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43章 排队挨军棍

而且,看毕自言现在这劝诫架势,他们还要谢谢人家毕自严呢!

当人群中的声音渐渐放大,有发展成吵闹之际,丁修带着刘时敏回来了。

“陛下有旨。”手中抱着杆拂尘,刘时敏看着在场众人道。

“内阁辅臣、六部尚书,毫无官威,有损大明国体,着锦衣卫杖责二十,以观后效。”

“臣领旨谢恩。”

听到刘时敏的话,毕自严带着众人躬身行礼道。

“平白讨要一顿廷杖,你说你贱不贱啊。”

站在周应秋的身侧,徐光启没好气的对他道。

“怕什么,你也听到了,锦衣卫打又不是虎贲卫打。”

闻言,周应秋眯着个眼睛,小声嘀咕道。

“我估摸着,我们是能有垫子的。”

“你可真是个机灵人啊。”

听到这话,徐光启顿时就无语了。

既然这结果已经出来了,那就准备着挨打呗。

当锦衣卫将家伙什都拉出来,要开始杖责之时,周应秋眼睛就是一亮。

第一个挨打的是毕自严,垫着软垫打。

被人按着,挨了一顿很轻,但绝对不是没感觉的板子后,毕自严就被人扶着站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周应秋就放心了。

扶着还能站起来,这是假打。

趴在长凳之上,还不等有人拿来垫子给他垫上,就见站在他前面的丁修已经抓住了他的手,小声的道。

“周尚书恕罪,陛下说了,周尚书耍小聪明,要实打。”

看着周应秋,丁修笑眯眯的道。

“?!”

闻言,周应秋大脑顿时宕机,而后就是一声惨叫。

“嗷!!!”

“抓紧了!”

按着周应秋的手,丁修看着后面负责按腿的人道。

“是!”

“哈哈哈。”

人群之中,看着周应秋的惨状,袁世振与徐光启两人都小声的笑了起来,就连毕自严也忍不住摇了摇头苦笑。

这厮想坑韩爌,结果先把自己给坑了。

后面的几个人,就轻松多了,依旧是垫着软垫打。

不过等轮到最后一个的韩爌时,又是一阵惨叫声传来。

等到打完后,韩爌即便是被人扶着也站不起来,只能由两个士卒架着。

“陛下说了,你们两人目无法纪,当众争吵,属实欠打。”

示意士卒将两个被架起来的人拉到一起,刘时敏抱着浮尘,眼神不善的道。

“臣,臣谢陛下开恩。”

挨了顿打后,此时周应秋脸色渗白,即便是被人架着,但还是连忙拱手道。

他怕了,皇帝这是在警告他,别飘。

而在他身侧的韩爌,也连忙拱手谢恩。

没趁机给他打死,皇帝这还是给了他面子。

“车马已经备好,诸位明公就且请回吧。”

就在这时,曹文诏带着几个士卒上前道。

“那他们。”

转头看了眼已经是一片肃穆景象的群臣,毕自言问道。

“毕阁老放心,待军棍打完后,我们就将他们送回京中。”

闻言,曹文诏先是一拱手,而后做了个请的姿势。

见状,毕自严也知道自己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跟着士卒离去。

还没等毕自严上马车,就听到了一阵惨叫声传来。

六七百人等着挨军棍呢,赶时间。

于是乎,南海子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景。

今天到了南海子的官员们,分了五队,排队等着挨军棍。

伴随着一阵阵的惨叫,今天的“大议”落下帷幕。

好消息是没打死人。

坏消息是,今后一旬,恐怕京城的行政能力会有下降。

随着一组一组的打完,本打算是来议事的众臣,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正午时分,因为排在后面,终于挨完了军棍的洪承畴揉着自己的屁股,看着眼前递来的纸条,满脸的苦涩。

皇帝这打了人不算,还要诛心。

居然还要他们加急出一刊京报,将此次百官此次因为不尊重首辅而挨打的事儿,告诉天下人。

看着眼前纸条上,皇帝的印信,洪承畴满脸的苦涩。

今天的这破事要是印刷的发了出去,民间的百姓会怎么想,他不知道,但百官一定会恨宣政司恨的牙痒痒。

“王公,这。。。京报十日一刊,我们上月三十才出了一期,今天才初一啊。”

看着刚刚被人扶过来的王舜鼎,洪承畴开口道。

抗旨的胆子他是没有的,被逼着去送死也不敢抗旨,只能想办法看能不能搪塞过去。

“哎呦。”

捂着个屁股,艰难的爬上了来时的马车,王舜鼎一时顾不上对洪承畴答话。

这些个丘八下手也是没轻没重,也不看看他的年龄,居然下这么重的手,还有没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了。

上了马车后的王舜鼎,看着刚上来的洪承畴道。

“你回去之后,就按照这纸条上写的内容,编撰一篇文章出来,就写这些人不尊重首辅,不尊重国体。”

王舜鼎和洪承畴两人,对那些个冲着毕自言大吼大叫的人是一点儿的好感都没有。

深谙官场哲学的王舜鼎,今天来参加大议就带了个耳朵,可是不打算发言的。

结果就因为一些个愣头青不服毕自严,让自己也吃了顿军棍。

“这是陛下在给首辅立威,别想着搪塞了。”

看着正在皱眉沉思的洪承畴,王舜鼎给分析道。

“你信不信,明天早上就会宫里的人,在宣政司门口等着,要将新出的京报拿给陛下看。”

“谢王公指点。”

听到王舜鼎的话,洪承畴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对于舆论的问题,皇帝很重视,这才设了宣政司。

传这张纸条的意思也很明白,要将这次群臣挨打的事儿说清楚,不能让谣言满大街传,更不能让传成又一次左顺门之事。

如果他明早刊印的报纸上没对此此事情的说明,他恐怕就不止是挨今天的这顿军棍了。

想明白了这点后,洪承畴连忙从马车上翻出了纸笔,开始构思文章。

大明的进士,都是文思敏捷之人,尤其是刚集体挨了一顿军棍之后,干活儿的积极性相当的高。

次日一早,看着新出炉,刚刚加急送到南海子来的京报,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报纸在手,今后看谁敢来骗廷杖。

而且想来,这次毕自言这个首辅的威信,应该可以立起来了。(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