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359章 第二次人才大引进(第二更,求订阅

第2359章 第二次人才大引进(第二更,求订阅)

把探亲消费变成本土消费。

理论上确实是件好事儿,就是把给钱变成给东西,这样一来,人伦亲情受到了照顾的同时,本土的消费也在增加,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

“阁下,这并不太现实。就目前来说,需要家用电器的基本上都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现金改善生活。需要的是旧衣服。所以……”

来自外务部的张学达,他曾经在那里工作过,当然是在英国大使馆内设的侨民事务专员办公室。在特殊时期,他甚至还做过类似特工的工作,向一些侨民提供护照,那些是他。

“就理论上来说,这种内部消费转化是非常有限的。”

听着他的分析,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嘛。”

在说话的时候,他从雪茄烟盒里取出一根雪茄,用雪茄剪剪掉一端之后,点着雪茄抽了一口,说道:

“想个办法把其中的一部分侨汇变成我们这边的消费。”

说吧,他看了一眼列席会议的教育部专武赵东阳,看着阁下投来的目光,赵东阳也有些疑问,这件事儿和教育部有关系吗?

有关系吗?

突然赵东阳的眉头轻挑,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把一部分侨汇变成内部消费,这……”

恰在这时他听阁下说道:

“教育呢?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招收留学生的方式,把侨汇变成教育消费,”

抽了口雪茄,看着神情惊讶的众人,李毅安说道: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鼓励消费,但是,第一代移民的储蓄率仍然是非常高的。在探亲的时候,他们也非常愿意资助自己的亲人。毕竟都是父母,都是兄弟姐妹,而过去的储蓄也就派上了用场。”

手中拿着雪茄,李毅安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叩击了两下,然后说道:

“但是救急不救贫,这样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招收留学生的方式,让他们到我们这儿留学。”

其实,之所以倾向于从那里招揽留学生,并不是因为侨汇的问题。那不过只是一个理由罢了,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

是为了人才!

虽然那边的人才断层持续了十几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里有着数量众多的人才。

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有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前往美国,为美国的建设添砖添瓦。

那些人中并不乏各个行业的精英。既然美国可以利用那么sea为什么不能够利用那些人呢?

当然这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也正是李毅安会召开这场会议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用侨汇作为借口去掩饰真正的目的。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和美国竞争,人才上的竞争,同样也是竞争。

“让他们到我们这留学。”

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赵东阳立即称赞道。

“阁下,这样再好不过了!他们来我们这里留学的话,我们可以优中择优,从中挑选我们所需要的人才。而在另一方面,外国留学生是需要支付学费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何止是不小的开支。

对于留学生来说,sea的大学学费倒也不算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收入。

当然,sea公民读大学只需要缴纳学籍注册费以及住宿费。大学是免学费的。

“阁下,我认为我们可以实施担保制,就是每一个sea人,都可以担保一名在大陆的直系亲属来我们这边留学,当然,这需要他们自己负担学费。”

赵东阳的建议让李毅安微微点头,这倒是和他想到一起了。

这种担保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学费问题,非法滞留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担保一个直系亲属来这里留学,绝对称得上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减少对家乡亲人的接济……”

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人才,可以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进一步吸取人才,而在另一方面,又把大量的消费留在了国内。

这时张学达在一旁开口说道。

“但是他们怎么来我们这里留学呢?”

张学达说道。

“他们那边对护照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普通人要办理护照的话,必须要有来自境外的邀请函,留学的话必须要有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可以。至少从法律上来说是这样的。”

有些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远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残酷,哪怕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护照就很难解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