要在坐收渔翁之利,想到到是挺美的。
    杨妃被废,什么都好说,如果杨妃不被废,呵,他也要杨妃生不如死。
    父子两个人的气氛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长孙无忌也从队列中出来跪在地下:“陛下,臣恳请陛下为大局为重。”
    李世民升杨珪媚为贵妃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没有好意思来说。
    想要废自己妹妹改立一届舞女为后,长孙无忌当时都想好了。陛下如果废了长孙皇后,自己拼着一家子的人都要将长孙皇后接回家中。
    要是被留在宫中磋磨不死。
    虽然这个可能是微乎及微的,但是长孙无忌还是想要试试。如果不用牵扯到家人那是最好的了。
    长孙无忌、魏征都已经开始表态,朝臣开始在心里默默的吃瓜。
    这一次也是太子与陛下的博弈,就看这一次谁能够胜出了。
    看现在这个样子,陛下不占理。太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嗯,这一局他们压太子赢。
    魏征又道:“陛下,杨妃舞女出身魅惑主上,陛下您想一下您从接回杨妃回宫开始。您有多久没有全心的投入处理过朝政?”
    “陛下,杨妃留不得啊。”魏征在下面苦口婆心的说想要让李世民明白,他们是真心为皇帝着想。
    “放肆,都反了天去了。朕是一朝天子,是一国之君。朕宠幸谁还需要你们插手?杨妃给朕生下一子,劳苦功高受宠一点又有何妨?”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见不得朕好的。你们逼死朕,你们才乐意吗?”李世民连这话都说出来了,让李承乾他们脸色刷的一下难看了起来。
    他们在说那就是想要逼迫皇帝,李世民真是好样的。一招以退为进让人防不胜防。
    “陛下,臣等是为江山社稷着想,非一人之利。陛下,您三思。”
    魏征跪在地下,语言恳切的想要让李世民回头。李世民他现在正在气头上,如何能听得进去。
    李世民现在就认为谁不让他立杨妃,谁就是奸臣。
    “陛下三思。”
    李世民没看跪在地下的几个人,直接甩手离去。留下一殿的朝臣不知道怎么才好。
    “殿下,您看。”
    李恪看着金殿上的闹剧,那曾想还有人问他怎么吧?
    这不是给他找事?
    李恪立马将自己撇清关系,喊道:“本王不知道,你也别来问本王。”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对下面的朝臣说道:“诸位大人辛苦,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诸位大臣相互看了看,太子都这么说了。他们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了。
    纷纷道:“臣等告退。”
    长孙无忌道:“殿下,陛下他……”
    “舅舅怕什么?”李承乾似笑非笑的问道,长孙无忌心里想的什么,李承乾也清楚的很。
    不外乎是怕与李世民撕破脸之后,他们没有翻身的能力。
    “臣并没有在怕什么,而是因为臣现在想的是。陛下在后宫当中找娘娘的麻烦怎么办?”长孙无忌说的这话,让李承乾瞬间想到了。
    长孙无忌算的上是朝臣,虽说前朝与后宫关系紧密相连。但是朝臣的手一般还真不好真大光明的伸到皇帝的后宫当中。
    朝臣不行,自己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儿子总能去看看自己的母亲吧。
    李承乾越想越烦,最后直接说道:“孤真想一剑砍了杨妃。”
    “太子慎言。”长孙无忌瞅了瞅周围,幸好是在广场上,左右两边都已经没有人了。
    “舅舅,魏大人。陛下一意孤行咱们做臣子的就要好生的劝诫。孤在这里拜托了。”说着还给他们两个人行礼。
    长孙无忌慌忙拦住李承乾。说道:“太子这可万万使不得。折煞臣了。”
    三个人商量一番后,李承乾先行告退。
    长孙无忌看到李承乾越走越远的身影,对一旁的魏征说道:“怎么样?”
    魏征看着李承乾也不由的说道:“太子龙章凤姿,有陛下当年的风姿。”
    “玄成,你这话说的。他们两个是亲父子,怎么可能不像?”
    “说的也是。”
    “太子现在更像是陛下年轻的时候。有朝力,眼睛里面也融不进沙子。”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陛下还是老了。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了,陛下当年可是敢一人一骑单刀赴会的。玄成你看现在。”
    魏征听到这话也是不由的摇了摇头,陛下这些年,威望越来越大对朝堂上的掌控也越来越强。当年跟随陛下打天下的这群“老臣们”,陛下也慢慢的听不进去良言。
    在一些决策上面,李世民更是会一意孤行,不听朝臣的建议。一心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施,就算是门下省将圣旨驳回,陛下照样会下想通的两份圣旨。
    哪怕最后导致了整件事情的失败。
    “玄成,咱们走到头了,但是咱们的后辈才刚刚开始。”
    “辅机,长孙逸自己都能挑起大梁。并且跟太子的关系还不错,你这个有什么好担心的。”
    长孙无忌苦涩的笑了笑,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长孙逸是能够独自挑起大梁来,同太子也颇为亲密,但是不跟他们亲近能有什么办法?
    除了每年逢年过节的给他们送点节礼之外,平常的时候一点联系都没有。
    “玄成啊,这里面,唉,不说了。不说了。”
    长孙无忌说完这话,魏征开始沉默。
    魏征何尝不知道他们的仕途已经走到了最上面,想要更近一步除非是在自己死了之后加封的。
    但是他们的儿子,也只有一个人能够在蒙阴。
    一个家族的兴起传承怎么能只有一个人挑大梁呢。
    “辅机,你认为太子回宫后会怎么办?”
    长孙无忌道:“那这个就不是看太子的怎么了,而是要看陛下怎么做的了。”
    “陛下那个脾气,说不得得去找皇后娘娘麻烦了。”
    长孙无忌抿着唇不在说话,自己妹妹他都保护不了。自己这个哥哥当得真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