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81章 天上掉馅饼这事,你很难让人相信啊

“夯土筑墙?”闻言,袁应泰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布和。

“谁打算给你们筑夯土墙的,那种墙能起个什么用处。”

什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版筑夯土墙,那都特么快两千年的技术了。

大明筑墙,现在都已经进化到了夯土包砖的好嘛。

“不过,你们若是觉得夯土墙就能将就,那我算算。”

说着,袁应泰拿出个算盘,噼里啪啦的就开始了敲打。

“五万人。”

算完之后,伸出一只手给布和,袁应泰开口到。

“我们出一万工人,你们出五万壮丁,五年时间,就能给你们筑出一座夯土城。”

“此事我还需和大汗等人商议,还望上国宽宥。”

“可以。”

闻言,郭培民与袁应泰对视了一眼后,同时点头,让布和回部落中与人商议。

待到布和离开后,郭培民又请了一个老者前来。

却是内喀尔喀盟主抄。

按理来说,这种前期磋商,都是小人物前来,还轮不到抄这种地位很高的人来。

但抄的情况有些不同。

一个因素是内喀尔喀在铁岭一场大败之后势力严重衰弱。

而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抄现在已经老了,只要能和大明达成和平,他的这条老命都可以不要。

从隆庆年间,抄就跟着兄长速把亥和大明作对,到如今已经是天启年间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万历四十八年,他就活跃了四十八年。

走进房间后,在椅子上坐下,看着身前屏风上,那属于明人的舆图,抄的心中第一时间就闪过一丝阴霾。

广宁城的位置,架在几座小山峦之间,向西影响草原,向东控制辽泽。

但如今的这幅地图,却将广宁以西、以北的蒙古诸部位置,都标记的了个大概。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裤衩子都让人给看穿了!

“抄盟主,你看看这个。”

见到抄进来,袁应泰将一份画好的草图交给对方。

“这是我为你们内喀尔喀联盟勾画出的筑城图,你看看如何。”

拉着抄在桌前坐下,袁应泰开始给讲解。

秉持着能将屎搅的有多臭,就搅多臭的原则。

在给内喀尔喀五部城市的规划上,袁应泰主打的就是一个分散。

作为盟主的抄和宰赛两部,安排在了中央,而其他四部,则是分散安排在了四角。

顺带着,周长总共十六公里的“小城”,给安排了十六个城门。

“这个,是不是太大了些?”

看着城市规划图,抄觉得这事情不太对。

虽然他们渴望有一座城池。

但这么大的一座城池,对他们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要知道,叶赫城也才0.7个平方公里,那还是叶赫诸部一两百年来,慢慢修筑出的“主城”。

而袁应泰给内喀尔喀规划了一个4个平方公里的城。

“来一口?”

就当抄看着眼前的城市规划图犹豫之时,郭培民将一个崭新的木头烟斗递了过去。

“这是?”

在广宁城中逗留的这段时间里,抄时长就看到这些主事人口中叼个木头壳壳。

虽然好奇这些人是做什么,但抄却没有问过。

“烟,好东西,来一口。”

作为一个合格的纨绔子弟,对于如何给别人推荐奢侈品,尤其被推销对象还是个山沟沟里的土包子,那就更容易了。

帮着抄点上了烟,郭培民有教起了对方怎么抽。

很快,很快啊。

抄就一脸惊喜的看着手中的烟斗。

本来因为年老而整日感觉脑子懵懵的抄,突然觉得大脑都清明了许多。

“这好东西,是怎么卖的?”

转头看向身侧的小年轻,抄心急的问到。

“这东西在内地也是紧俏物。”

脸上浮出一抹难色,郭培民看着抄道。

“我的身份,盟主也是知道的,家里有个侯爵之位,我才分得了些许。”

“盟主若是喜欢,我让人给盟主带上两斤,至于说买。”

说着,郭培民将一个用丝绸做成的茶叶包递给了抄。

“这我恐怕就要帮抄盟主联络一二了。”

“这般啊。”

闻言,抄的脸上不由的浮现出一抹失落感。

草原上流通的几种奢侈品。

盐巴和布匹,这两样不用多说,一个关系到保暖,一个是人体必需。

大黄,这个是治疗便秘的,不管是上层还是下层,吃肉还是吃奶制品,但天天高含量的摄入蛋白质,不便秘才有鬼了。

然后就是茶叶。

自打李唐将茶叶传入草原,游牧民族就有了“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

华夏虽然好茶,将其列入了生活必需品,但到底没到草原人的程度。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最后。

而游牧民族为了茶,可以用马换,乃至于带人去抢。

当年张居正时期,清河关外,蒙古诸部因为大明内部整顿,而断了互市。

买不到茶叶的蒙古诸部和女真各部联合,云集清河关外。

这一举动,导致了当时的一大波军事调动,辽东巡抚张学颜和总兵官李成梁调兵为了守清河关守了三年。

情况最为紧急之时,镇守蓟镇的戚继光都带兵北上了。

而蒙古人如此需要茶叶的原因也很简单,茶叶,就是万能药。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杀菌消毒,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就不说了。

对于蒙古人来说,喝茶可以解决腹部不适、燥热和便秘的症状。

以及,减轻水土不服的症状。

对于需要频繁迁徙的蒙古人来说,水土不服这事儿,是真的会死人的。

但茶叶的存在,却可以让人快速的适应新的环境。

英国人之所以能一只手拿着火枪殖民全球,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另外一只手拿着茶杯。

茶叶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佬当年要千辛万苦,费尽心机的跑到螨清偷茶种,偷茶叶制作技术了。

而今天,在郭培民这里尝试过烟叶之后,抄觉得,这今后的进口单上,恐怕又要添上一类新的物资了。(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