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面对荀子的到来,是否能够在老师面前维持住自己作为大秦丞相的风度和智慧。
他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让荀子失望,担心自己的成就还不足以让老师感到欣慰。
这种恐慌感让李斯的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惊慌失措。
他必须尽快平复这种恐慌感,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荀子的到来。
然而,那种对老师的敬畏和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感却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让他无法摆脱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焦虑。
“备马!快备马!”他急声吩咐道,声音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要亲自去迎接老师!”
仆从应了一声,立刻去准备马匹。
李斯则站在原地,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慌乱的心情。
他知道,自己不能乱,不能在老师面前失了分寸。
秦池说的没错。
他虽然是荀子的弟子,但同样,他也是大秦的丞相!
当他骑上马背,率领一行人迎向城外时,心中不禁回想起当年在荀子门下的点点滴滴。
那时,他虽为弟子,却时常与荀子争论法家与儒家的治国理念。
荀子那深邃的目光、那悠扬的语调,以及那一次次让他无言以对的犀利反驳,都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如今,时过境迁,他已成为大秦的丞相,
这次重逢,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他该如何面对这位曾经的老师?
随着距离的拉近,李斯心中的恐惧和紧张也愈发强烈。
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试图以最完美的状态出现在荀子面前。
然而,当他远远看到荀子的车驾缓缓驶来时,他还是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那一刻,他知道,无论他如今身份如何尊贵、地位如何显赫,在荀子面前,他永远是那个当年那个渴望知识的学生。
李斯在城外恭候,目光紧盯着远方的官道,心中忐忑不安。
随着一阵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响声逐渐清晰,他看到了荀子的车马缓缓驶来。
那熟悉的身影和车驾让他心中的紧张感达到了顶点。
李斯心潮起伏,他知道,这次重逢绝非寻常,自己过去所作所为,韩非之死,乃至现在的陛下灭儒……
都如重重阴影横亘在他与老师之间。
尽管荀子未曾明言,但李斯能感觉到老师心中的失望和愤怒。
远方的尘土飞扬,荀子的车马终于缓缓驶来。
李斯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老师,学生在此恭候多时。”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荀子从车上下来,目光平静却深邃,让李斯不敢与之对视。
他能感受到荀子身上那种威严和儒雅并存的气质,那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李斯,你如今是大秦的丞相了,真是风光无限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