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 216.第216章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第216章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唐朝就可以不讲交通法?这宝马有没有行驶证和免疫年检?’
    马蹄奔腾,季伯鹰眉头一皱。
    他当然不会任由这两千多斤的宝马撞在自己身上,不然就自个这小身板,顷刻就成小饼干了。
    千钧一发之际,几乎没有犹豫。
    「雷法·亿万伏特」
    于眼前红框,弹窗爆屏的刹那,季伯鹰便是果断选择了召雷降临。
    雷霆之速,秒至。
    轰隆…!
    余隆未歇之际,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跨下宝马,已然是瞬间彻底成了飞灰,这马儿连一丝痛楚都未感受到,便是灰飞烟灭。
    而季伯鹰之所以选择要用这么大的雷量,主要是为了卸去那一股缓冲。
    不然仅凭惯性缓冲,这两匹马也能把季伯鹰给直接冲废。
    只可惜了这两匹马儿,成了这一桩交通事故中的牺牲品。
    轱辘~!
    坐骑化作飞灰,从马上栽下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在强大的惯性下滚落在地,足足在地上翻了十多个滚才停下。
    一眼望去,伤势鉴定:全身骨折,头破血流,就这个外伤估算,最次也得是一级重伤。
    跨时空交通委员会温馨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但是比起这摔地的浑身痛楚,两人的脑瓜子更是嗡嗡懵逼,他们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一瞬间,跨下的马儿就不见了?!
    我的马子去哪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咬着牙想爬起来,毕竟这会是在逃命,再不跑必死无疑,但不管这两兄弟怎么努力都是无法站起,栽倒时膝盖率先落地,大概率是粉碎性骨折了。
    同时,后方马蹄声滚滚响起,李世民披一身白甲而来,身后紧紧跟着尉迟敬德等七十余骑彪形大汉,皆是杀气腾腾。
    毕竟这一遭,要是事情没干成,在场的包括李世民在内,有一个死一个。
    “秦……!”
    昂起脑袋朝后望去的太子李建成,刚想一语喝出。
    咻~!
    一道利箭穿风破云,瞬息而至,极为精准的穿透了李建成的胸膛。
    李建成瞪大着双眼,眼中有万千不甘,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到这么一个结局,竟然会死在李世民的手中。
    早知如此,他就不应该入宫。
    其实在这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已经得到了风声,李元吉力劝李建成避避风头,可李建成压根不在意,说到底还是大意,没有闪。
    片刻后。
    又是一道。
    同样精准落在了勉强爬起,拐着腿跑路的李元吉后背心窝,李元吉咕噜吐血,往前硬挺挺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彻底断气。
    如此死法,倒是免得钻小树林了。
    这第二箭,同样是来自于李世民。
    论骑射箭术技艺之精湛,隋末唐初,无出天策上将李世民之右者。
    ‘够狠。’
    季伯鹰瞥了眼瞪大着双眼,死不瞑目,连向交通局申诉的机会都被剥夺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过转而一想,倒也能理解。
    皇权之斗,一旦撕开了脸皮,不论亲兄弟还是亲父子,那都是你死我活。
    电视剧中的死于话多,不仅是针对反派,同样也适用于正面人物。
    快、准、人狠话不多,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撤了。’
    季伯鹰瞥了眼正狂奔而来,准备给李建成兄弟剁脑袋的李世民一众,一念而动,身影消失于原地。
    热闹已经看完了,留下来装杯的意义不大。
    数息之后。
    这位年轻的天策上将勒马驻足,望着地上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尸体,眉头紧蹙着,不知是在感慨还是庆幸。
    因为若是再晚几年,躺板板的就是他李世民了。
    “殿下,这里确实是有一个人,现在怎么不见了?”
    “方才一道雷霆降下,太子河齐王的马就被轰成了飞灰,这才栽倒在地。”
    一旁的尉迟敬德凝声说道,倒竖的眉头满是疑惑。
    “这是天意。”
    “殿下还在等什么?请殿下速速去见陛下!”
    “尉迟将军,你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砍下,去戡定太子和齐王的府兵!”
    长孙无忌连声说道,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这会已经没有时间去搞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
    于此时。
    玄武门城楼之上。
    来自于贞观时空的李二,正与观音婢讲述着他们的几个孩子,关于两个孩子的未来(李治出生于贞观二年,这会还是个精细胞),观音婢听的格外认真。
    尤其是当听到李承乾造反的时候,蛾眉更是紧蹙,因为在观音婢的教导下,李承乾自幼聪慧识大体,成年后怎会这般声色犬马,无君无父。
    “时间到了。”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在李二耳畔响起。
    李二脸色微变,下意识看向身侧,并无望见人影。
    但是他心中明了,这声音是仙师对他的催促,他该离开了。
    观音婢何等冰雪,见李二神色变化,便是猜到了。
    “你要走了吗?”
