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60章 心有忐忑

等到了乾清宫,守在外面的卢九德见到内阁诸位阁老前来并没有和往常一般把他们迎进去,而是低声让众人稍候。此时,不仅是洪承畴,就连其他人也感觉到了不寻常,问卢九德究竟是怎么回事,卢九德也不回答,依旧说了刚才的话,众人无奈只能继续等候,过了片刻,就见到徐宪成和周安民急急赶来,紧接着就连王命璿也到了。

见众人都到了,卢九德这才进去汇报,随后请众人入内。

到了里面一看众人更是诧异,因为不仅是皇帝在,就连太子也在,这爷俩一个坐在正位,另一个坐在略微下首的位置,两人的神色虽看起来平静,可大家心里却不由得打起了鼓。

洪承畴作为首辅,自是由他领着众人上前行礼。朱慎锥的目光朝着众人扫了一眼,随后淡淡说了一声“赐座”。

等众人坐下后,朱慎锥直截了当就先问洪承畴,关于淮北黄河决堤一事的后续情况,包括救灾工作和河堤修缮进展如何。洪承畴虽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从皇帝的语气中却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回陛下,淮北救灾事宜正在按之前的计划进行,内阁这边一直都在关注,按下面报上来的情况来看,目前黄河决堤后的洪水已渐退去,受灾百姓也开始陆续收拢安置。但此次黄河决堤范围极广,初步估算被淹没良田十一万一千七百余顷,房屋冲垮倒塌超过九千余,更有两县城墙被大水冲垮,死伤者约七万多人,受灾者已近百万……。”

洪承畴侃侃而谈,各种数据脱口而出,从这点来看作为首辅的他对这件事还是很关注的。

说完了受灾情况后,洪承畴继续说目前的一系列情况安排,由于朝廷的反应很快,而且所拨款和物资也较为及时,目前灾区的情况尚可控制。但依旧还是有不少百姓因为家园被毁只能拖家带口前往山东乞食,内阁对这种情况已有安排,让山东巡抚、布政司那边划出一片区域进行安置救济,此外如今正是夏日,天气炎热大灾后必有大疫,因为决堤淹没而死的人畜尸体应当尽快火化、掩埋,同时保证饮水饮食安全,防范疫病发生,太医院那边已派人过去了,后续还要看进展如何才能确定。

“陛下,此事急不得,眼下河堤修缮事宜还得缓上一缓,之前定下的以工代赈暂时也要等稳住局势后方能进行。臣计算过了,等半月后约莫着就差不多了。”

朱慎锥微微点头,洪承畴的回答还算不错,作为首辅他考虑的也很周全。事实也是如此,从东厂和锦衣卫各方面来的消息也证明了这点,内阁这一次的反应包括后续的安排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算做的不错了。

脸色略微缓和了下,朱慎锥问王命璿内阁这样的安排是否有问题,王命璿回答说从首辅的安排来看没有问题,眼下的确不是马上就以工代赈的时候,得先把地方稳定下来,消除隐患后再做其他事,这点在他看来是正确的。

“既然如此,就依内阁的计划来做吧。”朱慎锥如此说道,随后目光朝众人一扫,开口道:“这一次黄河决堤损失惨重,可以说是自万历年来前所未有的。朕自继位以来,这些年励精图治,我大明消除内忧外患后国势蒸蒸日上,可却发生了如此大事,黄河决堤受灾如此之重,百姓受难,朕心中戚戚不已,寝食难安,虽朝廷拨款救灾,后续亡羊补牢,这不仅是朕要做的,也是诸位先生要做的,不过朕今日还要问一句,这决堤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好端端地如何会发生这样的事?诸位先生可有什么教朕的么?”

皇帝这番话一出口,众人脸色微变,尤其是王命璿更是坐不住了。之前黄河决堤的时候皇帝就批评过工部,而且这些年拨款工部作为水利的款子从未缺少,而作为工部尚书的王命璿却没想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臣有罪,臣身为工部尚书,却忽略了河工,以至此患发生,臣请陛下降罪于臣……。”王命璿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朝着皇帝跪下,双手取下了所带乌纱放到一旁。

王命璿这番举动让众人心中不安,之前不是已经讨论过此事了么?怎么皇帝今天又旧话重提?而且这样子似乎要严惩的姿态,难不成皇帝真要严厉处置王命璿?

就在众人心中琢磨着,打算出言为王命璿说几句好话的时候,太子朱敏澜却先抢先一步搀扶起了王命璿,拉着他的手安慰道:“王老大人虽有错,但陛下并非是要追究王老大人主责,王老大人任职工部以来这些年兢兢业业,陛下都是看在眼里的,孤同样也知王老大人的品德,此次大灾虽有过错,却责任不在老大人,老大人不必如此。”

“殿下,老夫我……。”王命璿眼中含泪,心中激荡,他没想太子会在这个场合为自己说话。刚才皇帝一番问,让王命璿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只觉得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看来这个坎是过不去了。谁想太子当着皇帝面表明自己态度,这让王命璿感激不已,国有如此储君,这是国家之福啊!可同时王命璿也心中忐忑,生怕太子和皇帝唱反调惹怒了皇帝,假如是这样的话他作为老臣如何能心安?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