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 > 第46章 饭局顺利
    “品质方面,你们放心,我是亲自去看过的,的确是用正儿八经的中草药饲料喂养。”苗歌也说道。
    听到这话,五位老总算是放心了。
    熊旭会骗人,堂堂县委书记不至于骗人,除非不想当这个官了。
    “可能你们还不知道,熊书记的丈母娘和岳父,正是我省最大的民营保险公司安康保险集团的秦真挚和林零七董事长,前段时间,熊书记还从这两位手里拿了8亿借款,用以牛蛙养殖基地扩张。”苗歌书记继续笑着说道。
    这事情是张文阶透露给苗歌书记的。
    而苗歌说出这番话后,在场除了张文阶之外,其余人都露出震惊的表情,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众人震惊的同时,也不再对熊旭抱有怀疑。
    因为什么?
    因为安康集团的背景!
    这背景又代表什么?
    实力!
    实力是双方建立合作的基础!
    “熊书记,你们这牛蛙什么价格。”洪昌市精品农贸公司总经理于海跃立马问向熊旭。
    其余人也都齐刷刷盯着熊旭。
    现在建立合作的基础已经打好了,下面就是利益了。
    看着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熊旭神态自若的淡淡道:“现在全国牛蛙批发价是13元,而我卖14.5元一斤!”
    14.5元!
    高于市场批发价1.5元!
    太安食品供应公司副总经理安齐当场提出质疑:“熊书记,你们的牛蛙长的那么快,产量高,按照市场,不应该便宜市场价吗?”
    众人期待着熊旭的回答。
    熊旭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大家要知道,山熊牛蛙的特点不止是长得快,肉质还更加鲜嫩,营养也更高,三大特点集于一身,除我之外全世界仅我一家,高于市场批发价才是山熊牛蛙真正价值!”
    最开始,熊旭的想法是便宜卖,好打开销路,但是在县政府的帮助下,销路已经打开了,而销路打开了,那就没有必要低价卖,相反低价卖,人家还会怀疑你这个牛蛙到底是什么货色。
    一分钱一分货的价值观,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山熊牛蛙的价格,不能低,但也不能太高,高于市场价1.5元,正正好。
    “熊书记很自信,而自信来源于实力。”刘德曼满意的点点头,而后对着熊旭说道:“熊书记,明天方便到您基地里看看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做生意都要严谨一些,亲自去看过,才放心。
    “当然可以,到时候我们就在池子里抓几只牛蛙,现场煮也好,炒也好,大家一起尝尝,大家要是真觉得好,那么我欢迎大家下订单。”熊旭坦然说道。
    “好好。”
    “这个可以。”
    众老总们皆然点头同意。
    苗歌书记也欣慰的露出笑容。
    这场饭局,是成功的。
    接下来就是喝酒拉近关系的环节,熊旭也正式加入战场,和五位供应商老总畅饮矿泉茅台。
    大家喝了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喝完后苗歌书记就带着县政府干部离开了,熊旭和张文阶则是带着老总们转场。
    刘德曼是女士,所以没有去,率先回酒店休息,另外四位老总被熊旭和张文阶带到本县最大最豪华的ktv,叫了十几个陪酒小姐继续喝酒。
    喝完,到了十二点左右,又继续转场到按摩店休息。
    玩疯了。
    熊旭钱包也大出血。
    前前后后包括买酒,花了小十万。
    但这钱花的值,一晚上下来,熊旭和安齐、李发达、华达、于海跃四位老总的关系突飞猛进,最后都是不喊总了,叫哥。
    疯了一晚上后,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熊旭花了2000元包了2辆奔驰商务车,再加上自己1辆奔驰大g,一起出发前往山熊村。
    开了两个小时的车,三辆车顺利进入山熊村。
    “熊老板,你们村子还在搞大工程啊。”
    小区工地就在村口,一进村,坐在后座的安齐、李发达两位老总就看到正在施工的小区工地,不免惊讶的问道。
    “对,在建小区,到时候建好,全村搬过去住,而且这个小区很有特色,是古代阁楼式住宅楼,黄鹤楼那种。”
    熊旭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这是要搞成旅游景点?”李发达好奇问道。
    “这倒没有这个想法,就是光看外面的住宅楼全都是欧式,美式的,就没有中式的,就搞了这么一个纯纯中式古代风格,毕竟咱们老祖宗的审美,可比那些外国佬好多了。”熊旭说道。
    “说的太对了。”
    “古代人的东西都好看,之前去了一趟婺元的婺女洲,那里面的古代风格院子真是把我惊呆了,太美了。”
    安齐和李发达赞同熊旭说的。
    “哈哈,要是有机会,二位可以搬到山熊村来住上几天。”熊旭开玩笑的说道。
    “有机会一定。”
    安齐和李发达客套的说道。
    不知不觉中,车队抵达养殖基地,随后众人相继下车,在熊旭的带领下走进养殖基地的玻璃温室大棚里。
    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喂养牛蛙的时间,一进入大棚,就看到一名饲养员正在用一个塑料桶和一个勺子挨个给每个水泥池洒饲料。
    “小熊书记来了。”
    饲养员看到熊旭带人进来,亲切的打声招呼。
    熊旭也向刘德曼、李发达等老总介绍道:“这是我们村的人,辈分上是我六叔,在这个养殖基地内,共有20名喂养员,每个喂养员负责5亩大棚,100个水泥池,20万只牛蛙。”
    刘德曼等人走到水泥池旁边,低头去看池里的牛蛙,这个大棚里的牛蛙是第一批投放的,在这里长了一个半月了,各个都有2斤多重。
    此时的牛蛙正在欢快的吃饲料,呱呱呱的一片叫。
    “牛蛙都长得不错。”
    “是的,池子的水也很干净。”
    老总们看到牛蛙,皆然满意点头。
    “六叔,过来一下。”熊旭这时把正在投喂的六叔喊了过来。
    六叔提着饲料桶走过来,然后熊旭从饲料桶抓了一把草药展示给五位老总,“这就是我们喂养牛蛙用的草药饲料,大家可以闻闻,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