    “嗯。”
    李二点了点头,眼中透着眷恋不舍。
    他知道,这一别,或许就将是永远。
    扑。
    观音婢微前半步,主动扑入了李二怀中,给了李二一个跨越时空的拥抱。
    “那个世界的她,曾经一定很幸福。”
    “遇见你,不虚一生。”
    咯噔。
    闻言,李二心头一颤。
    这位一生纵横四海,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天可汗,此刻眼眶瞬间通红,足有斗大的泪珠从眼角渗出滚落。
    “观音婢,你要记住。”
    “不论沧海桑田,不论世事变幻。”
    “我李世民,永远是你的夫君,生生世世,亘古不变。”
    话音落。
    李二身影,消失不见。
    观音婢看着跟前空落的位置,少顷片刻,喃喃低语。
    “十年。”
    长孙皇后因病崩逝于贞观十年六月,与玄武门之变,正巧是相距十年时间。
    “真好,我还可以与你相伴十载。”
    望着临湖殿的方向,观音婢脸上露出笑意。
    这就是态度问题,换个人或许是:我tm竟然只剩十年活头!真是老天不长眼!
    …………………………
    洪武时空,醉仙楼。
    当季伯鹰和李二的身影出现刹那,整个36d全息投影顷刻关闭,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集中在了李二的身上。
    尤其是武曌和李治。
    李治的一双眼眶,已然是通红。
    在他八岁之时,生母长孙皇后就已然病逝,他的整个青春期之中,严重缺失了母爱。
    至于武曌。
    此刻的她则是在思索一个问题,于一个女人而言,究竟是矢志不渝的爱情重要,还是辉煌灿烂的事业重要。
    此时,从感怀中回过神来的李二,深吸一口气,朝着季伯鹰,以其大唐天子之身份,躬身大拜。
    这一拜,发自内心。
    “仙师了愿之恩,世民此生不忘。”
    对于李二来说。
    方才与观音婢独处的一刻钟时间,弥足珍贵,将是他一生之幸。
    “嗯。”
    季伯鹰微微点头。
    给了惜玉一个眼神,惜玉微笑着,已然是拿着一份合同走了上来。
    随后,季伯鹰目光扫过座位上的一众天子储君,眉头微微皱起,除却被拖出去打的猪头堡和老万历之外。
    怎么还少了一个人?
    并且,这主堂内怎么飘荡着一股令人恶心的酸腐腥臭味。
    “仙师,「子一」公然搅乱课堂秩序,所以我命人将他给扔了出去。”
    阿标见季伯鹰的目光落在嘉靖神仙的位置,连忙是起身解释道。
    “嗯。”
    对于嘉靖神仙的遭遇,季伯鹰并没有多说什么。
    阿标是季伯鹰亲口承认的助教,把学生轰出课堂,这是阿标的权限之一。
    “课间休息一刻钟。”
    言罢,季伯鹰靠坐在太师椅上,手中变戏法般出现一瓶‘有点甜’。
    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虽然价格上很贵,但天天喝、喝多了,这也容易对晚上的睡眠不好,得喝上两口凉水压一压。
    正在这时。
    有着一道声音响起,一听就知道是故意大声。
    “接下来就让学识渊博的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金光!金光又是在哪个位置!”
    隆庆小蜜蜂昂着脑袋,一脸的得意,并且还在桌案的宣纸上画了一副人体结构图,在他的身边陆陆续续聚拢了七八个人,一个个都饶有兴致的听着。
    就连老朱棣都是微皱着眉头,带着他的永乐三人组,背着手站在一旁。
    毕竟。
    金光这个别名之意。
    纵然是这些大明天子,对其知晓者,亦是少之又少。
    但观音婢的那一枚朱砂红痣所在的位置,确实又颇为让人好奇,八卦不分性别、王朝、时代。
    刚缓过神来,刚落座的李二,听闻‘金光’二字,顿时脸色骤变,目光猛的看向身侧的李治,眼里写满了‘怎么回事?’?
    他们怎么知道金光?!
    李治干咳了一声,低声道。
    “父皇,您与母后所说的话,包括儿子在内的所有人,方才都看着。”
    咯噔。
    这一刻的李二,瞬间社死。
    颇有一副想挖个坑把自己脑袋给埋进去的念头,他原本以为这应该是夫妻密语,咩想到竟然变成了
    现场直播!
