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李世民:儿啊这是皇位你快接手吧 > 第九十二章发兵突厥
    山东的事情大致结束,李承乾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将给李世民说明。
    李世民看李承乾的折子,心里也是不由的暗骂了一声。
    这小兔崽子连自己都骗了。
    兔崽子越大心里的心眼越多,可手段还是有些稚嫩。
    要不是有房玄龄在身后给他善后,还真不一定能将事情处理干净。
    山东的事情结束,大唐也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突厥的身上,李世民派遣李绩率领三千宴海军从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
    李世民让李承乾跟在李绩的身边学习如何带领兵将。
    “李将军,咱们日夜前进今晚就能到达恶阳岭。”
    李绩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今夜子时就能达到恶阳岭。”
    “那咱们是不是能够由恶阳岭突袭定襄城?”
    李承乾说的让李绩不由的深思在突袭成功的可能性,颉利定然也想不到自己会夜袭。
    李承乾与李绩进驻恶阳岭的当夜,率领三千宴海军突袭定襄城。
    当夜,
    “报——可汗,唐军突袭。”
    颉利匆匆披上自己的衣服,出去应战,颉利看到满目的唐兵不由的大惊失色:“大唐朝没有倾全国兵力北伐,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到这里。他怎么敢的?”
    “可汗,咱们撤退吧,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颉利的心腹一左一右拉扯着颉利上马:“可汗,快走。大营这里已经乱了,您在这里不安全。”
    李承乾与李绩兵贵神速才凭借三千的兵马突袭成功定襄城,突厥兵
    一天内数次受惊,颉利将将牙帐迁移至碛口。
    颉利现在在的地方距离王庭不过百里,随时都能让王庭回援。
    也只是能突袭定襄城是凭借兵贵神速突袭成功,想要守住定襄城凭借三千人压根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与李绩商议先退出定襄城,派遣大臣前往突厥的本部离间颉利与突利两个人。
    东突厥与西突厥只要不合,唐朝只攻打其一,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承乾在山东收购的几十万担的粮食,在如今也派上了用场。李绩与李承乾带领着三千兵马,但唐军的北伐大军正在后面。
    这些粮食拖也能将东突厥拖死。
    李承乾看着面前的作战图,不解的问道:“李将军,咱们不都是收到内应给咱们带来的消息、萧皇后已经打算在这杨政道投降大唐,颉利便在也没有理由攻打大唐了啊?”
    “太子,颉利虽然是没有出师之名。但是这次机会对于大唐来说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大唐还不知道能不能有。”
    李承乾心里确实认为这是大唐绝佳的好时节。
    东突厥缺少粮草不说,士气也不高。单单三千的士兵便能让颉利弃定襄城。由此可见颉利对于此次对战大唐也没有什么胜算。
    “太子,明日大军便能够赶来恶阳岭,你跟着敬德。恐怕我这边不好在顾及你,”
    “孤明白,李将军是想学霍去病来一个兵贵神速打突厥一个措手不及。
    ”
    “太子,与臣比划比划?”
    “也好。”李承乾拿起一旁的长枪,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请李绩出门请教请教。
    李承乾师从尉迟恭,尉迟恭使用的是鞭,但教授李承乾学的是银枪。
    李承乾拿着自己的银枪走到练武场上,一杆银枪耍的虎虎生风,喝声不断赢得了一众士兵的叫好。
    一套招式练完,李绩心里差不多已经有数,太子在那些地方有所欠缺。
    李绩抽出自己腰中宝刀:“太子,小心了。”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李绩用刀是吃亏的,但对上李承乾这一个奶娃娃李绩还是不放在心上的。
    “太子看招。”
    李承乾不敢大意,躲避着李绩的进攻。
    “腰马一线。”
    “pia—”长枪落地。
    李承乾看着自己不断颤抖的手,不服气的说:“再来。”
    李承乾不服气的捡起地下的长枪,不出意外再次被李绩打落。
    “太子,你在敬德哪里只学习了这些?连个皮毛都没有学到?”
    李绩当面说的让李承乾的面色涨红:“再来。”
    李承乾在这一次先是节节败退,看准一个时机使出来一招回马枪,依旧是被李绩的宝刀打落在地:“太子,你求圣的心太强了。你刚刚眼神里并不是败落的恐惧,相反能让人看出你眼中满满的敌意。”
    “太子,万事急不得。”
    不单单是武力上,其余的事情上也急不得。越急事情越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的效果
    “多谢
    李将军。”这是在磨练自己,李承乾知道在山东的事情肯定是被阿耶知道。
    又不好意思说自己,让李绩在暗处的提点自己。
    李绩将一旁兵器架子上的长枪拿过来:“太子看好了。”
    一套杀敌的枪法并没有多少的花里胡哨,一招一式都带着杀气。
    让李承乾也不由的呆在了原地,李承乾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些年被捧得太高了,早已忘记当初小心谨慎之心。
    自己在如此的高傲下去,怕是会落入高明的后尘。
    李承乾在夜半时期也觉得自己心越来越偏激,却不成想他那便宜爹还这么关注他。
    李承乾向李绩行礼说道:“承乾多谢李将军教导。”
    “还望太子不要辜负陛下的一番苦心。”
    “承乾省的。”
    李绩满意的点了点头,若是太子此时没有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陛下日后可是难喽,精心培养十几年的太子陛下心里恐怕也是下不去手。
    除了蜀王,其余的王爷对太子之位都没有觊觎,可见太子是一位好大哥。
    陛下也不会容忍蜀王做大势力,他们这些与陛下起事的人都在轮流教导太子,与太子虽然没哟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谊。
    其他皇子的老师都是国子监教导,陛下的意思昭然若揭便是告诉他们下一任的皇帝是太子,让他们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蜀王在山东一群招募的幕僚,被陛下以各种名义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蜀王现在就一个光头
    王爷一点实权都没,还被陛下勒令在国子监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