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3章 战争就是要不择手段(第一更,求订阅)
清晨九点半的阳光刚漫过城市天际线,潘正云握着方向盘驱车一路前行。车窗外的街景往后退得很慢,便利店的暖光、晨跑者的身影,这些日常景象落在他的眼里,却像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今天过后,他要走进的地方,再也没有这样松弛的清晨。
他的神情显得有些兴奋,成为调查部的特工。这绝对是很多男孩的梦想,毕竟,他们都是看着007间谍电影长大的一代人,电影中英俊潇洒的007以及妩媚动人的女配角,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外行动,不知道多少次出现在这些年轻男孩儿的梦中。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梦想成真呢?
现在他梦想成真了!
想到这儿,潘正云的神情变得有点儿兴奋,油门轻轻往下踩了点——仪表盘的指针跳动间,调查部距离他越来越近了。
从主路驶向一个岔路之后,路两边全都是森林,这是通往调查部的必经之路。
谁知道在路两边的森林之中有没有隐藏的警卫?
离大门还有五百米时,车被两道升降栏拦住。穿黑色作训服的守卫走过来,面无表情地扫了他的身份卡,又用车底镜绕着车身转了一圈,甚至还检查了一下他的后备箱。
确认了身份以及检查了车内外之后,才抬杆放行,不仅仅只有抬杆,还有升降地桩。
往里走的路两侧的灌木丛修剪得齐整,枝叶间隐约能看到金属反光——是摄像头,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镜头始终对着路面。
到主楼前的停车场时,潘正云停稳车后,就和其他人一样。走进了主楼,主楼的大门是整块防弹玻璃,感应开门的瞬间,冷硬的气流裹着消毒水味涌过来,门厅里没有接待台,只有四条通道,每条通道口都有x光检测门和包裹检测器,旁边站着武装守卫。
在进入的时候,他把挎包和金属物件放到检查框内,然后又出示了学员报到身份卡。
他走到标着“b区”的通道前,把身份卡贴在识别仪上,“滴”的一声轻响后,通道门缓缓滑开。
往里走是长长的走廊,地面是无缝的浅灰色地砖,脚步声踩上去会有轻微的回响,两侧的办公室门全是深灰色,没有门牌号,只有嵌在门板上的电子屏,偶尔闪过一串跳动的代码。
走廊尽头的电梯前,两个守卫背对着他站着,手始终按在腰间的枪套上,直到他亮出身份卡,才侧身示意他按下电梯按钮。
电梯门合上时,潘正云看着镜面里自己的倒影,深吸了口气——用了整整40周,他终于走进了这栋大楼。
这也意味着他将会成为一名特工!
就像007一样的特工。
当然这只是他的想象,毕竟,大多数时候,特工的生活都是单调且乏味的。
电梯门滑开时,潘正云攥紧胸前的身份卡,卡面边缘硌着指节——这是他无数次在想象过的物件,如今终于从抽象的向往,变成了攥在掌心的真实。
走廊顶灯是嵌在天板里的长条白光,照着浅灰色地砖,每一步脚步声都格外清晰,和胸腔里的心跳迭在一起,敲得人发紧。
在走廊两边偶尔的可以看到穿着白色衬衫全副武装的警卫。他们或是站在走廊两侧或是站在门旁。
每当有人经过时,他们都会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这些人。
他在标着“b7”的门前停下,手指悬在金属门把上顿了两秒。门内钢笔划过纸张的轻响骤然停在推开门的瞬间,办公桌后坐着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抬眼时的目光锐利得像淬了冷光,直直落在他脸上——是林鹏远,他是情报局非洲行动处的行动主管。
也是他的顶头上司。
“坐。”
林鹏远的声音比想象中低沉,指了指桌前的椅子。潘正云坐下时椅面发出轻微“吱呀”声,他下意识挺直脊背,指尖悄悄贴在裤缝上。
桌上摊着份文件,封皮印着他再熟悉不过的编号——那是他的毕业设计,关于区域行动策略的模拟方案,曾熬了三个通宵才敲定最后一版细节。
“你的毕业设计很有意思。”
林鹏远拿起文件,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了敲,目光却没离开潘正云的脸,
“但我更想听听你的解释,关于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埃塞俄比亚行动是现在情报局最重要的行动之一,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其作为毕业设计的原因。
潘正云脑子里像被突然抽走了思绪,原本的镇定散了大半。他张了张嘴,喉结滚了一下才找回声音:
“头,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目的是什么?是要占领那个国家吗?不。”
他攥了攥拳,语气慢慢沉定下来:
“是要推翻俄国人扶持的代言人——所有行动都该围着这个转,这也是我方案里最根本的逻辑。”
林鹏远没说话,只是微微倾身,指尖仍停在文件上。他的目光扫过潘正云紧绷的肩膀,扫过他因紧张而泛红的耳尖,几秒后,才缓缓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继续。办公室里只剩彼此的呼吸声,窗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投下一道道细长影子。
林鹏远的指尖在文件边缘划出细碎声响,目光落在桌角那张卷边的非洲地图上,没立刻接话,只是点了点头让他继续说下去。
潘正云迎着那道目光,喉结轻轻滚了一下,主动把话续了下去:
“仅仅只是扶植自由战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让埃塞俄比亚顾此失彼,就得在东边先撕开道口子。
他们东南的索马里省,住着上百万索马里人,邻国索马里对这块地的心思,就像盯着肥肉的狼——我们不用直接动手,只要递点‘消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