    而此时的老朱,课间休息时,习惯性的来到季伯鹰身边。
    “兄长,咱这些天一直在想一个事,总觉得有些问题。”
    季伯鹰瞥了眼走来的老朱,抬手就给递了瓶‘有点甜’。
    “说。”
    老朱接过瓶子,学着季伯鹰的模样将瓶口拧开,用力的嘬了一口。
    “兄长之前就已经说过,从咱洪武之后的数百年,北边将会有个强大的沙俄帝国出现。”
    “咱这些天就一直在想啊。”
    “与其等到这些国家慢慢强大起来,不如现在就趁其渺小时发兵,从陆地一路推过去,将所见之国,全数踏平,这样不就可以永绝后患,再无后顾之忧。”
    说完,老朱嘿嘿一笑,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很是看好。
    若是搁在过去,老朱绝对不敢这样想。
    毕竟从大明一路往西打,中间有着大小上百国,那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绝对是一个无法数清的天文数字。
    但现在不一样。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明注定将迎来国力的疯狂暴涨,这让老朱西扩之心,前所未有的膨胀。
    正所谓,兜里有钱底气硬,干你没商量。
    老朱产生这般想法的初衷也很简单。
    在老朱看来,如果自己能把这些陆地上的威胁解决在自己所属的时代,那后世君王只需要守疆保土、注重内政民生即可,必然可以让大明永昌、国祚长绵。
    “但是咱其实也有个问题。”
    “这要是一路往西打,其中的路途实在太遥远了,且不说来自于朝廷的旨意无法及时传达,以及在路上白白消耗的这部分军需太大了,所费时间之长,亦是数年乃是十数年计。”
    这就是现实。
    陆行不同海运,十万大军横跨千里,陆运的成本是海运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这也是为什么,大航海时代能够席卷全球,是人是鬼都要上来啃一口,主要原因就是海运的速度快、成本低。
    话音落。
    于老朱的身侧,阿标不知何时已然是走了过来,眉头微皱着。
    “父皇,倘若一味西扩,国土疆域拉大,其实于国而言,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阿标神色中透着凝重,开口说道。
    几乎在同一时间,老朱棣和朱老四听完了隆庆小蜜蜂对金光的分析之后,终于得知了观音婢的那颗痣在何处,这会也是一同凑到了讲台之上,共同参与讨论。
    相比人体构造学,他们两更喜欢军事问题。
    “大哥说的没错。”
    老朱棣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他的永乐一朝,国土横跨东西,纵横南北,开拓至上千万平方公里,更是灭了安南,将安南设为交趾布政使司,所以老朱棣深感疆土一旦扩大,管理起来的难度。
    “皇爷爷说的没错。”
    “甚至是,得不偿失。”
    宣德帝不知何时,亦是凑了过来。
    在这件事之上,在大明众帝之中,宣德帝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毕竟永乐朝打下的疆域,大部分都在宣德朝被宣德帝给扔掉了。
    他这话,说的也没有毛病。
    永乐朝的武功成就,于宣德朝来说,就是极为沉重的包袱。
    在安南这片地界上,大明的投入和回收,全然就是不成正比,这还只算财力、不算人力。
    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将安南纳入版图,这就是一笔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管理、军费、经济、民生、暴乱,无一不成为了朝廷负担。”
    宣德帝沉声说道。
    “若是羁縻统治,换来的又是不安定。”
    所谓羁縻,类似于自治,具有高度不稳定性,说反就反。
    你一言,我一语。
    老朱听着这些儿孙的话语,一双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他还是第一次说事情,被这么多人反对。
    不过其实老朱心里也清楚,这些儿孙刚才说的都是极为现实情况,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大明的本土疆域便是无法进行扩张。
    或者说,不敢扩张。
    “兄长,这几个崽子刚才所说的,就是咱想问的问题。”
    老朱看向季伯鹰,来了一个总结性发言。
    将老朱所问的,将阿标和老朱棣这几个讨论的问题总结起来:如何预防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陆地强国,以及如何加强对扩张领土的控制。
    随着这个问题的讨论声响起,围上讲台来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武宗朱厚照最为兴奋。
    甚至就连对疆域扩张完全没有兴趣的弘治帝朱佑樘,这会都是伸长了脖子站在讲台边上,希望能够听上三瓜两枣
    这朱家子孙集体头脑风暴一幕,被坐在讲台边缘的李二看着,眼神中不禁露出几分羡慕。
    他在老朱家的这帮人身上,看到了些许人味。
    世人常言,天家无情。
    不过在大明前几帝的身上,或许是因为老朱出生于农家,信奉血浓于水的理念,朱氏帝王家的人情味比之其他王朝,确实要浓上几分。
    但也不多。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
    季伯鹰微微抬眸,眉头微皱,扫了眼这帮人,已然是把自己围成了一个圈。
    “啊对对对!”
    老朱顿时反应了过来,扫了眼这圈围上来的朱家子孙。
    “都干什么?!一个个都给咱回自己的座位上去!”
