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超一线城市:从村委书记开始 > 第23章 苗歌书记的满意!
    熊旭转身看向自己老子熊景春,说道:“爸,你去家里仓库,把做好的饲料颗粒拿过来,多拿一点,正好今天还没有喂。”
    “好好。”
    熊景春点头如捣蒜,立马叫上熊景山、熊景江还有一些村委干部去家里拿饲料。
    “搞这一亩,要花多少钱?”苗歌询问道。
    “一亩地,算上温室大棚的话,成本是21万。”熊旭笑着回答道。
    苗歌心算了一下,而后说道:“你刚才说总共规模是25亩,一亩成本21万,光是建造成本就要525万了,你们不是只集资了100万吗?”
    这属于明知故问了。
    “原本计划是先搞4亩,但不是听说镇里县里要投500万吗,所以我就增加至25亩。”熊旭实话实说。
    “哈哈。”苗歌轻轻笑笑,“消息还挺灵通,你就不怕镇里县里不投钱给你吗?”
    熊旭神态自若的笑道:“那也没关系,欠400多万而已,等这已经投放的8万只牛蛙成熟,进入市场,就能给我带来近300万的收入,再过两月,又是300万,就还清了。”
    “我相信,温室公司等四个月还是等得起的。”
    熊旭的确不怕这笔500万贷款吹了,吹了无非就是短期收益提不上去罢了,又不会倾家荡产。
    苗歌看到熊旭的态度和反应,心里放松了不少。
    熊旭越是有底气,他对这个项目就越有信心,要是熊旭摆出一副很慌张的样子,那饲料科技八成是个幌子,所以没有底气在短时间把成本收回,这样的话,那他可真要考虑这笔贷款再等等看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县党委高度重视,好好干,争取成为乐安县经济产业!”苗歌面带笑容的轻轻拍打熊旭的肩膀。
    “哈哈。”熊旭笑道:“苗书记,不是我吹牛,只要资金到位,山熊养殖公司今年年底就能达到营销额破亿。”
    “破亿?”
    李春华等镇委干部们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张文阶和苗歌则是不惊讶,因为他们早就算过账了,按照每两个月出栏一次,销售额破亿没有一点问题。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重视这个项目。
    “出货渠道找到了吗?”苗歌问起出货渠道。
    “这个还没有,打算等什么都弄好了,再去找。”熊旭回答道。
    “出货渠道得早点找好啊,要不然...”
    张文阶说话被苗歌抬手打断,“出货渠道这边,县政府给你找,你只需要把你的牛蛙养殖基地弄好。”
    熊旭脸上流露出止不住的笑容。
    要是这样的话。
    那就太好了!
    这就是政府扶持的滋味吗?太爽了。
    “太谢谢了。”熊旭忍不住表示感谢。
    “我不要你的口头感谢,我要你的实际行动感谢,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把公司做大,把规模做大,提供大量就业,提高石岗镇乃至于全县经济水平!”苗歌神色略显严肃的说道。
    熊旭也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是,保证完成任务。”
    “呱呱呱~”
    听取蛙声一片。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左右,熊景春一干村委会干部开着好几辆电动三轮车过来,每辆电动车后面都装满了一袋袋中草药饲料颗粒。
    熊景春从车上搬下来一袋放到熊旭面前,打开袋子对着熊旭问道:“是这个吗?”
    熊旭点点头,伸手从里面掏出一把,展示给苗歌看,说道:“这就是由121种中草药碾压粉碎合成的颗粒饲料。”
    苗歌也捧起一把闻了闻,闻到了一股草药香味。
    “这是直接粉碎制成的饲料还是先蒸煮在制成?”苗歌好奇的问道。
    “直接粉碎,所以做这些饲料很简单,只要知道配方,配一台颗粒机,在家里就可以做,并且这些草药的成本也很低,都是常见草药,这就导致饲料成本很低。”
    熊旭说道,道出山熊养殖公司又一个优势。
    饲料低成本。
    苗歌满意的点点头,饲养成本低了,收益就高了。
    “这种饲料除了可以让牛蛙长得快,抗病率还强,用这种饲料喂养,牛蛙生存率达到99%,可以说是100%。”熊旭继续说道。
    “很厉害啊。”
    “我可以喂吗?”
    苗歌想要亲手喂一把饲料。
    熊旭点点头,“当然可以。”
    得到熊旭这句话,苗歌直接把手上的饲料洒进水泥池,而饲料一进池,整个池子的牛蛙苗都兴奋了,纷纷跳过去抢夺饲料。
    “哈哈。”
    看着千蛙争食的画面,苗歌忍不住高兴大笑。
    现在的他是彻底放心了。
    接下来,熊旭又带着苗歌去看了养殖基地其它的牛蛙池,也当面挨个给每个牛蛙池洒饲料。
    每个牛蛙池1000只牛蛙,只需洒2斤。
    苗歌书记不禁感叹这么少的饲料量就能喂饱这么多牛蛙,同时也询问了原理。
    熊旭的回答是,这就是中草药的玄奥之处,量虽少,但蕴含的能力却很强,可以参考人参,有的人吃上一口,能量就多的外溢,流鼻血。
    “苗书记,您看马上要中午了,要不就在这里吃一顿饭再走吧。”
    见参观的差不多,熊旭主动邀请苗歌书记到家里吃饭。
    苗歌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然后点点头笑道,“好啊,投资几百万,是该吃顿饭回回本。”
    “哈哈。”
    张文阶等镇委、村委干部忍不住发笑。
    熊旭也很兴奋,从苗书记这句话不难听出,500万要批了。
    “走走,都去家里。”
    “好。”
    在熊旭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熊旭家里,正好这个时候是下班时间,在基地忙活的村民也赶去熊旭家吃饭。
    熊景春在回去的路上也给张琴同志发了消息,张琴同志立马动员过来帮忙的村里妇女去隔壁借桌子,借碗筷,甚至是借菜。
    因为苗歌书记的到来,熊旭家前所未有的热闹,将近上百人在家里吃饭,堪比一场婚宴级的流水宴。
    吃饭过程中,熊旭也加了苗歌书记的微信,以便联系。