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李世民:儿啊这是皇位你快接手吧 > 第九十五章百官迎接
    李绩带着唐军大破突厥,活捉东突厥的可汗俘获了几万只牛羊,让李世民如何不欣喜?
    李绩也是十分明白人,自己虽然是打了胜仗。但是他们私自扣留执失思力也是真的,不如先行的请罪好让陛下有个台阶下。
    李世民见李绩递上来的请罪折子,也是暗骂老狐狸。
    罚吧,李绩立了不世之功惩罚会伤了朝臣的心,不罚,不罚他们后面有将士有样学样怎么办。
    李绩的折子递上来也真是掐着一个好时机。
    惩罚也可以是做作样子。
    “无忌,这件事你怎么认为的?”
    “陛下,臣到是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李世民心里仍然是不忿:“但朕……”
    “陛下也并未下旨要李将军停止进攻,要两军商谈合约之事?”
    被长孙无忌这么一提醒,李世民想了起来自己当时只想,没有真的给李绩发布诏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用在这里也能解释的通。
    “跟何况太子也在前线,太子身为一国的储君。”
    “罢了,承乾他们还得几日才能回京?”
    “回陛下,太子大概十日之后就能到了。”
    “下去准备准备吧。太子先是在山东赈灾后面更是随着唐军出征。十日之后,朕带领百官去城门亲迎太子。”
    长孙无忌躬身回复道:“遵旨。”
    李承乾身为太子直接将几位使者强硬的留在营帐之中。
    唐俭被太子请到营帐中喝了三天的茶,论此次出征谁的罪责最大莫过
    于太子。
    唐俭回长安的第一件事情,将太子的所作所为向倒豆子一样给李世民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
    李世民先是疑惑,后来才听明白是怎么的一回事。
    说好听一点太子请唐俭喝了三天的茶,不好听一点太子将唐俭囚禁了起来。
    李世民听完,更是偏袒地给唐俭说朕只是让你去边疆探望太子,并没有给你其他的旨意。若是太子待你有不好之处,等太子回来朕肯定好好地教训。
    李世民这么说妥妥是为了太子长脸,皇帝亲迎多大的颜面。
    更能鼓舞唐军的士气,李世民本就带领将士在疆场是浴血奋战,在军队中更是有无与伦比的威望。现在太子子承父业年仅十岁已经上了好几次的战场。
    现在更是与李绩将军活捉颉利的可汗。
    十日之后,李承乾带着颉利一行人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到了长安城的门外,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
    李世民更是将正是弄得声势浩大,声势之大远超唐朝其他的几位将军。
    只见李承乾身穿了件太子规格的明光铠,腰间系着虎头护腰,盔下眉目明亮好一个莫若潘安。
    让一众女子失了心神,纷纷感叹太子与她们真真生不逢时。
    若是太子在大上几岁,光冲着太子这根样子便是做妾她们也愿意入了东宫。
    李承乾下马走到李世民的面前:“儿臣拜见陛下。”
    “我儿快快请起。”李世民单手扶起李承乾,眼中的担心更是不
    作假。
    “这次在边疆可有受伤?”
    “回陛下,儿臣并无受伤。到是几位将军数次身先士卒每次都冲在将士的最前面身上受了不少的伤。”
    李世民心领神会的说到:“王德,你一会带着几个太医去给几位将军好好地看看。他们都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可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是。”
    父子两个人一唱一喝的,让身后的几位将军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陛下不光没有怪罪他们,还给他们派遣太医。
    圣恩隆重,他们只能以死效忠。
    “大哥,青雀已经将大哥不知的课业写完了。青雀还开始读四书了。”青雀抬起脑袋,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李承乾也顺势揉了揉青雀的脑袋:“青雀都比大哥厉害了。”
    青雀这个小胖墩还嘿哈了两句:“我已经和武师傅学习功夫了,到时候我保护大哥。”
    “好。”李承乾看着面前的小胖墩,打击的话没说出口,让青雀提前学武恐怕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 因为太胖了吧。
    稚奴紧紧抓住长孙皇后的衣角,也想跃跃欲试的给李承乾说话。
    憋了一大会,脸都憋红了也才慢吞吞的喊了一句:“大哥。”
    李承乾并没有厚此薄彼的别样对待李治,仍然是摸了摸李治的脑袋说道:“大哥这次给你们带来好玩的,一回回宫,大哥拿给你们。”
    两小只也纷纷道好。
    “李绩,你辛苦了。”李世民看完自己的大儿子身上没有损伤
    ,精神头也好,便将目光看向承乾身后的武将当中。
    “为大唐,臣愿意死而后已。”
    “好,王德宣旨。”李世民说完,一旁的王德从一旁的托盘中拿出圣旨开始宣读了起来:“今李绩平定突厥有功任命为中书令,参予朝政赏黄金千两,绢帛二百匹,食邑加一千五百户;李靖任命为兵部侍郎赏黄金千两,绢帛二百匹,食邑正价一千两百户。其余将领按功封赏
    钦此。”
    “谢陛下隆恩。”
    李靖还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明明他比李绩的功劳差不了多少怎么食邑就还能差三百户。
    “太子,你有什么想要的吗?”李世民转头又问道。
    “陛下,不如咱们建立一个有功之阁,为大唐做出贡献之人皆可上阁?更要将为大唐战死的士兵的名字写字上面,让后世敬仰?”
    太子的话一出,下面的朝臣心里都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
    照太子这么说入了阁,那不就是名留千史?
    “好,朕答应你。”
    李世民心里面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是不知道怎么样去说这件事情。正好太子将事情说了出来,大臣为了上榜定然会为大唐做更多的事情。
    还能提高他们的忠心。
    到是太子说要将战死的士兵都写上去,李世民觉得有些不现实。
    每年战死的将士何止万人?
    要是真的都写上去,不屑几年碑上都得刻满名字。
    “陛下,可要见一见萧皇后?”
    “不必,在皇宫当中另外辟
    出一所宫殿让萧皇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