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世事变迁人心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时代某个家族因一人而兴,因一人而亡,实在太常见了。
贾璉实际上已经很收敛了,在本土没有太大的动作,主要的发力方向在海外。否则別说是李元了,承辉帝都未必能忍的了他。
皇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容忍一个可以威胁到皇权的人。
次日提前下班,吴安中来访,贾璉出迎,吴安中略显拘束的行礼,贾璉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引入內堂落座。
“自姐夫病退后,某处境大不如前。迁延多年才得回京为官,如今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
张庭恩病退后,贾璉与张家的联繫一直没断,与吴安中的关係通过书信保持。
但是总不能贾璉主动贴上去帮忙吧?昔日吴安中在户部任职时,已经提到从五品的员外郎。十年过去了,张庭恩中风都好的大半了,吴安中才升了一级。以他的底子,升官的速度確实是慢了点。要说这里面没有林如海的勾当,贾璉是绝对不信的。
嗯,能理解,毕竟前首辅的人,可不得好好关照一下么?
如今两人的差距巨大,吴安中还能登堂入室,不仅仅是因为张庭恩的关係,还有贾璉认可他这个故友。
“说起来有趣,此番回京在吏部文选司候选,本以为还要等一阵子,不器兄前脚出任首辅,后脚文选司便通过了选官。”
吴安中这么一说,贾璉便明白了,这是文选司的郎中在赌一把吴安中能在贾璉面前说上话。
“武库可是个肥缺。”贾璉笑著调侃一句,吴安中苦笑摇头道:“確实出乎预料,今日正式上任,库房那边的帐目还在办交接。”
贾璉听懂了,冷笑道:“怎么,还要让你帮忙擦屁股?”
吴安中面露苦涩道:“不器兄说的太难听了,这年月走哪做官,不都是继任者要为前任遮掩一二呢?”
贾璉听懂了他的意思,笑道:“大可不必,你只管去查帐,出了事情我顶著。兵部的烂事太多,当初逼著我另起炉灶,这笔帐一直没算过。”
所谓的另起炉灶,就是当初在广州编练新军之时,兵部那边屡屡为难,贾璉直接找承辉帝,以新式军队编练的名义,成立了南洋新军。后来更是直接將关係掛在南洋总理衙门的名下,只是在兵部那边掛个名,实际不受兵部控制。
这也是贾璉和岳齐最初矛盾的根源,岳齐是希望所有军队都控制在兵部。
这么多年了,岳齐在內阁地位一直没动,兵部上下经营多年,属於铁打的基本盘。
贾璉早就想收拾岳齐,顺便整顿一下军方。只是一直没有合適的机会,现在身为首辅,赶上吴安中送来的突破口,自然要抓住。
吴安中听了大喜过望,別说什么旧日情分,没有现实利益的纠缠,他心里真不稳。
“不器兄放心,这次绝不让武库那边轻易过关。”
贾璉听了很高兴,设宴款待吴安中,又留宿一夜,次日亲自送出门。
吴安中如何折腾武库,贾璉並不著急看见结果,这笔烂帐肯定有的折腾,需要慢慢的酝酿。
现在更迫切的事情,还是来一个人口普查。此事也不能著急,需要先拿別简单的普查铺垫一下。
贾璉最终决定,从工业普查入手。因为这个领域贾璉的势力庞大,充分掌握了话语权。
作为內阁首辅,从来都不是一个勤快人的贾璉,日常的迟到了。
內阁其他成员对此毫无微词,首辅大人为国为民,殫精竭虑,迟到一点怎么了?
主要现在的內阁情况比较特殊,首先是贾璉的人多,岳齐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状態。
关键是贾璉放权比较彻底,一副没有大事別来烦我的姿態。日常政务除了吏部,其他部门贾璉不带多看一眼的。
这样的首辅谁不喜欢?都是阁臣,谁都不喜欢別人对自己的业务指手画脚。
贾璉的懒政也传到了李元的耳朵里,別人怎么说閒话,李元是不信的。
胡敏亲自去內阁请贾璉面君,见面后李元很乾脆的问:“先生最近在谋划什么?所以才传出先生懒政的谣传。”
贾璉笑道:“还是陛下知臣,此前提过要搞一次全面的摸底普查,微臣计划先进行工商业普查,培养一批专业的干活队伍出来,然后进行人口普查以及土地普查。事情还在准备阶段,没想到陛下已经猜到了。”
李元其实没猜到,但贾璉这么说,他就领了:“先生是能带领国家革新的大才,寻常的庸才自然无法理解。”
心里对土地兼併一事念念不忘的李元,对於贾璉的构想很是满意。如果不能杜绝土地兼併,那就设法降低土地兼併带来的影响。
“统计的数据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烽火台,一旦发现数据降低了,就能说明出问题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停滯,否则就会陷入內部的存量竞爭。从歷史上看,土地兼併严重,底层百姓承受不起任何风险,如同一大柴火堆,一点火星子就能烧起来。这也是微臣主张对外扩张和发展工业的初衷。两者都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固定收入不至於饿死,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造反。朝廷应该在各级衙门设统计单位,监督当地的经济情况,天灾人祸,尤其是粮食价格的变动,但凡有人想要囤积居奇,朝廷就要雷霆出手打击奸商。”
贾璉说了一通之后,李元大为讚许,连连点头。
“以前的统计局还是过於弱小,可以藉此机会进行扩大,管理上直属內阁,增强独立性,要成为陛下监督官员的另一个助力。”
听到贾璉这番话,李元突然问一句:“龙禁尉如何?”
“龙禁尉是陛下的眼睛,自然是很重要的。只不过龙禁尉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今后要强制加强文化学习。”
对於贾璉的回答,李元还是很满意的,首辅大人看问题的角度確实比较正確,不像某些文臣,动不动就说龙禁尉如何如何。
“先生回去之后,著人擬一份章程上来,朕看了再说。”李元也没有立刻答应的意思,而是缓一缓。
贾璉自然没有再说这个,告辞出来。
回到內阁,贾璉亲自起草方案。成为首辅之后,还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干活啊,为这个国家真是尽心尽力。
有一点贾璉很不满意,最好用的副官范平,如今去了神机营,出任四品协统。贾璉还多少有点不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