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89章 蜀中差不多定了

“云南地处内陆,本地不产海蚆,全需朝廷输送。”

“而对于海蚆之物,朝廷也是不甚重视,每年都是云南巡抚、布政使以及黔国公府上奏讨要,数额历年固定,从未滥给。”

“云南多铜,且当地亦有铸钱之术,故此铜钱不行。”

“而我大明白银,多数都自海上而来,云南亦是缺少。”

“故此,臣以为可用白银易云南之铜,以资国用。”

“臣觉得,云南以海蚆之物为货币,与昔年大明宝钞贬值,如同废纸一般,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蚆可为货币,乃是因其希少,且又难以仿制,故此具有交易价值。”

“而宝钞贬值,不可谓货币,乃是因其被大肆滥印,且民间盗印者众,故此没有了交易价值。”

看到刘时敏的表情,朱由校的眼神一斜,敲打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见到皇帝定下了向云南输送银币的事情,黄克瓒适时的开口提醒道。

闻言,工部尚书徐光启插话道。

“此外,还需划定商路,在荆州定铜价,鼓励商户进入云南贩铜。”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抬头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众臣,点头应道。

闻言,毕自严连忙躬身谢道。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得云南之铜,朝廷可铸之为币,解民间缺钱之苦。”

“臣在河南走访了一番,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因为朝廷征税之时只征白银,不收实物之故。”

“就如方才徐尚书所言,河南中原之地缺钱,云南四川之地缺物,但这些地方同样也缺银。”

“臣以为,朝廷当遣一官,于荆州,此多省通衢之地,居中统筹。”

“奴婢明白。”

ps:这一句出自天工开物。

“中原那边怎么了?”

这位爷方才的话,就是在警告某些人。

“然云南所出之银,不及海上来者十一。”

“两相应证之下,正是说明朝廷一定要对货币进行调控,方为利于天下万民之举。”

说着,朱由校沉默了一下后道。

现在毕自严提出的向云南输送白银,和当年朱元璋的纳粮开中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到这里,徐光启的表情有些讪讪。

“缺铜矿者,不止京师铸钱之用,百姓亦然。”

闻言,刘时敏连忙低头应了一句。

“启奏陛下,河南田亩荒废者,十有其四,且无论膏腴贫瘠之地。”

“这件事情急不得,要慢慢调整。”

“今年朕从内帑拿出二十万枚银币的额度,度支司从国帑纳银换了后去做此事。”

朝廷将白银输送向云南,吸引天下商人运送云南的稀缺物资到云南去。

“待以后银币数量多了起来后,就不给了。”

“左脚踩右脚,原地升天。”

“且不说云南之地,至今尚用海蚆发俸,就是河南、陕西等地,每两银子的价值也都是不同的。”

“让内务府派遣内官还有账房去监督,免得有些人给朕将贩铜的事情干成了赔本的买卖。”

手指在方才毕自严指出的两条线路上比划了一下,徐光启道。

“臣觉得,云南缺的不是银,而是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