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封神:开局被抽龙筋 > 第1016章 当头棒喝,照见真我

那就是剃度!

用佛法感化吴王,使得其放下人间的权柄,然后归于佛门。

如此,吴王失去了角逐王座的机会,那夺嫡的风波,烟消云散,王朝的气脉,便也能得以存续,不会平白浪费。

同时,他们佛门,又能以渡化吴王放下权柄的事,彰显佛法的玄妙——人间至高的权柄,那是何其之重?

而他们佛门的佛法,却能渡化吴王,往那距离最高权柄只得几步之遥的吴王放下权柄,遁入空门。

那佛法的玄妙,还需要他人言说吗?

在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玄奘就明悟了自己的本心——用佛法来渡化吴王。

这本心,如此的强大,又如此的强烈,以至于玄奘在看到机会的时候,都几乎是忘却了自己的另一道本心。

也正是如此,在先前的时候,玄奘才是丝毫都不顾这吴王李恪的挣扎反对,想要强行为他剃度。

那是他对人间的爱,他对这王朝的爱,他对这百姓的爱,超过了他对佛法的爱——彼时的他,只想要强行剃度了吴王李恪,使得其失去角逐宝座的可能。

彼时的玄奘,几乎是已经入魔。

直到李恪说起了后人的事,说起了未来的事,玄奘才是猛然之间惊醒过来,察觉到了自己的错处,察觉到了自己即将入魔这件事。

也正是如此,玄奘在放下了剃刀过后,才会如此的可惜。

——既可惜于自己不曾将一切做成事实,也可惜于,李恪是真的有‘佛缘’。

不然的话,其怎么可能会对自己‘当头棒喝’呢?

而此时,玄奘法师和吴王李恪的言语,便是再度发自内心的,想要渡化李恪,想要令李恪放弃对权柄的争夺,想要维系着王朝的气脉。

想要令这无数的百姓生民,免受战祸流离之苦。

“吴王殿下。”玄奘的声音缓缓响起。

“君王不可延寿——而凡人之寿,不过百余。”

“从先秦开始,至于如今,其间的岁月,何止数万年?”

“可那些君王,那些诸侯,又有几人留下了名字呢?”

“吴王殿下熟读史书,想来应该能告诉我,这数万年以来,能将名字留在史书上的君王,有几个?”

“寥寥数十而已!”玄奘法师慨叹。

“吴王殿下,假使一个君王在世百载——那这数万年以来,史册上的君王,应该有数百位。”

“可实际上呢?”

“吴王殿下,人间的权势,美色,都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独独法,无论是佛法还是道法,都是永存的。”

“人间不会记得绝大多数君王的存在——可道宗和佛门的名册上,却记下了每一个弟子的痕迹。”

听着玄奘法师的言语,吴王李恪的神色,也变得恍然起来。

太渺小了!

实在是太渺小了!

人间的帝王,已经是至尊至贵——可相比于那数万年的维度而言,那些帝王们的存在,也实在是显得无比的渺小!

古往今来,那数百上千位的君王,只有极少数出色的,或是极少数荒谬的,能在人间的历史上留下痕迹——那些平庸的,就纵然是作为帝王,都难以在史书上留下痕迹。

至少,李恪在自己的记忆当中,找不到有哪怕是丝毫半点的,有关于那应该出现在史书上的,数量应该是现在十倍以上的君王的痕迹!

无比的冷意,便在李恪的心头显现出来,几乎是要将他吞没。

那帝王之位,再尊贵又能如何呢?

这一代的帝王,他的父亲,人皇李世民,其光辉就如同是太阳一般照耀万古——在这贞观的光辉之下,之后的几代帝王,他们的存在,除非是能造就更大的功业,或是毁掉这功业,不然,他们便不会有任何的存在感,就和那消失在史书上的,数百上千位君王一模一样。

“我就算争过了承乾,我所铸下的功业,能超过父皇吗?”李恪扪心自问。

这很难很难!

而想要在史书上留名,不能在功业上超过自己的父皇,那就只能坏了自家父皇的功业……

“这不是我所愿意见到的结果!”

“我争太子,是因为我比承乾大哥更加的优秀!”

李恪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若是抱着要坏了基业的心思,他又怎么可能争得过李承乾?

更何况,那基业,还是自己家的,是自己争下来过后,还要传给后人的!

这样的基业,又为何要去坏掉?

可是……

“看来,殿下已经明白了。”玄奘法师双手合十,微微笑道。

“殿下,夺嫡之争,一旦开始,就是有进无退——这过程之间,被牵连的无辜之人,以万计,以十万计。”

“可纵然是赢了,又能如何呢?”

“陛下的功业,既然是至于极盛,后人想要超越,难之又难。”

“殿下冒着身死的危险,忍着这夺嫡之争折损大唐气数的代价,难道就为了求一个百余载籍籍无名?”

玄奘法师诚恳无比的道。

“殿下,放下吧,这夺嫡之争,胜也好,败也好,都只换来万载过后的籍籍无名罢了!”

“不如,殿下和我同往西天,求取真经——在功业上,人间很难有人能和人皇陛下相媲美,和殿下曲径而动,待得贫僧和殿下一起,求取真经归来的时候,殿下在史书上的光辉,也不会逊色于陛下。”

“到那个时候,若是殿下依旧放心不下权势美色,我佛门当中,也同样是有着帝释天的存在——那是仅次于天帝的佛国帝君。”

“权柄不亚于人间,更是永恒而不休。”

玄奘法师的声音,缓缓的在李恪的耳边响起,声音当中,充满了魔性的诱惑。

李恪几乎就要答应玄奘,陪着玄奘一起,往西天求法。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银山寺之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们,也终于是追到了这里。

“吴王殿下!”

“臭和尚,赶快让开道路,不然,就让你们变成死和尚!”

门外传来的声音,将李恪惊醒。

然后,李恪的脑海当中,更多的画面浮现出来。

从一开始,他和承乾争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