    面对太祖爷的呵斥,大明这一众天子储君们都是可劲的缩了缩脖子,不敢违抗,纷纷是回到各自的座位。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
    “还有你,也坐回去。”
    老朱闻言一顿,嘿嘿一笑,拍了拍裤腿的灰
    “好勒!”
    脸上带着乡下老农般的朴素笑容,老朱笑呵呵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了解这位仙师兄长。
    只要是提出了问题,兄长必然会给出解决方案。
    “朱兄,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
    李二刚从社死中缓过劲来,心中颇感好奇。
    在老朱坐下的那一刻,下意识出声问道。
    老朱瞥了眼李二,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们在讨论金光。”
    话音落,李二一张老脸瞬间涨红。
    ‘cnm!没完了?!’
    攥着拳头。
    若非这地方是大明的主场,李二怕是已经是对老朱开干了。
    龙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此时。
    讲台中心的仙师,已然是站了起来。
    季伯鹰扫了眼讲台下这帮已然是重新落了座的天子储君,眼角余光瞥了眼主堂门外,有着三双眼睛正从门缝中使劲的往里面瞅着。
    “让他们滚进来。”
    今天的理论课快开始了,这一趟「工业革命」很重要,不能缺堂。
    话音落,坐在后排的永乐小朱迅速起身,飞快将主堂门拉开,顷刻间三个人摔了进来,分别是猪头堡、老万历,以及被强行灌了一罐臭鳜鱼,张嘴就是大粪味的嘉靖神仙。
    季伯鹰只是瞥了眼这三人,并未理会,随后继续开口。
    “刚才你们所提的问题。”
    “如何预防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陆地强国,以及如何加强对扩张领土的控制。”
    “这个问题,问的确实很不错,是了时间和脑子去想事情的。”
    “值得表扬。”
    说罢,季伯鹰看了眼老朱,给了老朱一个肯定的眼神。
    老朱呵呵一笑,直言基操。
    “多主动思考,多发散思维,多提出问题,才能有进步。”
    听着仙师的教诲,座位上的一众天子储君,都是坐的板正,认真听着,不敢有分毫错漏。
    “现在,我们先抛开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不谈。”
    “我先问你们一个相关的问题。”
    目光扫过眼前这帮人。
    停顿片刻,开口道。
    “记住一点,往后不论做什么事。”
    “首先,要明确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
    “你们扩张本土疆域,是为了什么?”
    话音落。
    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都是闻言一愣。
    扩张领土,是为了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认真去想过,这就像是一个无数祖辈都在做的事情,传承到你手中,轮到你来做了,一个劲做就是了,哪里会去想为什么。
    这一刻,就连坐在讲台边缘的李二,以及李治和武曌,都是被这个问题给问的愣住了。
    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
    不论在哪一个王朝,从商周开始,传至秦汉晋、唐宋元,不论是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为国开疆拓土都是绝对被后世传颂千古的伟业功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是。
    “为了土地和人口,以及国家威望和国家安全,为盛世提供必要条件。”
    大明的这帮学员还没说话,李二已然是率先回答。
    如果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来讨论盛世,如果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来定义盛世:一个盛世的必要条件就是周边没有任何具备威胁己身的国家。
    那整个华夏五千年,唯有大唐贞观算得上盛世,大唐天可汗,寰宇无敌。
    李二给出这个回答,并不意外。
    “啊对对对,英雄所见略同,咱其实也是这么觉得。”
    老朱点了点头。
    季伯鹰瞥了眼这两人。
    接着,继续将目光落在座位上的一众大明天子储君身上。
    然而目光来来回回的扫过了三四遍,给了其中好几个人暗示,依旧是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都像是哑巴了一般。
    见这帮人都是迟迟不吱声,季伯鹰眉头微皱了起来,脸色冷峻,眼眸中更是透着一丝怒色。
    “你们的脑子都是长来干什么吃的?!”
    一声厉喝。
    座位上的这帮天子储君都是心头一咯噔,他们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人口和土地这两个答案,已经被李二给回答了。
    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祈祷着仙师不要点名。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季伯鹰将手中戒尺猛的拍在教案上,‘啪’的一声,惊的众人都是腰板一正。
    “这类似的问题我都已经讲过多少遍了,还回答不上来!”
    “真是给你们上课都要少活好几年!”
    “一个个都看我干什么?我脸上有答案?看板子!”
    季伯鹰信口拈来,随口来了一串班主任语录。
    这一通骂,吓得老朱都不敢吱声,李二更是愣了。
    季伯鹰随即折身,拿起这面板宣纸旁侧,放置于笔架上的斗笔。
    于这宣纸之上,挥毫如墨,写下二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